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豈几文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城南軼(藝)事- 【0Km 山物所】

豈几文
·
·

自從上次來了一趟中正區 "南昌街縱走" 的半日行程後,我覺得這種 "選定特定區域,鎖定特地目標" 之悠閒步行的行程走起來很舒服,也可以有想停就停的隨意,更常常會有不預期的驚喜,所以這次繼續探索台北市南邊,跨區到日式老宅雲集的大安區。


【0km 山物所】 是在 1949年,由當時的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現林業保育署)接管的總督府山林課,占地超過500坪的宿舍群,現由勤美集團經營。將日據時期木造町屋,以山林永續概念,重新打造成結合了精選好物、環境教育、主題策展等元素的全新山系園區。

在金山南路二段 203巷的這一段,兩邊都是林業保育署的宿舍群。門牌 28 號《Woodⁿ木的 N 次方》這邊目前是主題展館。其中山海圳國家綠道這個主題深深引起我的好奇心。


這個綠道的概念,是以多元運具的方式,徒步、騎單車、搭公車與遊艇, 從台南的台江走到台灣第一高峰玉山, 形成一條臺灣文化綠廊。這條綠道跨越了 2 個縣市(臺南市、嘉義縣)、 2 座水庫(烏山頭、曾文),以及 4 大河川(鹽水溪、曾文溪、高屏溪及濁水溪)流域,在人文環境上,穿越台江、西拉雅、鄒、布農族四大文化生活圈,成為具有代表臺灣地方生活、文化意象的國家級綠道,可說是「一條溯源風土的文化路徑」。

Source: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Topic/MSTW


當然,展區中少不了台灣各種植物的介紹,包括從果實的大小來判斷樹種、不同木材的紋理及應用、各種木材所散發的味道,有點植物博物館的感覺。


館內的空間個以植物為主題,有許多非常有意境的裝置藝術,每一處都可以跟這日式老宅如此完美的結合,又能以個別的氣質獨立展現營造出的氛圍,逛起來相當心曠神怡。


對面門牌 17、19、21 號內的老宅,主要就是精選商品的賣場。在這麼優雅的空間內,這些堆精緻的商品也很有氣質地在每個位置上呼應著環境中營造出的禪風,讓買賣的銅臭味似乎也聞不到了呢~



心滿意足的離開這裡,穿過師大的校園,要前往下一個點的途中,赫然發現一座有稜有角的巨大現代建築藏身於巷弄間,仔細一看原來是師大美術館。可惜並未開放,下次再找時間來解鎖。

師大美術館


就在醉心於這一帶厲害的建築如此臥虎藏龍的狀況下,我們不知不覺走錯了路。走著走著又發現一處名為【敦煌畫廊】的茶室,即使我們不懂茶,也值得為這非常有韻味的老宅佇足片刻,拍下幾張照片。

敦煌畫廊
敦煌畫廊
敦煌畫廊


至於我們走錯了路,會有甚麼意外的發現呢 ? 請靜待下篇分曉。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