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林峽谷—哈薩克邊境的孑遺森林

廖珮岑
·
·
IPFS
·

幾個鐵柵欄圍起的墓碑,幾棟小建築群。中亞的伊斯蘭習俗通常會在村子出入口建墓園,看到墓園時,我就知道下一個村子到了。春賈 (Chundzha, Шонжы),哈薩克東南方的維吾爾區域(Uygur District, Ұйғыр ауданы),與中國新疆接壤的邊境地帶。低矮的蘇聯式傳統建築,外加懸在房屋之間的煤氣管線,路牌除了俄文和哈薩克語,多了一行維吾爾語。此地是泡溫泉的渡假勝地,可惜這趟並不是為了溫泉。

穿越市區後,繼續向西行。這裡除了是國與國的邊界,在氣候上也是混合型的半乾旱氣候區。行經溫帶草原和沙漠,最終來到查林國家公園 (Sharyn National Park, Шарын ұлттық табиғи паркі)。大部分的旅客都是為了一覽媲美美國大峽谷景致的查林峽谷 (Sharyn Canyon)而來,尤其是峽谷中間最為狹窄的地帶。腳下最古老的地層是距今4億年前奧陶紀的花崗岩,石炭紀 (3億年前)的岩漿嵌入其中,直到第四紀 (260萬年前)以來風的侵蝕及太陽的長期照射,使峽谷呈現紅色調,有各式尖塔造型,因此得名城堡谷 (Red canyon/ Valley of Castles)。

眼前的視野從原本廣闊無垠的草原變成一片森林,林中有一棟達恰 (Dacha, дача),蘇聯時代建置的鄉間別墅,後來更成為哈薩克總統的度假小屋。森林景緻在台灣可謂是我最熟悉也最喜歡的景色;但若是以大片沙漠和草原為主的哈薩克來說,便是極少數的特例。對於前幾天才在北邊Altyn-Emel國家公園的沙漠和草原賞鳥的我來說,得知不遠處有一片綠洲森林,便多安排一天的行程,期望能欣賞中亞森林型的鳥類。

發源於阿拉套山脈 (Alatau)的查林河 (Sharyn river)貫穿整片森林及峽谷,最終匯入伊犁河 (Ili river)。事實上,Sharyn一詞來自維吾爾語,意思是梣樹 (ash tree)。「如果以哈薩克語來解釋的話,意思是斷崖。」整段路途幾乎沒說話的嚮導V突然開始解釋。結合兩種語言,Sharyn river意思是「切穿峽谷和梣樹森林的河」。

查林梣樹森林 (Sharyn ash tree grove)

說到台灣的梣屬 (Fraxinus)樹種,我最初想到的是光蠟樹 (白雞油)。而查林峽谷中的主要樹種Sogdian ash (Fraxinus Sogdiana Bunge),是一種距今6600萬年前第三紀(Tertiary)時期,廣泛分布在中亞地區的梣屬樹種,新疆地區稱為天山梣。除了天山梣,這片森林也有柳屬 (Salix)和楊屬(Populus)等樹種。

我揹著相機和望遠鏡往森林走去,踏著滿地落葉,發出「雌嚓雌嚓」的聲響。已經離開台灣快滿兩個月的我,居然有一股安心的感覺,直到聽到一陣微小細碎又尖銳的山雀鳴唱。眼前的灌木叢上出現一群銀喉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audatus)。其實以世界分布來說,小傢伙非常普遍,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成體呈現黑白兩色,雪白的臉,配上小巧的黑嘴巴和渾圓黑眼睛,是一種我一直想親眼見證的可愛鳥種,只是我沒想到居然是在哈薩克就讓我見著。

銀喉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audatus)

根據地質調查,在距今2300萬至260萬年前的中新世至上新世時期,此地是一處巨大湖泊,當時湖泊周圍皆為大片森林。板塊擠壓使天山山脈和阿拉套山脈持續增長,湖泊逐漸乾涸,河流侵蝕加劇,漸漸形成深達300公尺的峽谷。而當時湖泊周圍的森林則限縮在峽谷溪流的兩側,形成帶狀的史前綠洲。經歷第四紀冰河期,Sogdian ash遺留了下來,成為當今的孑遺物種 (Relict species)。查林梣樹森林 (Sharyn ash tree grove)也是現今中亞最大且唯一的Sogdian ash森林。

我已經在森林內走了將近四個小時,許多山雀和鶇科鳥類在樹冠層飛舞跳躍,抬頭望著他們逆光的黑色身影,一邊拿著圖鑑對照。「兜兜兜——兜兜兜兜兜。」彷彿反射神經抽動,我立刻放下手邊正在進行的作業,著魔似地追尋聲音的源頭。我知道這必定是某種啄木鳥的聲音,啄木鳥在鳥類中,是我情有獨鍾的類群,早在來到哈薩克之前我就一直期待哪天能巧遇中亞的啄木鳥。果不其然,一隻白翅啄木 (Dendrocopos leucopterus)母鳥正環繞著樹幹覓食,這種啄木鳥僅分布於中亞南部,在哈薩克也只有少數幾個南方森林地帶,而我望著牠將近半個小時之久。

白翅啄木 (Dendrocopos leucopterus)

走出森林,嚮導已經等候多時。我們沿著公路前往阿拉木圖 (Almaty),我回頭望著查林峽谷,第一次完整看到整片壯闊紅黃土壁下,唯一的一片綠洲。

查林峽谷最開闊的區域及查林河邊的綠洲
峽谷中的綠洲 (Kerimbay, Janaleyeva & Kerimbay, 2020)

本篇文章刊登於上下游副刊 《孑遺森林在哈薩克邊境》

參考文獻:Kerimbay, B. S., Janaleyeva, K. M., & Kerimbay, N. N. (2020). Tourist and recreational potential of landscapes of the specially protected natural area of Sharyn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Geojournal of Tourism and Geosites,28(1):67-79.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廖珮岑森林地理雙碩士,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和鍾肇政報導文學獎。從鷹獵文化切入,在蒙古和中亞流浪一段時間後,對遊牧文化產生濃厚興趣。持續記錄圍繞台灣猛禽的各種保育議題。文章散見轉角國際、野灣人文保育專欄、上下游副刊等。peiliao1120[@]gmai.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吉爾吉斯
4 篇作品

《草原上的阿蒂庫》:穿梭中亞國界的「馬背叼羊」與貿易女商(影評幕後)

棲架與生態農業實作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