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iPhone 8一样生活
2023/10/9
关键词1:iPhone8 作为一种器官
9月在abC碰到了单向的前同事。快两年没见,聊了聊我的狗、彼此近况和反(我俩)人性的坐班打卡文化。突然想起我们都爱的台湾诗人夏宇马上要出简体版诗集,兴奋掏出手机要给对方看消息,前同事:你还在用这个手机!
我的现役手机iPhone8,战损程度在亲朋好友间是出了名的。套用那个句式就是,它仿佛在叙利亚为我挡过子弹。
其实最开始,它也是机模机样(?)的。后来在面包店打工,忙起来经常忘记把手机放好,直接搁在收银台的桌沿。装面包做咖啡进出走动,撞到是常有的事。在一天起码要摔三四次后,我看着只是受了皮外伤但还是能正常运转的手机,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还能用,擦伤,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mbti大法盛行,面对各个字母长篇大论的分析,虽然不完全信,但让我坚定了自己在对待手机这件事上,是个100%血统纯正的P人。
酒精不小心喷到屏幕漏液了,既然还能用那就没关系。
睡前猛然想起白天太忙朋友消息还没回,但打开微信太卡了要不还是明天再说吧(如果微信有显示已读功能我会被判死罪
128G的内存让我把很多网络冲浪活动转移到了电脑上,并肯定了自己减少屏幕使用时间的行为(阿飞:但你用电脑的时间不是延长了吗,我:可电脑屏幕大!
偶尔和朋友聊起,我说其实非常喜欢iPhone8的设计。焦糖布丁的颜色,有home键,拍照是ccd质感。经过这几年,竟生出了几分革命情谊。iPhone8作为物件的陪伴性大过了手机使用的功能性——经过时间的折损,它更像我身上的一个器官了。
(感慨:终于理解《重庆森林》里梁朝伟每天对着肥皂说话了
在一个运转得还行的老派系统里待久了,接受通畅顺滑、颗粒度高(妈呀这词儿也太互联网了)的新手机,就像接受的人进入我的生活,需要很大勇气。
手机像通往网络世界的一个入口。于我而言,重要的是那些作为赛博格的我储存的记忆和信息,这个入口装修如何,拥不拥挤,我并不在意。近一年在践行「用二手物品,过一手人生」的路上卓有成效,旧手机旧的人,和旧衣服旧书一样,都是承载故事的好容器。
我想,这也是我拍照喜爱胶片多过数码的原因。那样崭新快速的体验固然干燥舒适,但偶尔,过一过对不上焦的0.8倍速人生也很不错。
关键词2:修订本
8月宝哥回了国,我们在一个清凉忧郁的天气见了面。
上回见面还在面包店工作,大夏天她打车来看我,头发全湿了。面对身后烤炉和店门敞开的双重夹击,沉浸式理解了高中地理课上的强对冲气流是什么意思。
那晚她选的餐厅很fancy,会给每位客人送一束用透明气球膜罩着的玫瑰花。抱着两大束花坐地铁回家,过安检时工作人员说不能携带气球物体,我说那直接用笔把它戳破吧。拍照发给朋友:看,浪漫是肥皂泡。
回想起在杭州很多从「0-1」的经历,都和宝哥有关。
过往没有太多选项时,我总迷恋并笔直走入最危险诡谲的那一个。后来意识到,能这样做本身也是一种底气。宝哥和她在松木场的家不动声色托起我,让我知道无论撞倒南墙有多不堪,总有地方可以去。
松木场、黄龙、体育场路和保俶北路串联起我在杭州很多温柔生涩的回忆。
考研二战结束那年冬天,与家人的关系紧绷到让我觉得必须拖着箱子,进行物理意义上的逃跑。蜷在宝哥家的沙发里,把人生美剧《疑犯追踪》全五季重新看了一遍,经常昏睡到傍晚,沿保俶北路骑车回单向看前同事们,偶尔和宝哥出门吃饭,夜晚倾斜着回家,笑对方没法笔直走路。明明没有喝酒,但我们都醉了。
那是我在混沌的冬天为数不多清澈又安全的回忆。好像日子可以永远这样过下去,那些紧绷、狰狞、悬而未决的声响和伤口,永远不会来。
3年过去,我成长为了对自己大体满意的「夹心大人」——没有考上研,但工作后的人生非常不错。还是有无尽的烦恼,但我喜欢消除一个又一个任务的感觉,偶尔对甜蜜的疲惫上瘾。在与真实世界的短兵相接中,体会到work hard and be nice是一句多么朴素、迷人、需要克服惰性和时常放过自己的咒语。
整个8月的周末都在和两三年没见的朋友们见面。在不见面的日子,我们也几乎不聊天。于是几乎都是在半天见面的时间,聊起这几年在彼此身上发生的故事。讲得口干舌燥,那种感觉仿佛在一个下午,一口气读完了剧情庞杂的大部头。(托尔斯泰:?
