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婆仔的心事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關於孤獨

婆仔的心事
·
·

想做背囊客,又怕一個人上路,打開電話簿,翻來翻去找不到適合的人做旅伴,硬著頭皮打了電話給了我覺得被拒絕後也不會覺得受傷害的人。她們聽了我想去的地方,又是孭背囊,很快婉拒。我不太意外,好的,明白。

原來沒有人可做我的伴。縱然有心理準備,一個人的孤獨,剎那還是「膨」一聲擊下來,說沒受傷是騙人。

那時大學畢業不久,事隔多年,七日書關於孤獨的題目,以為已忘了的傷,倏地浮上來。原來一直藏在心底深處,深到以為已忘了。

一早知道旅行是對友誼的考驗。那時旁觀同學回來後述說旅途上吵架的情況,我不想拿友誼冒險,尤其自知是麻煩人,但同時又不想為了群體活動而過份逆自己性情。可以結伴旅遊的人,是我覺得有一定獨立,旅途上不介意有各自活動的時間;最好不是最深交,倘因旅途上有爭拗,甚至嚴重至斷交,傷害也承受得了。

中學時,女同學很喜歡相約一起去洗手間,我真不明白,在學校內有這需要嗎?然後你等我、我等你,我去完洗手間後她們仍在等,我受不了。

一個人,喜歡去哪就去哪,時間、節奏由自己決定,不用遷就誰。高小時已一個人去離島了,很早慣了孤獨。中學時已一個人看電影、去二樓書店。

長大後逐步醒悟,我有我的思考,令我不愛隨大隊,不隨大隊的後果是一個人。小時候,閱讀是我最大的伴,塑造我不怕一個人的個性吧。

年歲長了些,多了經歷,挖出自己的秘密:或許因我怕受傷,和人保持某個距離,能保護自己。相愛容易相處難,朋友之間也如是。我最珍視能坦言個人缺點和懼怕的朋友,這些朋友一年未必見一次面,平時主要靠whatsapp或signal問候,一旦見面認真聊,卻可完全打開心房。

因怕受傷而孤獨,有人說應找出怕受傷的原因,才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或許是真,但我軟弱,未有直視和療傷的勇氣。近年開始想象最無法應付的孤獨:年老衰弱後一個人臥床,無人探望……於是做運動的動力大了。

孤獨的負面含意較多,不過,孤獨能訓練獨處,培養自省的能力,逼一個人細意發掘和聆聽自己的內心,最終一個人自在、自得。獨處,是修煉


#七日書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