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看書籍排版!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上市時的搶買,已經不太買紙本書的我,也好奇的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到底為什麼「只有紙本書」可以做到?
以純文字書來說,進到電子書最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字級、段距可以拉大這件事吧!在這個閱讀無法專注的時代,閱讀大量文字需要一點耐心,也需要能讓使用者(讀者)除了文字內容外,還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閱讀就閱讀,談什麼使用者體驗?不就讀內容嗎?」
看到書裡說起京極夏彥會自己使用indesign寫稿,「為了讓句子不要在翻頁時跨到下一頁」,我笑了出來,原來真的有作者會介意自己的句子必要在一個完整的版面呈現,不要讓句子斷在翻頁前的最後一行!這種可能連絕大多數的編輯都不在意的事,居然有作者會考量到「閱讀不被中斷」而用indesign寫稿!
這年頭連「單一個字加一個標點符號為一行」可能連編輯都不在乎,誰還在乎句子沒講完的掉到翻頁的那一面呢?京極夏彥這樣的自我要求的作者,真是會讓排版的設計/美編驚嘆不已,畢竟除了「(老)編輯會改掉」這些版面上的細節外,年輕一點的設計、作者、自出版自編輯的出版人,還真的沒有人會在乎這些關於版面、關於閱讀體驗的版面要求。
就好比看黑底螢幕習慣的年輕一輩,在設計版面如果用了大量的白字壓在深色底上也是不利閱讀的:「因為紙本不會發光,它沒有光源的問題,你白字壓在大量的黑(或圖)上,是很難讀的啊!」每次我讀到影視書把字壓在圖上,不論反光的銅版紙或是吸墨的模造紙,都會很想問編輯在拿到紙本書讀字的時候不會覺得很難讀嗎?
進到電子書,純文字的字級、段落距離可以放大,不用像閱讀紙本書那樣遇到字擠得密密麻麻而有閱讀障礙,就沒紙本書這些細節要留意了嗎?有啊!分段、對齊、轉直、轉橫、中英夾雜,全都要考慮到版面的細節,只看編輯和設計要不要要求而已!或是上架後再由讀者抓錯(砲轟)~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故事本身坦白說沒有「很好看」(哈哈)沒有什麼太讓人驚豔的情節,也好像沒有必要賣座成這樣!但是以紙本書的特性來說明版面舒適度這件事,又極細微的將版面與句子都對齊得那麼精準,從排版和編輯的角度看,是非常非常令人敬佩的事了!
就好像「單一個字加一個標點符號為一行」,像這樣:
了。
啦!
啊!
通常如果縮字距無法讓它回到整段的最下方,或是增字距也無法讓這樣結束的單行可以多幾個字又不會特別明顯讓整段看起來的間隔特別大,那就是加字或刪字!那就得看作者要不要改或是編輯有沒有權修正了。(不要一直逼設計,因為縮不上去就是縮不上去,拉開又醜啊!)
能把整本書的版面都這麼精確的設定好,文字上肯定花了非常大的功夫!
「紙本書」與「電子書」最大的差異,便是紙本的版面,如果紙本書在排版的時候不在版面上花點功夫:「把字倒進版面就對了啊!」那麼紙本書就失去它以紙本呈現的意義:讀電子書比較舒服啊!(雖然,紙本書目前還是在比例上遠超過電子書!)
紙本書的版面,從天地內外、頁眉頁碼、行距、字距,以及閱讀順序,都是細節!(比如說直書一行超過三十五字版面又很擠時,我可能讀下一行會不知道怎麼接,就會讀得很慢也讀得很不耐煩。)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圖:20241130,打算要讀這本書的那天,iPhoneSE3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世界でいちばん透きとおった物語
作者:杉井光
譯者:簡捷
2024/09/30
皇冠文化
ISBN:9789573342076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