对我来说,这是不经常聊天的朋友相处关系中最舒适的一种。在不相见的日子里,摘掉刻舟求剑的眼光,带着底层信念感和爱真诚的祝福对方。有缘分见面时,再拿出这几年积攒故事的「自我」这本书,互相交换阅读。
杨千嬅有首很小众但我特别喜欢的歌,叫《斗零踭》,在广东话里是细高跟鞋的意思,蓝奕邦把少女长大成女人的心路历程写得流光溢彩。有句歌词是,「人成熟才值得自豪」。深以为然。朋友们,愿我们都做对方厚重详实、能读得津津有味的修订本。
关键词3:阿飞西雅时刻
阿飞西雅是一支来自台湾的后摇乐队,乐队名字是Aphasia(失语症)的中译。每年秋天都会重听他们的《失语的鳄鱼社会》,全专没有歌词,但旋律已足够表达沉默的抵抗。
从医学上讲,失语症是大脑语言功能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沟通障碍,患者失去了给事件命名、复述和表达的能力。
近两个月的状态大抵如此,大脑像泡在透明迷雾里,时间久了后竟也产生一种沉浸。下面是处于阿飞西雅时刻的碎片记忆:
1-社会团伙
9月初一个人跑去上海看了伍佰的演唱会,被禁锢了三年已然忘记上一次看演唱会是什么时候。每回看演出除了安可,我最期待的就是歌手介绍乐队成员的环节,那是我能想到的,关于「组织」最理想的显化状态之一。想起陈绮贞的纪录片《16天》,片中记录了她和乐队成员在海边租下一个车库,如何用16天做出了《华丽的冒险》,「手牵手肩并肩,用光所有的时间,再给我多一点」。
后来在鸭子和小青老师这里听到一个对「组织」更精准的表达——社会团伙。听起来更自由,有连结的同时又很不羁。想起曾经亲历过的一些「社会团伙」瞬间,是一群人在当下共同创造出的场,是可一不可再的场景,但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足够相信人值得并能够创造出好的关系和作品。
2-无人驾驶
夏末秋初的台风天,我又开始重听古早幽微的粤语歌。喜欢粤语歌,它们总能妥帖撕开一个小口,用精密的手术刀拆解情绪再包扎,告诉你it's okay,这些我也都经历过。
很久以前写过,我对亲密关系和职业女性的想象,是被TVB和粤语歌塑造的。永远爱看失落港女破茧成蝶的故事,越灰头土脸就越有明艳的笨拙、决心和勇气。
考古Sammi上康熙来了,提到某次演唱会突然全场停电,她吓得大喊许志安的名字救命。许志安从后台上来抱住她,灯亮了,两人合唱了《唯独你是不可替代》(B站有人专门搜集了他俩唱过的这首歌的视频,足足40个小时,看到一半心碎点击退出…
这样的戏剧性时刻,结合Sammi和许志安后来的新闻看好唏嘘。但最让我动容的也是这种「真」。所以《值得》其实才是最郑秀文的歌曲吧,「不等你说更美的承诺,我可以对自己承诺。」
真是最重要的,姿态不是。港女的叙事是,永远对自己的故事忠诚,为自己的决定买单,I own it and buy it.
在马斯克还没有提出「无人驾驶」这个概念,也还没有特斯拉的2000年,黄伟文给彭羚写过一首同名的歌,也叫《无人驾驶》,把波动起伏的情感比作是在驾驶一辆车(这张专辑是「人山人海」做的,非常迷幻缠绵的千禧年,很推荐!
如乘坐快车但无人在驾驶
亦无人能预计 哪个站会自动停低
我的感性在驾驶
自然凭直觉 追踪这一切
是哪一个站 是哪一个人
非我力量控制
近几月发生的事,让我深受港女故事的鼓舞,也终于可以接受和人的关系是能够不局限在一个由社会语境创造出的框架里。
给心开窗通风,好的坏的全盘接收,继续上路,目光笔直地驾驶我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