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懸疑】消失不見的班級日誌
文案
我們班有一本不該存在的日誌。
每個班級都會有一本「班級日誌」,輪流由學生紀錄,但我們這本……有時候會自己寫字。
「別盯著它太久。」 學姐曾經這樣警告過我,因為有人在日誌裡看見過失蹤學生的求救訊息。
但我不小心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它甚至……開始回應我。
📖 「我們的班級是團結的、充滿希望的集體。」
📖 「請大家保持微笑,學習正確的價值觀。」
📖 「如果你也能看到這段話,請幫幫我。」
當警察進來調查時,班級日誌上寫的是:
📖 「我們的班級很溫暖,每個人都很快樂。」
但我記得,課桌上明明還殘留著血跡。
——當真相被「記錄」抹去,那些消失的人,還能回來嗎?
📌 仿Reddit NoSleep風格,融合社會現實與詭異敘事,挑戰傳統恐怖敘事的邊界。
📌 班級日誌、失蹤少女、消失的證據——當一切被「官方」定義為正常,誰還記得異常?
📌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犯罪」,那「被消失的人」去了哪裡?
正文
我們學校有個很怪的傳統,每個班上都會有一本班級日誌,輪流由學生來記錄。
可是,有些日誌……會自己冒出字來。
學姊以前跟我說過,千萬別盯著日誌看太久,因為曾經有人在裡面看到失蹤學生的求救訊息。
但我好像很倒楣,沒怎麼特別努力就招惹到了不該碰的東西。
---
⚠️ 注意事項
📜 班級日誌是學校老師或班幹負責維護的「集體紀錄」,通常用來展現班級的「正面形象」,而不是給學生寫真心話的地方。
❗️ 它不是私人日記,而是一種管理工具。
⚠️ 就像政治宣傳一樣,偶爾出現的「自由表達」,說不定是有人在背後操控的結果。
☠️ 規則制定者的筆記:
「世界上沒有『罪行』,只有『被發現的罪行』。」
「規則是訂給人遵守的,但不是每個人都得守。」
「她不是輸在對錯,而是輸在看不清現實。」
「聰明人知道什麼時候閉嘴,什麼時候配合,可惜她不懂。」
「如果她夠聰明,原本可以活得好好的。」
「但她選了『正義』——真是蠢到不行。」
---
📅 4月15日 - Dcard 熱門話題
📲 【#XX中學失蹤少女#】#家屬控訴學校與警方冷處理#
📌 @曉雯的母親(在 Dcard 校園版發文):
「我女兒已經失蹤4天了,警察說『還沒到立案的條件』,學校連一點詳細資訊都不肯給。拜託大家幫忙轉發,讓更多人注意到這件事。」
🔄 熱門留言:
👤 網友A:「幫轉!希望她平安回家,這種事真的很恐怖。」
👤 網友B:「怎麼不先找熟人問問?警察不立案應該有原因吧。」
👤 網友B:「學校到底在搞什麼,隱瞞什麼東西啊??」
👤 網友D:「每天那麼多尋人啟事,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炒作?」
👤 網友E:「不是我冷漠,但這年頭真的很難分辨,騙子太多了。」
📌 話題熱度一直往上衝……
---
📅 4月17日 - 警情通報
📜 《XX市公安局案件通報(第二次調查)》
2024年4月14日,我們接到市民王先生報案,說他16歲的女兒曉雯(XX中學初三學生)失聯超過72小時。初步調查發現,這名學生近期有心理健康的紀錄,曾接受學校心理輔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她的失蹤跟刑事案件有關。
因為這件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警方已針對相關情況進一步核查,決定正式立案調查。
📌 [調查進展]
