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简史 | 伯恩斯坦
伯恩斯坦是一位学院派的饱学之士。一个冬夜,伯恩斯坦治家宴而宴友人,小酌之间,天南地北地闲聊,聊一些美食小吃。甚至聊到中国的wonton,广州的千里香馄饨打着上海的招牌,我们不太好意思加太多的料,我们是拿着三千块钱月薪的办公室白领,我们还是比较有素质的。
伯恩斯坦说,也可能是友人笑说,wonton 这个词完全不可解,还不如倒过来拼读还更可解一点。
友人的思维马上跳跃联想到一个概念,“对,你说的像是那种,满足那种条件的,就像Madam I'm Adam这种例句的”
伯恩斯坦立刻明白了,“我知道你说的那个,虽然我说的wonton反过来读倒和那个不太一样,但是真该死,你说的那个到底叫啥来着,那个词。”
两人之后绞尽脑汁地想那个词,直到宴会结束也没想起来。
隔了一天,伯恩斯坦兴奋地打电话给友人,“嘿,伙计,我知道我们要的是啥了,我们要一个逆序词典”
友人摸不着头脑,“啥逆序词典”
伯恩斯坦开始向友人解释自己的构想,就是知道一个单词的意思,但是却想不起这个单词本身,推测人们用最基础的词汇描述来定义这个词的意思的话,很可能会用到一些基础关键词,用这个基础关键词作索引,从而查询到那个词,这样的一种词典。就比如上次想半天没想起来的那个,逆序拼写和顺序拼写一样,在R下面找到reverse ,或者说,倒过来读和顺着读一样,在B下面找到backward,都能找到相关的定义描述,并给出目标词语,palindrome,应该是这个吧
伯恩斯坦开始编撰这样的词典,友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说这个很有意义。
中国高校会影印很多外文书,很有辨识度的单色简装封皮影印书。
尔雅是一本体例比较简陋的词典
其他引起我兴趣的词典还有etymology dictionary , Collocations dictionary,后者有的编撰家起名叫Word Finder。
伯恩斯坦应该是活跃于60年代前后的美国人,我觉得伯恩斯坦的想法比较古典,但是又和AI有点关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