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程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第一章 愛情與美感—美感與藝術的定位

程真
·
·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一章 第二節

年輕人:「好的,你說說看吧。」

史學家:「美的價值是低於真與善的價值,所以沉溺於美感的人可以說是捨本逐末,終究無法登堂入室,不過,不重視美感的人也無法領略真理,因為美的價值雖低,但仍有價值,真理為貫通一切之理,忽略美感的人可說是靈性不足,就像新柏拉圖主義者一樣……」

年輕人:「等等,真理是什麼東西?」

史學家:「嗯,為了讓你別一下子接收太多而感到混亂,你姑且先把我所說的這些名詞給記著,我保證之後會慢慢解釋的,畢竟若要正確定義美的價值,就不得不提到善的價值以及真的價值。」

年輕人:「好,我會好好記著,如果你之後的言論有矛盾的地方,我可會直接指出來。」

史學家:「哈,這樣才好呢,如果你能找出我所說的錯誤之處,那我會比你更開心。」

年輕人:「好的,等著瞧吧,請你繼續說。」

史學家:「美的層次雖然最低,不過它是展現真理問題最普遍的現象,雖然道德問題的真理性高於美醜問題,不過道德問題畢竟不像美醜問題一樣隨處可見。」

年輕人:「嗯,雖然我不太懂真理的層次,不過你對美感及道德的描述應該是這樣沒錯。」

史學家:「『真即是善、善即是美;是美未必善、是善未必真』,史上已經有許多知名人物或多或少的指出這樣的事實了,如柏拉圖、英國文人坦尼森、俄國文人托爾斯泰等等。現在我們講到了美的層次,那你就必須瞭解,符合善的,才是美的。」

年輕人:「那句話我不是很懂,什麼是符合善的才是美的?」

史學家:「善的價值大於美的價值,有善就有美,有美未必善。白話一點來說,就是善使人感受到美好,而這份美好比單純的美更加美,因為單純的美未必讓人感受到善。」

年輕人:「可以再說明白一點嗎?」

史學家:「我舉個例子吧,一位絕世美女看到一名路邊乞丐,覺得他又髒又臭,露出了嫌惡的表情這樣的畫面;以及一位又老又醜的婦人拿食物及毯子給乞丐的畫面,你願意見到哪一幕?」

年輕人:「我明白了,我會比較希望看到有善良一面,讓人心生好感的畫面。可是,如果有一張血腥暴力的照片,不過它所呈現的角度、光線、色調等等都很完美呢?這樣算是美還是醜?」

史學家:「如果是用高超的技巧來詮釋惡,只是更加深了惡。坦尼森說『上帝既使人美麗便不得不使其善良』,可見我們一般認知,美應該要是要符合善的,但若是它反而是表現出惡的,結果就是更招人嫌惡,所以『病態美』其實不美。而電影裡一些殺手常有一套他自己認為『優美的』殺人方法,其實當然也一點都不美,這是導演或編劇要讓觀眾更加感受到這名殺手的邪惡,才會有如此安排。」

年輕人:「原來如此,不過,在我的印象裡,好像大多數人鑑賞藝術作品未必是從善的角度做評論?」

史學家:「是的,要知道什麼是美的,就要知道這個事物所含的真理成分高低才能正確評斷,不過今人大多輕視這個道理,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美感層次與人生大義關係不密切,二是常人大多沉溺於美而佇足不前。」

年輕人:「這就是你說的,因為美醜問題隨處可見,所以反而引不起人們對高層次問題的思考,或者是太過沉迷而走向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嗎?」

史學家:「是的,大部分人多不能理性思考,而常感情用事,忽略了審美其實是理性分析,而非感性認知,所以說『藝術的唯一敵人即是無知』,況且,美學理論本就是依靠理性才能成立。」

年輕人:「不過很多人常常觀賞一幅畫、一座雕塑或是一部電影,常常都有不同的感受,這難道不是表示了美的感覺是因人而異的嗎?」

史學家:「記住,現象不代表事實,懂得我說的這些道理的人很少,能否看出一件事物美不美,取決於人的資質及能力,因為美的東西就是美的,它的本質就在那裡,你沒察覺它的本質,是你個人的問題。」

年輕人:「那麼你認為『自然美』算美嗎?」

史學家:「問得好,美的事物有分兩種,一種是『人工』的藝術品;另一種即是『天工』的大自然。自然景觀既然是『天生的』,那當然都是美的,因為它含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性;而人工藝術的美醜取決於創作者本身的思想層次,所以既有可能『巧奪天工』,也有可能只是『俗手伶工』。」