• 已調閱學校及周邊的監視器畫面,並展開走訪取證。
• 相關人員已經接受問訊,案件仍在調查中。
• 警方正積極與家屬聯繫,全力推動案件進展。
• 本案已交由市局刑偵部門處理,並請求上級單位支援技術勘查。後續進展會統一發布,避免不實訊息擴散。
警方提醒民眾:不要信謠、不要傳謠,一起維護社會秩序。
---
📅 4月18日 - 家長微信群
👩👦 家長A:「這是我們學校的事嗎?」
👨👦 家長B:「不是早就報警了嗎?」
👨👦 家長C:「小孩不見了,難道不是家長的責任,跟別人有什麼關係?」
👩🏫 班主任:「各位家長,學校明天會配合警方調查,請提醒孩子們注意表現。」
---
📅 4月18日 - 現場勘查 & 訪談紀錄
📜 《XX市公安局案件第二次調查進展(1)》
• 調查範圍:XX中學,班級教師、學生、相關家屬
• 證據蒐集:班級日誌、教師評語、家長微信群紀錄
• 訪談重點:該生近期狀況、與同學的關係、有無校園霸凌
🔎 訪談摘要
👩🏫 班主任(紀錄):「她最近情緒確實不太穩定,老師們都有在關心她。」
👩👦 家長代表(紀錄):「孩子們只是普通同學,不太清楚她的私人問題。」
👦 同學C(紀錄):「她好像壓力很大,但我不太了解。」
📅 4月18日 - 警察來校那天
「我們的班級是一個充滿溫暖的集體,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找到歸屬感。」
「希望大家學會善良、理解與尊重。」
——初三(X)班班級日誌(警察來調查當天)
---
📅 4月19日 - 警察走後
「青春就該無憂無慮,大家別被一些不重要的事影響。」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班級日誌(警察離開後第一天)
---
📅 4月19日 - 證據審查
📜 《XX市公安局案件第二次調查進展(2)》
• 近期心理狀態:疑似有憂鬱傾向
• 現場調查結果:學校秩序正常,沒有霸凌跡象。
• 結論:暫無犯罪證據,持續觀察中。
---
📅 4月19日晚 - 家長群討論
👩🏫 班主任(家長群訊息):
「警方明天應該不會再來了,請大家放心,別相信外面的傳言。」
👨👩👧👦 家長A:「真是折騰人,這種事能不能快點結束?孩子會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 家長B:「沒錯,社會應該對未成年多一點包容。」
---
📅 4月21日 - 歡慶日
📜 班級日誌:
「在溫暖的陽光下,我們即將迎接新的未來。」
「我們團結、勇敢、彼此信任——我們的班級是最棒的。」
「今天的陽光特別明亮,好像連上天都在認可我們的努力。」
「有些規則雖然不好理解,但它們的存在一定有道理。」
「每個人的堅持,終究會有回報。願大家都能成為更好的人。」
——記於警察離開後第三天
---
📅 4月24日 - 補發獎勵
🎤 班主任(站在講台上微笑):
「校外調查總算結束了,大家表現得很出色。」
📌 黑板上寫著「紀律決定未來」,但粉筆字有點歪,像是寫的人手不太穩。
🎤 班主任的目光緩緩掃過教室,嘴角帶著淡淡的笑。
「小麗,『校園榜樣獎』。」
全班掌聲響起,像是某種儀式,像是在給自己蓋上無罪的印章。
「今天值得慶祝。小麗,你的堅持、聰慧和能力,值得全班學習。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像小麗一樣,成為班上的榜樣。」
小麗微微一笑,朝教室最後方的某個空位看去,眼神冰冷。
---
📅 4月23日 - 家庭暴力
🏠 家庭場景
👩 某同學的母親(怒吼):「你知不知道今天鄰居都在講什麼?你有沒有也摻一腳?有沒有?」
👨 父親(拍桌):「你就不能少給家裡惹麻煩?要不是你亂來……」
