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onnectkat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loitering

connectkate
·
·
我想,和它的關係和感情,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loitering中的人與事、樂趣與品味,發展出來的吧。

昨天的自由寫字數太長,情感過於私人,導致有點寫傷了。今天想要躺平式自由寫。

去年,我喜歡流連於紅磡黃埔。

行走、拍攝、交談,這些都是我會做的。

我和那位在入住後,我們喜歡將住處周邊都走一遭。這是我們探索世界的方式。樓下的維港濱海長廊,向右走是尖沙嘴,向左走是黃埔。

黃埔是很有生活氣息,也是很大一片地方,跟印象中的香港不同。有很多的學校,很多的父母和孩子,很多的菲律賓姊姊,很多的超市,很多的餐館。

我們平時做飯需要買菜。在香港買菜這件事,在一些區域是一件很匱乏單調的事情,也許你的選擇範圍只有附近的惠康、或者marketplace等。如果說香港其他地方買菜是荒漠,那麽在黃埔買菜就是綠洲。你可以每天去不同的超市買新鮮食材:永旺、惠康、錢大媽、私營小超市、佳寶、百家、街市、街市外店面......在香港就沒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我們最常去的還是錢大媽。一方面,可能有情感的歸屬,更重要的方面是,性價比高。進去買到就是賺到,寸土寸金的香港在錢大媽購物,宛如薅羊毛。惠康十五兩包青菜,在錢大媽可以買到四包。百佳四十的雞蛋在錢大媽二十。不知你了不了解,我正想要像家庭主婦般和你交流:下午晚上去,豬肉買二送一,青菜也是買二送一!

我們體會黃埔的方式就是,買不同家的菜,走不同的小道。黃埔那一塊聚集小吃的那一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路,我們時不時就會走一條新的小路探險。可千萬不要一下就走完,這樣會失去一半的樂趣!

比如說,離街邊廟很近那條道,有一家豆花店,九元一碗。若我感到無聊,我就會從家中走路過去買一碗。再比如說,黃埔惠康那附近,有幾條街全是餐館。有一家網紅燒餅店,小小一個店面,排10人的長隊伍也不出奇。但內地的燒餅過於常見,所以也並未覺得那家店有多驚艷。不過燒餅店對面的餃子店,據說開了四十多年。那家店的餃子和餅,我想建議你們各位去品嚐。我也曾經在看完破地獄之後走到殯儀館。我不太忌諱,反而覺得樂趣十足。

我無法總結我如何與這個地方互動,我只會把它們講述出來。我想,和它的關係和感情,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loitering中的人與事、樂趣與品味,發展出來的吧。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