年輕人:「所以你認為自然的東西都算是美的囉?」

史學家:「是的,所謂『不愛美者即敵視自然』就是這個道理。不過必須要說,自然雖都美,但畢竟不會說話,是以即便一個沒受過教育的人天天面對美景,也不太可能可以體悟真理,可見自然主義者常倡導『自然就是美』是有誤導性的,因為即使這不是『謊話』,但畢竟是不能解釋真善美層次高低的『廢話』。」

年輕人:「原來如此,可是好像很多人不只是誤解了如何認知美的方法,甚至也有直接認定美就是毫無用處的廢物這種想法。」

史學家:「說美的價值毫無用處其實是自相矛盾,因為美這個字其實已是價值判斷,而既然有價值又怎麼會毫無用處呢?評論美為無用的人應該是指其無法產生經濟效益,不過我們必須知道,有可靠研究指出,美化工作環境亦能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的功能。何況實際上高價藝術品交易隨時都在發生,大眾流行娛樂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更是驚人,雖然,以金錢衡量藝術是讓藝術變得低俗了。」

年輕人:「這個我也認同,不過似乎也有些大學者也不太在意美感及藝術吧?」

史學家:「是的,如同前面所說,真理貫通一切,求道者需全方位涉獵方能領略大道,而不能認為美感層次無足輕重而忽略了它,沒有美學意識的學者可說是欠缺靈性,只是缺乏熱情的冷漠學究而已,所以左派學者不能闡述美學道理,可見唯物主義為錯誤觀念。」

年輕人:「你說真理貫通一切,我們要全方位的學習才能領會,可是就算是什麼再邪惡、再醜陋的東西我們也要學習嗎?」

史學家:「我們要知道小道、旁門左道畢竟也有其『道』,儘管它所含有的好的成分可能很少,但世上並沒有絕對醜惡的存在,只是端看於你怎麼去運用它而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蕪存菁』,將這件醜惡事物含有好的地方收歸己用,而壞的地方則也可以用作反面教材。」

年輕人:「嗯,這個我能理解。」

史學家:「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對於凡夫俗子或是初出茅廬的求道者,最好還是先從正道學起,以免混淆是非,應驗了孔子所說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要先有正確的觀念為根基,如此實際遇到邪魔歪道,才能化險為夷,體悟孔子『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的態度。」

年輕人:「還真是複雜啊,原來看一件東西美不美要牽扯到這麼多東西,我一直以為只要自己看了開心就是美了。」

史學家:「不會的,只要心存善念和上進之心,總會有成果的。總之要記得,審美可說是主題決勝、技巧次之,雖然一味彰顯主題而不顧技術問題可說是『假美為善』,是以要成為高超的藝術家除了理念高明,亦需要不斷地練習技藝方能有成。徒有技術而思想平庸的藝術家其實只能叫『技工』而已,而領略大道的智者僅能評斷藝術而不能創作之,可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實不能苛責其只會出一張嘴。」

年輕人:「好吧,雖然好像有點攻擊性,但不得不承認你的言論確實有點道理。」

史學家:「符合真善美的正確觀念從來都只有一種,絕不會是多元主義,倡導多元觀的人要不是資質不夠,不然就是和平至上的濫好人。」

年輕人:「哇,這樣豈不是太偏激了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嘛,何必指責他們呢?」

史學家:「你必須瞭解,在低層次的價值選擇上,當然可以『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過涉及到高層次的觀念,如真假、善惡、對錯、美醜等,則要有追求至上唯一標準的氣魄,尤其是有知識的菁英階層,更有義務去釐清事物的本質,不能有有得過且過、皆大歡喜的心態,正是『能力愈大,責任愈大』。」

年輕人:「好吧,我大概能體會你說的。」

史學家:「不過雖然話是這麼說,其實就算是高知識分子也可能凡夫俗子居多,而一般大眾之中也未必就沒有菁英。」

年輕人:「這話怎麼說呢?」

史學家:「真正的菁英絕不是指經濟能力高的人,而是具有真知灼見的、推動文明演進的那少數人,所謂『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你想想,在我們當世之中最有錢的人是誰,你認為在千年以後,還會有人記得他嗎?不過至少我們能肯定,千年之後,孔子、孟子、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絕不會被人們遺忘。」

年輕人:「這好像真的跟一般人認知的菁英有一點不一樣,不過你的定義似乎也比較合理。」

史學家:「是啊,那些專家學者如果自認為是菁英,更應該要有正確的觀念來批判事物,可惜他們大多只是『和平』的比較不同的藝術風格及技巧,只能得出一個不甚滿意而尚可接受的相對結果,更加助長了現今多元主義的風氣,造成了一個互相吹捧、欲振乏力的社會,殊無積極進取的氣氛。」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