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寫一個時刻或一件事,讓你開始懷疑他人所加諸給你的價值觀是否正確。
---
时隔五年又一次登陆 matters,发现个人信息里,当年留的个人 blog 主页还是 http:// 开头,笑。
对于「找一个(不受审查的)平台发自己的文章」的人,matters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但对于把自建 blog 养了十几年的我,来 matters 更多是寻找并享受让自己舒适的氛围。作为发布 blog 的平台,matters 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当年就写文吐槽过。尤其是文字发表到区块链上,就不能修改了,回头发现个错字,对强迫症来说,实在太难受了(笑)!以及,基于网络史带给我的,「所有非自建平台都有倒闭的一天」的念头,当时并不知道 matters 能坚持多久,就没有继续用下去。虽然这些年在各种其它社交网络,无数次分享过 matters 的文章链接,却一直没有登陆回来。
以及,无论是初建时、还是现在,在 matters 写东西的人,和他们的文字,已经有一种,独属于这里的风格。——我在步入很多社交平台时,都有类似的感觉。matters 的风格,我当然并不讨厌,甚至很有些向往;如果我在这里长驻,可能会让我写出来的东西,主动或不自觉地,向这个风格靠拢。但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靠拢」。
说不清这个风格具体是什么,用「文艺」或者「社科」之类的词概括,当然很不准确也很不礼貌。举个例子吧,我看到的很多期「七日书」的文章和命题,都更偏向于对自我的发掘。这是一个好的视角,很多人也需要被鼓励,来体验这样一个自我发掘的经历。然而,对我个人而言,会更警惕发掘的副作用,或者说,这个发掘的力度,在对更泛泛的世界的关注过程里,会不会造成什么偏颇?这是一个好的视角;但未必是对所有人,都特别需要推崇,一定要去进行的视角;更不是,如果你没有沿着这个视角,和大家产生很多共鸣,就会导致隔膜,甚至拒绝。
回到题目:寫一個時刻或一件事,讓你開始懷疑他人所加諸給你的價值觀是否正確。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很多人会写,他们从庸碌的价值观中,各种摆脱的经历。而另一些好友可能会写,即使进入了某个维度的同温层,却发现其中很多东西,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样一种彷徨的状态。但我总觉得他们的这些经历,从文字或者私聊感受到的状态,有些萦绕于二分法了。很多个瞬间,我仿佛看到他们,仍然被一根叫做「摆脱」的线牵着。我还不知道怎样更清晰地说出来。
但我最近觉得自己,更能够接受在一些不完美的状态里生活了。更能够让错字永远存在区块链上;或者只用一天时间,发布一篇我知道肯定不全面,可能第二天就想修改的东西,——让自己的思维留下更多的快照。
同样,如果把「和大家渐渐风格一致」看作是一种完美的话,我更能够让自己处于些许不一致的状态,——要保持这样的距离,以前可能会花更多力气,甚至刻意远离;而现在,应该能让这个过程更舒适一些。
所以试着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