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并非天经地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便由过去的“孝父忠君”转化为“爱国”。这是近现代中国人为了增强国家政权对国民的支配以集中力量应对西方的挑战而演化出来的。这就要求消除儒家的“孝父”,结束宗法家族导致中国“一盘散沙”的状态。同时将“忠君”转化为了“爱国”。而共产党一党专制的组织形态最有利于将全体人民和资源统摄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中共为何能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取得政权的根本原因。

但近现代中国人的路径选择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公正、繁荣和幸福的道路。中共建政后的前30年,处于不断的政治运动中,许多中国人受到迫害和不公正对待;经济停滞,贫穷落后,大多数人饥寒交迫,甚至发生了饿死三千多万人的人为大饥荒。文化娱乐生活极度贫瘠。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增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却伴随着严重的腐败和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竞争激烈,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和激化。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获得幸福感。
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近现代以来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要求人们牺牲自我,要求人们放弃全部的权利,而为国家的强大奉献牺牲。将个人作为国家的目的,而不是将国家作为个人的目的。而人们放弃所有的权利,就必然被少数人垄断权力,以爱国的名义要求享有特权、压榨其它人,不公正地对待他人,将其它人作为谋取垄断权力和利益的工具。
所以,这样一种要求人们牺牲自我,放弃所有权利的爱国主义是不可取的。只有具有基本的权利,也就是能享有公民权利的前提下,爱国才是可取的。并非所有的爱国,无条件的爱国都是可取的,爱国并非天经地义的。“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比“一女不嫁二夫”更为强行绑架。爱因斯坦就不爱法西斯德国,爱因斯坦选择离开德国,帮助美国就是例子。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而法西斯德国迫害犹太人,他为什么要爱德国呢?
作为现代中国人,私人不能合法地拥有土地,个人财产缺乏可靠保障,爱国就很虚幻。爱国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热爱土地。如果能拥有一块有可靠保障和能传给后代的土地,爱国就能落到实处。美剧《黄石》系列,其主题就是对土地的热爱,为捍卫土地而战。在一个国家,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却爱这个国家,就很没道理。但至今为止,大多数中国人还信这个理,那也无可奈何。一些是受蒙蔽,大多数则是不敢正视现实,不肯承认自己没有权利,身受奴役和压迫的现实。自我欺骗而已,以免受精神上的痛苦。
2025年4月14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