👩 母親(語氣低沉):「某某,你今天有沒有被老師叫去?」
👦 某同學握緊拳頭,盯著手機,沉默不語。
---
時間回到 📅 4月15日 - 初次報警
📜 XX市公安局案件通報(初步調查)
- 4月14日,XX市公安局接到失蹤人口報案。
- 該生最後出現地點:XX中學教學樓。
- 目前沒有明確刑事案件證據,建議家長自行尋找。
- 學校表示該生情緒波動較大,可能是個人問題。
- 案件尚未達到立案標準。
---
📅 4月16日 - 家長求助
👩👧 曉雯母親(在家長群發訊息)
📲 「有人見過曉雯嗎?她已經兩天沒回家了。」
👨👩👦 家長A、B、C(已讀未回)
👩 家長D:「呃……孩子會不會自己跑出去玩了?」
👩🏫 班主任(冷靜回覆):「學校會協助家長,請家長先保持冷靜。」
---
📅 4月16日 - 新聞報導
📰 《重點中學高一女生失蹤,警方介入調查》
「4月14日,一名16歲女高中生曉雯被家長報警列為失蹤人口。家長表示,孩子最近情緒低落,曾在家留下未完成的日記,之後就莫名消失。警方目前正在調查她的社交關係,已進入學校蒐集相關證據。」
---
📅 4月20日 - 📜 《XX市公安局案件第二次調查進展(3)》
❗️ 近日網路水軍影響,某案件熱度持續上升,我局將繼續跟進調查。
- 調閱過往學校紀錄
- 重點調查班級日誌、近期考試情況
- 發現新證據,正在分析
📅 調查檔案 - 3月回溯 📜
【案件背景:事發前的班級情況】
「回溯過去一個月內的紀錄,分析可能的矛盾衝突。」
---
📅 3月8日晚 - 教師公寓
👩 小麗母親(拎著包,笑著敲門)
「老師,這幾天辛苦了,小麗這次月考壓力很大……她很希望自己能更出色。」
👩🏫 班主任(開門,看到她,表情瞬間柔和)
「哎呀,你太客氣了……你們家長真的很用心。」
📌 沙發旁,一疊未密封的試卷整齊擺放,白紙在燈光下微微反光。
📌 小麗站在門外,手指緊捏著校服,眼神平靜地望著屋內。
📌 她看到母親把一個袋子放在茶几上,精美的包裝散發出五彩的光暈。
📌 班主任隨意寒暄幾句,手指不經意地滑過桌上的資料夾。
👩🏫 班主任(輕笑,目光一瞥)
「其實孩子之間的競爭,有時候不只是學習能力,還有『溝通能力』。」
---
📅 3月10日 - 第一次月考前
📜 班級日誌
「學習是公平的,努力的人終究會被看見。」
👩🏫 班主任(班會發言)
「考試不只是分數的競爭,更是對自己的挑戰。」
「有些同學一直很努力,我相信他們這次一定能有好成績。」
---
📅 3月12日 - 考試日
👧 曉雯(埋頭苦寫,眉頭緊皺)
(她的筆尖在紙上快速移動,偶爾停下,回想課本上的公式。)
👦 曉雯的同桌(小聲)
「拜託……給我看一下答案……」
👧 曉雯(警覺,皺眉)
「……你說什麼?」
👦 同桌(眼神閃爍,語速加快)
「求你了,我真的不會寫……」
👩🏫 班主任(腳步聲靠近)
(一道陰影突然蓋住桌面。)
👩🏫 班主任(微笑,聲音溫柔)
「考場要講誠信,別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她輕輕掃過曉雯的試卷,空氣莫名冷了幾度。)
---
📅 3月13日 - 輿論戰
📜 班級日誌
「品德比成績更重要❗️❗️作弊是對自己最大的欺騙。」
「榜樣的力量無窮,希望大家都能成為更優秀的人!」
📅 3月13日 - 月考排名公布
📜
• 全班第一:小麗
• 進步最快:小麗
• 倒數第一:曉雯(無分數,原因待定)
🎭 班級討論
👦 同學A(嗤笑)
「哈哈,有人作弊被抓到了啦!」
👧 同學B(聳肩)
「裝得那麼厲害,原來是假的。」
👦 同學C(低聲笑)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 同學D(若有所思)
「你們真的覺得她是那種人?」
