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做绘本根本养不活自己,为什么还要做?
本文首发于识具
编者荐语:
这篇文章是我为“识具”公号写的,介绍了我的同行与朋友——专注国内原创绘本的奔奔老师。奔奔老师是一名独立于出版社之外的编辑,也是一位绘本作家。采访他的那天晚上,我们边喝酒边聊了几个小时,超级开心。日子虽然难,但还是希望能做一点是一点。
by小乙
2000年开始,国内陆续引进了一大批世界百余年来的经典绘本,引进绘本市场在这20多年里飞速发展。
相较之下,国内原创绘本的起步更为艰难,也更难被看见。伴随着信谊、蒲蒲兰、东方娃娃等出版品牌的探索,2006年出版的《荷花镇的早市》(文·图/周翔)、2008年出版的《团圆》(文/余丽琼 图/朱成梁)成为优秀原创绘本先驱。2010年之后,更多作者与编辑投入到原创绘本领域,积极推动原创绘本发展,其中就有奔奔老师。
左:《团圆》文/余丽琼 图/朱成梁 ©明天出版社
右:《荷花镇的早市》文·图/周翔 ©21世纪出版社
奔奔是一名从业10年的独立绘本编辑,见证了原创绘本市场的发展;也是一名创作了10多本作品的原创绘本作家,对原创绘本有着深入的思考。
这次,我邀请奔奔来一起聊聊他的工作,也一起聊聊绘本。
奔奔目前是一名独立绘本编辑,何为独立?即自给自足——一个人完成选题(原创绘本)的策划、编校工作,然后与出版方合作实现出版、营销。独立编辑不依赖于任何公司,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工作之难可想而知。
奔奔目前是一名独立绘本编辑,何为独立?即自给自足——一个人完成选题(原创绘本)的策划、编校工作,然后与出版方合作实现出版、营销。独立编辑不依赖于任何公司,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工作之难可想而知。
《子儿,吐吐》 文·图/李瑾伦 ©明天出版社
该绘本获得信谊幼儿文学奖
要成为独立编辑,既要有超越一般人的做书热情,又要有实打实的能力与经验。奔奔是幸运的,在信谊工作期间,他努力学习,参与编辑了《棉婆婆睡不着》(文/廖小琴 图/朱成梁)、《跑跑镇》(文/亚东 图/麦克小奎)、《门兽》(文·图/刘畅)、《六十六头牛》(改编自民间歌谣 图/王祖民)、《溜达鸡》(文/戴芸 图/李卓颖)等作品,结识了国内许多优秀创作者。他表示,这段工作深深影响了自己的绘本观,也种下了成为绘本编辑的信念。
左起:《跑跑镇》 文/亚东 图/麦克小奎
《门兽》 文·图/刘畅
《溜达鸡》 文/戴芸 图/李卓颖
©明天出版社
2015年底,奔奔离开信谊,但他对原创绘本的热情还在持续。恰好,当时有一位朋友在做童书出版品牌,需要原创绘本选题,便邀请他以独立的身份进行图书策划、编校工作。就这样,奔奔开始了独立编辑的摸索之路。
这一时期,他编辑出版了一本《和竹子在一起》(文/徐斌 图/袁亚欢),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在湖北恩施山中的生活经历:春天挖竹笋,夏天用竹编器物去捕鱼,秋天晾晒竹子,冬天围炉吃竹笋烧肉。作为编辑,奔奔认为这些对生活日常细节的描绘是重要的,中国原创绘本不必只聚焦传统文化,而应该帮助孩子认识、感知鲜活的世界。
《和竹子在一起》封面及内页 文:徐斌/图:袁亚欢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在奔奔看来,原创绘本是在“创造”,但绘本也是商品,也有销售压力,编辑工作究竟应该缩短时长、加快脚步,还是细细打磨每一部作品?在与朋友合作的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彼此理念的不同。
2018年,奔奔放弃与朋友的合作,与另一位编辑同仁一起成立了原创绘本策划工作室“松雀书店”,并遇到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童书品牌“魔法象”,一直合作至今。
这些年,奔奔陆续编辑出版了《今天我是一粒黄豆》(文/李瑗 图/李卓颖)、《点点的夏天》(文/宋燕群 图/刘丰)、《祖父的园子》(文/萧红 图/龚燕翎)等极具儿童视角和生活之趣的原创绘本,还有《月亮月光光》(改编自客家童谣 图/阿涩)、《月出》(编·绘/王书音)、《宇宙的衣裳》(文/废名 图/王笑笑)等富有艺术气息与文化底蕴的原创绘本。
《月亮月光光》封面及内页 改编自客家童谣 图/阿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里面有他策划后与作者、绘者一拍即合的选题,也有被他的慧眼找寻到的遗珠,无论是哪一种,他始终考虑的都是绘本的儿童性,“会不会想给自己的孩子看”。
《宇宙的衣裳》封面及内页 文/废名 图/王笑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成为原创绘本编辑没多久,奔奔就以文字作者身份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绘本,直到今天,他已经创作了10多本作品。
为什么会想要自己创作绘本?
