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關舊書的書史——《舊書業的郁悶》筆記

海角山民
·
·
IPFS
·

書是知識的載體,也是人類文明得以代代流傳的關鍵。然而,在歷史的巨輪、時代交迭的烽火連天之下,人類文明總是在成毁之間周而復始、往返輪迴,故而,同樣地,書的災厄亦接踵而來。《舊書業的郁悶》正是一本有關舊書業的成毁歷史。

《舊書業的郁悶》全書收錄由不同作者撰寫的相關文章,分為“劫中的書與人”、劫後的書與人”、“舊書業的郁悶”三部份,講述由晚明到近代,古書的概況及在改朝換代或戰亂間所遭到的各種災難,建國後雖然有波折,但舊書業仍在曲折下逐步重建起來,古往今來的文人志士其實亦代有呼聲,希望當權者、社會各界能夠重視舊書業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並且應該要着力扶持復興,重返昔日盛景。

書的災厄我以往亦多有聽聞,但看了本書後,才知道國共內戰至建國初期,由於經濟蕭條、通貨膨脹等因素,舊書甚至貶值得不如再造紙,因此大量的舊書論斤販賣給造紙廠造成滅頂之災,如此的“市場吞噬”,實在令人嘆息。當時的有識之士亦聲嘶力竭,呼籲政府能夠以貸款、資助方式扶持舊書業者;後來的政治動蕩更不用說,不少書被抄走,中飽私囊等狀況亦屢見不鮮。

當然,一方面是書的災厄,另一方面卻也有人們對書的愛惜,愛書人總是代有人出,為了買書,不惜節衣縮食,書被抄走後,念念不忘,甚至到了茶飯不思,有日失而復得,如獲至寶,也有人為了救書冒着戰火、東奔西走在所不辭,這份至情亦實在令人感動。正是因為有這些至情至性、不計自身利害之人,文明才得以綿綿若存。

而且,即使到了本世紀初,中國的舊書業仍然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全國舊書店不足一百間,相比起日本、歐美動輒數百間舊書店,實在令人汗顏。中國的舊書業實在是既不如古、亦不如人。歸根究底,也是因為中國的安定日子仍是太短了,重建文明需要時間,舊書業要發揚光大,也需要有人甘坐冷板凳、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份工作。此外,古籍在時代動蕩下,十不存一,亦大大限制了舊書業。

事實上,在最近十年間,我也感覺身邊的書店有種不進反退的情況。以往一出關口,拱北就有一間地下書城文華,書籍品類頗多,熱門暢銷書固然不少,相對冷門的古籍、學術類書籍同樣琳琅滿目,雖然都是新書,置身其中亦甚有尋寶探秘的樂趣,書城內又設有茶座,環境舒適,實在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可惜,近年文華早已搬遷,其他書店卻多有“包膠封書”之舉,書籍種類亦復單調,全以暢銷為主,傾向追求包裝的華麗。澳門的情況亦更無論矣。只希望日後有更多的愛書人,能夠復興盛況吧。

 

#讀書

#舊書業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海角山民海角一隅,生於斯,長於斯。試圖在混沌中找出秩序,在文字中成全自身。讀書、寫作,其實都是生活的一種方式,藉此展現生命的歷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澳門旅遊辨析

澳門身份證與“澳門人”——讀《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

積善之地,實受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