👧 同學B(冷笑)
「不然呢?你該不會覺得她無辜吧?」
👦 同學D(瞬間沉默,臉色一變,態度馬上轉變)
---
📅 3月20日 - 關懷
📜 班級日誌
「最近班上有同學情緒不太穩定,希望大家多關心彼此。」
「如果有壓力,要主動求助,別走極端。」
「班級紀律建設很有成效,本月紀律分前五名的同學已受表揚。」
🏫 班主任辦公室
👩🏫 班主任(語氣平和)
「你不適合這個班。」
👧 曉雯(手指捏緊衣角)
「為什麼只有我被要求休學?」
👩🏫 班主任(微笑)
「我在學校是你的監護人,我比你爸媽還了解你。」
---
🏡 家庭場景
📺 電視裡,教育局長正在受訪:
「本市考風考紀全國領先,誠信教育成果顯著。」
👨 曉雯父親(放下筷子,短暫嘆息)
「……學校說證據確鑿。」
👩 母親(語氣冷淡,繼續盛湯)
「你讓我們以後還怎麼相信你?」
---
📅 3月15日 - 班級選舉
👩🏫 班主任(微笑,語氣溫和)
「大家都知道,班幹的責任不只是學習好,還要有責任心、溝通能力,以及——大家的信任。」
她的目光在教室緩緩掃過,語氣像平常的鼓勵,但似乎在等待什麼。
👦 同學A(語氣輕鬆,幾乎是下意識)
「我支持小麗!」
👧 同學B(點頭,語調自然)
「對啊,她的進步這麼大,大家都看得到吧?」
👦 同學C(沒立刻舉手,下意識瞄了其他同學一眼)
「嗯……也還不錯啦。」
👩🏫 班主任(微微頷首,語氣隨意)
「小麗的進步有目共睹,不只成績好,還能帶動班級氣氛。這樣的同學,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她的語調平緩,沒刻意強調,卻讓教室的空氣莫名凝固片刻。
📜 班級日誌(當天紀錄)
📌 「選舉順利完成,班級秩序井然。」
📌 「優秀的人總會被看見,努力的人終將獲得認可。」
📌 「希望大家團結一致,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
📜 XX市公安局案件第二次調查全面總結(內部報告,不對外公開)
「本案涉及人員複雜,時間跨度較長,關鍵證據缺失,目前尚未發現指向刑事犯罪的明確證據。」
「根據調查情況,初步判斷該生可能因心理壓力導致非正常離校,具體情形仍需進一步核實。」
「另在輿情管控方面,學校已配合內部安撫,社會關注度有所下降,建議本案暫時維持現狀,視後續情況決定是否深入調查。」
—— 案件負責警員批示:『不宜擴大處理。』
---
📅 4月20日 - 深入調查
📍 監控 & 盲區(警方調查)
📜 XX市公安局案件調查進展(監控錄像)
👮♂️ 警員A(調閱監控):「4月14日下午5點42分,最後一次有人看到曉雯出現在教學樓三樓。」
👮♂️ 警員B(盯著螢幕):「之後呢?」
👮♂️ 警員A(皺眉,快轉錄像):「……等一下。」
📸 畫面閃了幾下,像訊號不穩,然後黑屏。
🎬 幾分鐘後畫面恢復時,曉雯已經不見了。
👮♂️ 警員B(敲桌):「這是怎麼回事?」
👮♂️ 校方負責人(語氣鎮定):「啊,這段是監控盲區,技術部說那天設備出了問題。」
💀 「他們會修好的。」
👮♂️ 警員A(愣住,警覺看向校方):「你剛剛說什麼?」
👮♂️ 校方負責人(一臉茫然):「我?我沒說什麼啊。」
📌 監控螢幕裡,黑屏畫面恢復一瞬間,像有什麼東西『閃過』,但看不清楚。
👮♂️ 警員B(低聲):「……你也聽到了吧?」
👮♂️ 警員A(皺眉,翻閱前幾天錄像):「為什麼每次都是這段?」
👮♂️ 校方負責人(微笑):「你們也知道,學校設備老舊,資料偶爾會不見,很常見啦。」
---
📅 4月21日 - 風言風語
📜 班級日誌
📌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遇到風浪,重要的是如何迎接新生活。」
