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作為一種自白的行動: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招呼(遲來的新人打卡)
過了一個多月,到現在才知道,還沒和大家打招呼,以及 #Matters新人打卡 。真是失禮了!
剛來到Matters不久,就收到好多馬特市(在這裡也才學會的術語)讀者的回饋,甚至文章上了幾次熱門,真的非常感動又受寵若驚。藉此作此篇,想要好好感謝願意閱讀、留言的你們。
【關於寫作】
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需要付諸思想及自我對話的行動,甚至是很私人的一件事。相信多數有原則、理念和堅持寫作作為一種思想行動的作者,都不可能讓所寫的文字存有一絲的謊言。我想這也是很多作者在發布文章引來討論,面不改色的理由:我手寫我心,方能對得起天地良心。
前幾個月因為要開始準備撰寫碩士論文和研討會論文,心中有無限的恐懼與焦慮,甚至長時間的逃避。寫作這件事情,也變得很有壓力(尤其是打開word的那一剎那)。不知有沒有研究生跟我有一樣的感受?
以前習慣在臉書寫作,在書寫政治議題的文章,偶爾會招惹陌生人前來惡意留言,甚至人身攻擊。其實,陌生人就算了,最難過的是認識的人因為陌生人的言論還跟著一起隨風起舞。這樣的破窗效應,開始讓我對寫作這件事情感到心累。
但我同時相信,把一些觀點或問題寫出來讓大家一起理性交流請教,是一件對寫作者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因此,我慢慢從臉書「搬家」,成為寫作平台上的「新移民」。
【關於Matters】
第一次接觸Matters,是在政大唸研究所時,我參加寫作營聽了張潔平老師的演講,才真正去了解Matters的寫作方式和運作模式。今年5月,台灣疫情爆發,因為太想出外旅行而開始著手寫了一點札記,也就是在Matters上的第一篇文章:《寮國札記》。
慢慢的,我繼續發布自己所關心的一些議題文章,找回了當初寫作的樂趣。在Matters感覺有好多志同道合的網友,互動率很高,而且看起來大部分都非常理性。因為自己也很喜歡看新創商業模式的Case,這樣的寫作模式對作者而言是非常友善的(自己的感受吧,哈!)。
身為在台灣生活的外國學生,除了認識腳下的這片土地,也因為這樣的寫作平台、寫作機會,更認識了自己的身分。尤其身在台灣這塊土地,激發了很多對社會人文的想像空間,可以反思馬來西亞或東南亞的議題及故事。
【關於自己】
既然這一篇文章的定位,比較像是和大家聊聊天、發發牢騷(但也可能沒人看),那就寫一寫關於自己的事情吧。
我來自馬來西亞。到台灣的世新大學唸傳播管理(更仔細的話,是一年新聞系,三年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唸政治大學政治系。雖然垮了不同領域,花了很多時間補進度,但這條路絕不是白走的路:我很滿意現在所學的一切!
若走出房門,我將會是個活躍於社交及戶外活動的熱血青年。曾經騎著腳踏車橫跨東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在沙巴的京那峇魯山(海拔4095公尺)攻頂兩次;一個人前往新加坡、馬來半島、泰國、寮國、越南背包旅行一個多月;到緬甸當志工半個月;曾參加合唱團,和朋友組成阿卡貝拉樂團參加比賽和表演;帶著相機拍了幾部紀錄片……
但若在房間內或咖啡廳,我將默默無言,拿起書本一頁一頁地翻;開啟電腦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挑一支適合當下心情的鋼筆在筆記本上不停書寫;看著書櫃思考人生的意義;看著房間裡還沒整理的衣服…….沒做出任何行動。
面對政治及社會議題,我冷酷且理性,批判性強烈;
面對人文及人際關係,我心軟且感性,願意傾聽而陪伴。
當然,以上是我的自我審視及期許。也許,我身邊不同的朋友群,對我有不一樣的解讀。這樣「多重」的人格,也是豐富而充實的一種體現。
【關於未來】
我會在這裡繼續寫作,請大家多多指教,多多拍手,多多餵食(笑)。
我會嘗試不同面向的寫作分享。不管是時事議題、旅行雜記、生活分享……但也不希望太發散。有希望我寫哪個方向的朋友,也歡迎留言告訴我!
我會好好把論文寫出來,好好畢業,然後應該會回到馬來西亞發展。即使這條路比較刻苦,但我希望生於斯、長於斯。
我會……當個有溫度的寫作者,待人以善,讓世界因爲我的小小意志而變得更好一點。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