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物語]面對「親共分子」,就是不管認不認識,都要鬥臭你
這個檔案的保存狀況不太好,所以很多地方已經遭到蟲蛀而毀損了。大致來說,這是有關一位旅居海外、以「韓素音」為筆名的知名女作家Rosalie Matilda Kuanghu Chou,在1969年欲赴菲律賓進行演講時,中華民國政府因「對匪鬥爭」的意識而進行的舉措。由於韓素音是以英文、法文在各國著名報刊上發表許多介紹赤色中國內部風情的作家,所以對處在冷戰局勢下的所謂「民主陣營」國家,能夠藉以認識閉鎖的中國,幫助甚大,因此很受西方矚目。但是這樣一來,就成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眼中,十分刺眼的人物。套句當時的說法,就是一種「為匪張目」的行徑。問題是韓素音從來沒有涉足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領土之中,所以臺灣當局只能徒呼負負。
1969年年底,傳聞韓素音即將訪問菲律賓,並在當地進行演講。事實上,她本來就與東南亞的淵源很深,兼之又有文名,因此赴菲之後一定會有相關的演講活動之類的。臺灣當局擋不住她,但又怕她的演說內容影響僑界,進而傳回臺灣,影響政府的統治。於是政府只能派人盯場,再在事後做些自我安慰的善後工作,例如說她只是「狂吠毛語、內容平凡」等等。老實說,這類的「對匪鬥爭」行為,在冷戰時期的兩岸對抗中並不少見,所以這個事件並不是重點。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官方對「韓素音」這個名字,幾乎都是寫做「韓素英」。雖然今天那位韓國影星한소영,也偶爾會被「韓素音」、「韓素英」不分啦,但她至少還是個韓國人,漢字變動還情有可原啊。作家「韓素音」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是用這三個中文字來當筆名的,可是臺灣官方卻還搞混。而即使對她的底細不夠清楚,「對匪鬥爭」的打擊仍要繼續,也可由此看出冷戰局勢之下,兩岸對抗的意識有多麼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