📌 「警察的調查影響了大家,希望同學們調整好狀態,全力準備考試。」
📌 「班主任說,這段時間大家要專注學業,別被不重要的事分心。」
📌 「有些同學情緒不太穩定,希望大家互相照顧。」
📸 家長群聊天
👩🏫 班主任:「警察可能還會再來一次,大家不用太擔心。」
👨 家長A:「啊?這案子怎麼還沒結束?這樣下去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
👩 家長B:「學校不是已經配合了嗎?他們到底想查什麼?」
👩🏫 班主任:「這只是走流程。」
👨 家長C:「那就好……孩子們終於可以安心畢業了。」
---
📅 4月23日 - 一張畢業照
📌 「來,大家站好——」
📌 攝影師的聲音在操場迴盪,空氣中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壓抑。
📌 小麗(歪頭一笑,語氣輕快)
「畢業照的位置很重要,站錯了可不吉利。」
📌 一瞬間,周圍聲音安靜下來,幾個同學交換眼神,但沒人多說什麼。
📌 「快點,都站好。」攝影師催促著。
📌 班主任站在最前排,笑容得體。
📌 遠處的水塔下,有一塊陽光照不到的黑影,似乎有什麼在那裡,但風一吹,影子又與樹影融在一起,隱隱透著寒意。
📌 一名被點名的男生僵硬地挪了一步,站到那片陰影邊,臉上的笑有些勉強。
📌 「三、二、一——」
📸 快門按下的瞬間,風吹過操場,樹葉的陰影在地上晃動,像誰的召喚。
📸 照片洗出後
👦 同學A(皺眉,盯著照片)
「等一下……攝影師技術也太差了吧?背景怎麼這樣拍?」
📌 照片上的水塔邊緣,有個模糊的影子。
👧 旁觀的同學B(嘴唇動了幾下,神色不明,最後捂嘴衝向廁所吐了。)
👦 同學C(聲音顫抖地站起來)
📜 「等等,這站著的……是……誰?」
📜 「我……那天根本沒去拍照。」
📌 空氣忽然變得死寂。
📜 班級日誌
📌 「畢業合照順利完成!大家都笑得很開心。」
📌 「合影留下記憶,願友誼長存!」
📌 「這些就像閃亮的陽光☀️。」
---
📅 4月25日 - 班級狂歡
📜 班級日誌
📌 「最近班上氣氛很好,大家終於可以放鬆一下。」
📌 「老師提醒大家要關心身邊的朋友,希望大家開心度過最後的初中生活。」
📌 「班長和幾位同學帶了點心,感謝他們的熱心與付出!」
👧 女生A(撕開洋芋片袋,笑著說)
「零食好多,真是豐收的一天。」
👦 男生B(晃著飲料,語氣輕鬆)
「哈哈,都是我們努力換來的,大家前途無量。」
📌 教室裡氣氛輕鬆,音樂聲與笑聲交織,像在慶祝什麼特別的時刻。
👦 男生C(壓低聲音,眼裡閃著興奮)
「欸,你們有沒有聽說,今天有人……低頭了。」
👧 女生B(皺眉,隨意瞥他一眼)
「別亂講。」
👦 男生C(聳肩,嘴角帶著笑)
「大家都知道啦,辦公室那麼多人,當然會有人看到。」
👧 女生C(咬著吸管,漫不經心看著窗外)
「嗯……過幾天就沒人記得了。」
📌 後排黑板報上,班委工整寫下「明天會更好」。
📌 粉筆字有些歪斜,像被無形的風吹動。
📌 後排角落的廢桌上,被刀子劃出凌亂的痕跡。
---
📅 5月3日 - 畢業典禮
🎤 班主任講話
👩🏫 「同學們,今天是值得紀念的一天。」
👩🏫 「這三年,我們一起經歷了很多挑戰,也見證了大家的成長。」
👩🏫 「我們學校不只教書育人,更要培養社會的棟梁。」
👩🏫 「團結、責任、服從——這些精神會讓你們走得更遠。」
👩🏫 「有些事,我們終將放下,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
📜 感動的情緒像潮水般在人群中蔓延,甚至連一些原本無動於衷的人,也被氣氛感染,眼眶泛紅。
💼 教師辦公桌上,整齊擺滿了禮品袋。
📜 上帝冷冷宣告——
📢 「永遠別忘了。」
📜 班級日誌
