社交媒體如何影響我們追劇甚至劇本創作?
文|江澄
我同意傾偈、討論是追電視劇樂趣的一部分,而現在大部分討論都是在社交媒體上進行。這種即時、公開且密集式的討論不多不少左右了我們的觀影樂趣,所建構的輿論亦影響創作路線和情節安排,畢竟電視劇都是商業創作,除了導演編劇的個人抒發外,觀眾反應亦是他們考慮的一環。
看電視劇還是看電視台?
可能 TVB 雄霸了我們的家居娛樂太久,香港觀眾總甩不了慣性收看,電視台亦可享慣性收視,總之香港觀眾就是不喜歡轉台。連廣告商都唾棄,但 TVB 仍能在黃金時間長期坐擁二十點左右的慣性收視;ViuTV 又何嘗沒有慣性收視?ViuTV 這兩年間由幾齣出色的電視劇(《二月廿九》、《男排女將》等)和 Mirror、Error 走紅累積得來的觀眾,今年有沒有因為劇集水準回落流失觀眾呢?最近都沒有正式的收視公佈,但從社交媒體的討論度看又似乎沒有,又或即使有少部分觀眾流失,但這些觀眾可能只是邊看邊罵,最多棄劇,卻不會轉台!照計開了電視,拿著遙控器,這個台不好看會轉去另一個台,但香港觀眾幾十年就是習慣了不轉台!不論社交媒體或真實生活,除了專業視評人外,我沒有遇過既看 TVB 又看 ViuTV 的觀眾。香港觀眾看電視的壁壘分明堪比民主大國選民對兩大政黨的支持(甚至更甚),游離票永遠是少數。
雖然香港幾十年來都有慣性收視,但我相信社交媒體絕對有催化和鞏固的作用。社交媒體為我們篩選資訊,每天登入,眼看的都是同溫層。我相信我不少朋友的 Facebook 和 IG 版面,TVB 是不存在的,我本人也是;我也見過專欄作家在網上問,為何《美麗戰場》有 18-22 點收視,社交媒體上卻不見人討論,他一條帖文都看不見?有網友回答他,你要到討論 TVB 的專頁才看得到,但這些專頁是永遠不會派到我的同溫層版面。
帶我到農場參觀不會令奄列更好吃
以往我們看電視劇,是覺得劇集好看,然後想八卦幕後花絮,現在卻是每天被餵飼大量的幕後花絮,而這些花絮又不見得特別有新意,不外乎都是演員們如何為角色準備,表現如何有驚喜及如果是粉絲,一早已熟背如流的偶像背景等。我有朋友問,「都出道四年了,為何個個仍然係 sell 努力?莫講話做戲,努力是做人基本呀!」知道 Stanley 和談善言是中學同學是有趣的花絮;知道 Frankie 為一場柔道戲正式學柔道看到他的認真,但這些都改變不了《野人老師》劇本自說自話,人設虛假失實和 Frankie 演技生硬尷尬的事實呀!(我們都被《IT 狗》誤導了。)
坦白說,我對這些隨著劇情發展每天湧現的公關鱔稿厭惡。現在的娛樂記者都不會去主動發掘新聞,都是跟電視台的新聞稿和 IG 左抄右抄,全部統一官方口徑。Stanley 表現較稱職就是演戲擔當;Ian 在《季前賽》明明沒幾場戲做,沒有發揮空間,於是就說他微表情做得好,是很不電視劇的做法;到姜濤真的沒有什麼辯解餘地了,唯有說他跟小演員相處得好。我是觀眾,我自己會去決定哪位演員做得好做得不好,不用你天天導賞。但這些海量鱔稿的確有洗腦作用,Stanley 是演戲擔當由《野人老師》說到《季前賽》,《野人老師》都算了,沒有他簡直看不下去,難為他將一堆虛浮的對白說到似層層;但《季前賽》呢?除了出場那一場游走在客戶與同事之間,要雙面討好的戲較突出外,其他又真是演得那麼好嗎?又或平淡沒新意的劇情又讓他有發揮空間嗎?但這個「演戲擔當」的 title 又似乎深入民心,至少我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沒有見過相反的意見。
我在看單元劇還是連續劇?
