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式 - 系統思維
前言
以前圖書館看完李天命(多為思考相關)的書後
發現有一系列關於系統思維的書
正好那時思考方式的基礎已算打好(例如思考三式
所以就讀下去了
撰寫本文我也是要重讀原書,作者是「薛俊良」,系列名是『系統思維』
本文內容主要是重讀第一本後的內容(書名就叫『系統思維』
有引用的地方沒特別注明就是引用第一本內容啦
今次也是讀二手書(又是懶得每次要讀都要借(最近找到買的
這本沒有電子書版,所以要讀原書不是那麼容易
我也暫沒看到其他比這系列更好的書(中文計(雖然我沒特意去找啦
系統是甚麼?
系統思維是用來了解系統的思考方式
那就得先了解何謂系統
把有互相影響的東西放在一起想,就是個系統
顯而易見,這個世界不但有無數個系統,還有無數種類的系統。
系統不但是有無數個,更是由多個更小的系統組成
Systems Thinking 的 Systems 為複數,因為在自然界中,系統之下有系統,系統之下又有系統,層出不窮,所以是複數。
本文不會詳列各種系統種類
只會介紹組成系統的基本要素
反饋(Feedback)
我們做一件事,產生了效果,就會對周遭的人或事物產生影響。周遭的人或事物對你做的事作出反應而影響到你,這就是反饋。
如今的我對此段解釋並不感滿足,以下是我個人的解釋:
世界上任何事件(Event)都是反饋,上至宇宙的起源大爆炸(Big Bang)(大爆炸是甚麼的反饋我就不考慮了)
但是能否從各個事件找到成因(是甚麼的反饋)則是另一回事
(任何人/系統都受其感官能力限制)
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
為甚麼先說負再說正?
因為書先寫負反饋啊
可能因為負反饋較易理解?
負反饋的「負」是指某一方向的反面
例如對恆溫動物來說,主動降溫是溫度上升的負反饋,主動升溫是溫度下降的負反饋
太餓去找東西吃,太飽就不繼續吃
負反饋的作用是限止事情偏離常態,所以負反饋又稱為平衡反饋(Balancing Feedback)。
正反饋(Positive Feedback)
手上的錢越多,賺錢越容易。「賺錢」是行動,得來的錢會使你更能賺錢。這就叫做正反饋。越強越強,越富越富。故正反饋又名強化反饋(Reinforcing Feedback)。
金融危機/風暴時也是一開始先有少部分人拋售,然後造成價格下跌,足夠的價格下跌引發更多人的恐慌再造成更大的價格下跌,所以越跌越多越快。
反饋應用之一:治標不治本
有些現代人有個壞習慣,在頭痛的時候便吃止痛藥,頭不痛了,便認為解決了問題。
吃止痛藥的人,誤以為頭痛本身是個「問題」。止了痛,問題就解決了。其實這樣做只是剷除了徵狀(kill the syndrome)而不是解決問題(cure the disease)。剷除了徵狀後,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漸漸惡化,到日後產生更強烈的徵狀,然後那人又吃更強烈的止痛藥,最終只會病至倒下。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名為「徵狀解」(Syndromic Approach)。
另一個例子是發燒便吃退燒丸。
這個例子跟「止痛藥」的例子不同。因為發燒本身是「徵狀」,同時也是身體對疾病的「營救方案」。
吃了退燒丸後,防衛系統便不能以最佳狀態工作,反而使病菌病毒有機會在體內繼續繁殖,更使人誤以為病情不嚴重而繼續工作,在此消彼長下,病況反而更加嚴重而且更難康復!經常地在發燒時便吃退燒丸的人,自身的防衛系統已被削弱,而病菌病毒可能會一直潛藏在身體裡,他會發覺自己越來越容易得病,而且一次比一次更難根治。
剷除徵狀的同時,連自身防衛機制也損害了。
所以,當大家發覺事情「出現狀況」時,便要停一停、想一想,這個狀況到底是「問題」還是「徵狀」?真正的問題是甚麼?我們看見了反饋,便要分析這反饋的真正意義是甚麼?
若你在某場合下把問題「處理掉」,而問題去而復反(甚至一次比一次嚴重),我們是否一直在「剷除徵狀」?
滯延
無論做甚麼,都要等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效果,這就叫做滯延(Time Lag)。
吃完東西要等一會飽肚感才會出現,吃了不乾淨的食物通常也不是立即上吐下瀉,上面吃退燒丸令防衛系統被削弱也不是過幾日、吃幾次藥就能造成的,在網上購物也不是立即送到(尤其是國際送貨就更慢了)
「沒有滯延」的錯覺
相信在一百年前,沒有人認為「滯延」是需要教授的。
教授一名青年學懂一門手藝需要數年時間,達到揮灑自如,需時更久。葡萄汁釀成酒需要數年時間,要成傳世佳釀,時間更長。
互聯網的發展使縮短至近乎零。我們可以在幾秒鐘內把一封信、一帳畫、以至一段短片送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是同時到達幾萬個地點。
這種「即時」的方便,沒有滯延的錯覺,會留給年青人一個很錯的印象:任何東西都只是商品,而且可以即用即棄。
如果城市人忘記了甚麼是滯延,他們會不明白「把原始森林砍光了,需要幾百年至幾千年才可回復舊貌」是甚麼意思。他們也許知道砍下一棵樹,到製成各種商品傢俬需要多少時間,卻不知道一棵樹要五十年才長成那樣子。
我認為與其說是忘記滯延(雖然應該也有部分人真的忘記),不如說更常見的是誤判滯延,因為生活中真正經驗到的滯延多數較短,對未經驗過的滯延判斷經常失準(與以前比較)
部分現代人耐性較差,是因為那些人經驗過的滯延都較短,習慣了,所以期望大部分滯延都像自身經驗過的滯延一樣短
總結
模式及應用等多數寫在同一系列的後面幾本書中
我也只是靠基本要素來思考,而且不一定全部一起用,可能只用其中一個
或組合其他要素(不限於系統思維的要素)得出各種行動原則
跟思考方式 - 思考三式一樣,基本要素並不複雜也不難記住,較困難的是理解及應用,尤其是要練得「功力深厚」需要不斷花時間練習=實際應用,有「滯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