📌 「畢業典禮圓滿結束。」
📌 「讓我們同舟共濟,共創美好未來。」
📌 「祝大家前程似錦!」
📌 「願大家順利畢業,成為更好的人。」
📌 「正如她曾經期待的那樣。」
📌 「本該如此。」
---
📜 XX市公安局案件第二次調查最終通報(4)
• 失蹤學生生前有心理健康問題,曾多次接受心理諮詢。
• 失蹤前無明顯異常行為,無犯罪線索。
• 現場未發現可追溯的直接暴力證據。
• 該生社交關係穩定,無明顯霸凌紀錄。
• 多名證人證詞一致,未發現可疑人物。
• 本案不涉及刑事犯罪,定性為「個人原因失蹤」,警方不再進一步調查。
---
📅 5月4日 - 失蹤案件最終裁定
✅ 警察局 - 夜晚
👮♂️ 警員A(翻著卷宗,懶洋洋喝茶)
「總算忙完了。」
👮♂️ 警員B(低頭整理資料)
「這案子……家屬申訴送上去了嗎?」
👮♂️ 警員A(聳肩)
「送上去又怎樣?能翻案?還是能給他們個交代?」
👮♂️ 警員B(靠在椅背上)
「你看那女的——曉雯她媽,還真會鬧。現在跑去學法律了。」
👮♂️ 警員A(笑了一下,輕輕合上卷宗)
「也好。懂法守法,才能走得遠。」
👮♂️ 警員B(語氣輕鬆)
「這些人就是太閒,她老公不是也鬧過?前幾天還找記者,結果呢?」
👮♂️ 警員A(嘆息)
「人總要經歷了解世界的過程,早點讓他們明白,也算幫了他們。」
📌 檔案封存,櫃門鎖上,鑰匙丟進抽屜深處。
📌 門外走廊忽然傳來「嗒、嗒、嗒」的腳步聲,慢慢由遠而近。
---
📅 5月16日 - 失落的膠帶
📌 舊書店門口多了一箱舊書。
💬 「這些小鬼,怎麼寫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 書的側面,翻頁邊緣有許多細小字跡殘留。
📌 店主低頭一看箱底,有片水漬,透著淡淡霉味。
📌 紙箱最底下壓著一卷濕透的舊膠帶。
📜 「水塔,監視,說謊。」
📜 「你還在吃嗎?他們已經聽不到你的聲音了。」
📜 「嘴巴被縫起來了。」
📜 「手,手指……藏在紙裡。」
📌 膠帶上的字觸目驚心,挑動店主的神經。他突然發現,膠帶上似乎黏著些乾涸的透明液體——讓人聯想到某種噁心的分泌物,散發陣陣臭味。
💬 「算了,等有空再處理吧。」
📦 紙箱上原本濕潤的痕跡,慢慢擴散,滲進木地板裡。
---
📅 一年後的4月12日
某個晚上,我在晚自習時無意間抬頭,看見水塔頂上好像站著一個人影……但再眨眼,那裡什麼都沒有。
風吹過教學樓走廊,樓道盡頭的玻璃映出模糊的人影,像有人站在那裡盯著我。
學姊曾經告訴我:「上次有人盯著水塔看太久,然後……」
然後?然後怎麼樣?我一時想不起來。
我揉了揉眼睛,暗自嘀咕:「這幾天是不是太累了?」然後快步走進教室。
教室裡一片寂靜,每個人都認真寫著什麼,連翻書聲都顯得過於整齊。
但空氣裡瀰漫著某種說不出的怪感。
我的課桌上放著一本全新的筆記本,封面上印著四個字——
📜 班級日誌
傳聞果然是真的。
我隨手翻開第一頁,發現上面已經寫滿整齊的字跡:
📜 「我們的班級是團結、向上的集體,每個人在這裡都有歸屬感。」
📜 「希望大家學會善良、理解與尊重。」
📌 「如果你也能看到我,請幫幫我。」
📜 「明天是新的一天。」
(📌粗體字突然扭曲,然後憑空消失。)
我翻到下一頁,書頁間掉出一張泛黃的照片。
我撿起照片,看著裡面的人影,心裡猛地一沉。
一個女生站在陽光下,對著鏡頭微笑……
照片裡的那張臉……很像我自己。
我心跳漏了一拍,翻到照片背面,上面用淡淡的鉛筆寫著——
📜 「別假裝什麼都沒發生。」
我猛地把照片翻回來,發現照片上的人笑得越來越扭曲——
她的眼神直勾勾地看著我,嘴唇突然動了一下。
📌 「喂。」
教室的燈,「啪」的一聲熄滅了。
【完】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