社交媒體有一個特點,就是話題生命周期極短,到連登看,每集電視劇都是同步評論,討論熱度大約只能持續到該集播完一兩小時左右。Facebook 會長一點,但也不會超過半天,一般到翌日下午就沒有人再討論前一晚的劇情,改為期待新一集。整齣劇播完後最多得一個周末的時間會有人討論,有時甚至更短。為了維持討論度,現在的電視劇好像每集都要有 gimmick,而 gimmick 不外乎兩種:笑或感動。
《季前賽》就是很明顯為了每集有 gimmick,係又搞笑唔係又搞笑的劇。河馬(Yoyo)的 FF 小劇場其實我覺得 ok,一來是角色性格的一部分,二來做足日韓泰三個劇種,算編導有花心思。我覺得無謂且不好笑的搞笑是阿良(Stanley)在會議室幻想和 Tim(陳郁憲)決戰的戲及朱潤(肥仔)和高家孝(姜濤)無端端跳舞那兩段。河馬是花痴,FF 是她的性格特徵,但阿良不是,有必要用這種手法去表達嗎?朱潤和孝跳舞那場戲的處理手法求其到令我有點憤怒。這場戲到底是致敬什麼?《阿飛正傳》、《花樣年華》還是《春光乍洩》?炒雜錦四不像致敬王家衛?《IT 狗》也有向經典電影(《英雄本色》)致敬和兩個角色無端端跳舞的戲,拿《季前賽》這段戲跟《IT狗》那兩段戲比較,不論細緻程度和效果都有天淵之別。
這些一集過的 gimmick 或亮點,最成功的當數第五集光仔(193)的出場和背景介紹,這一集或這一段導演編劇的完熟真摯簡直像是另一 team 人去拍的。幾場戲完整交代光仔的背景、性格、人際關係,情緒飽滿卻不過火,三位演員(193、劉錫賢和曾贊學)都演得好。介紹光仔出場這個第五集的確很好看,暫時是全劇最佳集數,但看完後我也疑惑過,為何要一集過解決光仔的心結?如果將第五集的劇情散開幾集來處理,讓光仔在較後集數例如第二周開頭才完全解開心結加入痴漢隊,他的性格會否比現在更立體?但如果這樣拍,就沒有當日洗板式盛讚 193 的效果了。
相反,卓立鋒(Ian)在戲中的故事線是分散在不同集數的。第五集他被師兄 Ryan(駱振偉)召去教櫈仔(黃梓賢)射籃,Ryan 向他解釋輪椅籃球會根據運動員的傷殘程度評分,每隊不能超過四分,之後又想勸喻鋒要多體諒隊友,不能只想著爭勝。聽完 Ryan 一輪規勸後,鋒若有所思,觀眾可能會以為鋒因為櫈仔有點開竅。之後要到三集之後第八集我們才看到鋒若有所思原來是他想到仿效輪椅籃球的評分制去為隊友評分再分組練習,隊友覺得被羞辱杯葛他。這段情節一來將籃球冷知識跟劇情有機結合;二來是用較含蓄和迂迴的手法展示鋒的性格。但正因為分散了幾集,正因為含蓄,要轉彎,不是直線衝擊的笑或感動,我見這段別有心思的劇情在社交媒體的討論度是零。
《季前賽》的導演特別喜歡將一段戲拍兩次。河馬和孝認識,河馬的 FF 是一個版本,孝的記憶又是另一個版本,這種拍法 ok。到第七集的河馬扮忍者,應該是暫時為止被人罵得最厲害的一段劇情吧?慘不忍睹的戲,導演還要拍兩次,做足兩節。第十集捉拿網上騙徒又是用這個一段戲拍兩次的手法,尷尬程度或不及忍者,但卻更冗長,差不多是全集的篇幅,我看到差不多睡著。
訊息先行,善良就是王道
評論電視劇有很多層面,故事情節、演員表現、拍攝手法及題旨訊息等。凡有 Mirror 成員主演的劇集,評論演員表現不免摻雜了更多偶像追捧,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電視劇都是流行娛樂,開心就好。拍攝手法可能較難被討論,在社交媒體寫一堆很 technical 的東西迴響不會很好,所以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而我發覺除了笑和感動外,訊息許多時是最受網民重視,最被熱切討論的東西。
《季前賽》第二周又忍者又網騙,劇情大暴走,可幸到第三周稍稍收復失地。第十一集鋒推著櫈仔到球場再到機舖打機被欺凌然後成功勸服櫈仔做手術鋒又被點化的半集戲在社交媒體反應甚佳,「好睇返晒」,「終於似返齣籃球劇」,「好感動」,「鋒同 Ian 都係暖男」。這段戲大獲好評我想有幾個原因,一來是正常,觀眾已厭倦了沒有原因的暴走;二來劇情跟籃球有關,符合觀眾期望;第三,所謂第二男主角 Ian 終於有戲做;第四,這是一場很善良的戲。
不只偶像有形象,電視台都有形象。捨 TVB 取 ViuTV 的觀眾自我投射都是厭倦了大台的勾心鬥角,只想簡簡單單,善善良良。這幾年 ViuTV 賣的都是善良,不論綜藝節目、捧出來的偶像或電視劇,主軸都是善良,偏離這主軸的都不太受歡迎(《冥冥之中》、《太平紋身店》等,但當然也跟劇集水準有關,尤其前者)。人性的複雜也可以是一種美,可以是戲味所在,但在刺激討論度上,不及簡單善良安全。
簡單善良很好,但不能因為一場戲主旨善良而漠視製作水準。鋒和櫈仔這節戲,我可以接受它不太有新意,接受它無啦啦細路仔都要有感情線,接受它平淡,但接受不了那僅僅一場追逐戲的拙劣。是,那段追逐只得十幾秒,我也知道動作戲難拍,但那對肥仔父子那種扮追唔到是宇宙級的假和尷尬。Budget 所限,拍不到逼真的街頭追逐戲,為何不在寫劇本時改掉這場戲或用鏡頭遷就(我不懂,但及格的導演一定有辦法)。如果我們追劇只顧追捧偶像、找尋訊息感動,對差劣求其視若無睹,那電視台何來動力提升製作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