奔奔表示这是一个自然顺畅的发展结果。作为原创绘本编辑,持续、广泛地接触绘本作品,了解它们是如何创作的,并有一定的基础,自然会开始探索自我的创作之路。
奔奔创作出版的部分作品:
《飞飞飞》文/刘奔 图/ [克罗地亚] 薛蓝·约纳科维奇
《将来有一天》 文/刘奔 图/李卓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的手我的手他的手》(文/刘奔 图/何谦)是奔奔创作的第一本绘本,展现一家人分别用自己的双手进行着不同的工作。这个介绍也许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本中规中矩的作品,但其实其中蕴含着许多巧思: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外公,他是一位农民,总是把最好的大米送给爷爷;翻页后第二个人物是爷爷,他是一位篾匠,“我”把他做的笸箩送给外婆装针线;接着出现的是外婆,她的手艺灵巧,做了一件绣花围裙让“我”带给奶奶……
《你的手我的手他的手》封面及内页 文/刘奔 图/何谦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就这样,两个家庭的人物交叉出现、彼此牵连。奔奔希望小读者在认知家庭成员与不同职业的同时,能“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那些看不见的情感与连接。
文字部分完成后,在朋友的推介之下,奔奔遇到了曾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版画系的何谦老师。何老师笔下的人物有着小小的头、大大的身子,让这个绘本呈现出更为独特的风格。
《你的手我的手他的手》内页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
编辑与作者的身份会矛盾吗?
奔奔认为不矛盾。他说,自己编辑的作品与创作的作品都很“低幼”,很“认知”。童书分类里,“低幼”特指0~2岁,“认知”专指科普启蒙。而在我看来,奔奔强调的“低幼”其实是对儿童性的看重,“认知”则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读他的绘本好像孩子被引领着迈向广袤的世界,看一切都很新奇。
比如,他最新创作的绘本《月亮之歌》(文/刘奔 图/刘丰)里这样写:
“
我滑过高高的树梢,我是森林的月亮。
我游走在山间,我是小溪的月亮。
我跳进河水里,我是大河的月亮。
偶尔,我停下来,
我是湖泊的月亮……
”
随着刘丰老师创作的画面切换,月亮出现在水上捕鱼的渔夫身旁、院落中灯火烛照的水井里、似在归途的旅人头顶……
这是认知吗?当然是,但并非有人指着黑板让你记住些什么,而是有人牵着你的手说:“看看这世界,看看月亮,你不是孤独的。”
《月亮之歌》封面及内页 文/刘奔 图/刘丰
本书获2022年BIBF菠萝圈儿国际插画奖“金菠萝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9点半,奔奔准时来到自己的工作室。
上午,他会花整段的时间来看书,他看绘本、理论,也看文学、社科。我们聊起近日喜爱的原创童书,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绘本《鼹鼠茉莉》(文·图/雨丸)和桥梁书《小鼠雕像》(文/石若昕 图/梦丹)。这两本书的作者恰好都很年轻,“自然动人,令人激动不已”,读完你会想和鼹鼠茉莉一起玩泥巴,想和小鼠们一起喝茶。
上:《鼹鼠茉莉》内页 文·图/雨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小鼠雕像》内页 文/石若昕 图/梦丹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午,奔奔会开始编辑工作。他最新编辑出版的绘本《爸爸的茶园在山顶》(文/徐斌 图/俞寅)正在热烈宣传中,这是作者继《和竹子在一起》之后,以恩施童年生活为素材的又一创作。是的,奔奔和作者、绘者们的合作有了一次,往往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爸爸的茶园在山顶》封面及内页 文/徐斌 图/俞寅
本书获2021年BIBF菠萝圈儿国际插画奖“金菠萝奖”,入选2021年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2022年博洛尼亚插画展、2023年dPICTUS“世界100本杰出绘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有思路,奔奔也会在下午或晚上进行创作。
他会写一写童诗,诗里有蓝色的翠鸟与青青的浮萍,他还开始创作拼贴画。他认为原创绘本编辑也是艺术家,同样需要拥有童心、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才能和作者站在一个对等的位置对话。他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艺术创作领域,而他愿意尝试更多可能。
最后,我问了奔奔一个问题:“做独立编辑能养活自己吗?”
他脱口而出:“不能!”(笑)😄
奔奔说,策划工作室“松雀书店”成立,原本计划每年出版5-6本原创绘本,但由于绘本创作与图书出版跨度很长,实际结果很不稳定。而且,在出版公司或出版社做编辑时,不用事事自己承担,而身兼独立编辑和绘本作家,他会深切地感受到行业的压力落在自己的肩上,面对未知的未来十分忐忑。
即便十分忐忑,奔奔最后说,我还是很爱做绘本。
“我还是很爱做绘本。绘本是在童年之中重新发现童年,在美之中创造新的美。” SHIJU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