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地塵土不傷你分毫,渣卻令人痛徹心扉》

沒有煩惱
·
(修改过)
·
IPFS
·
轉身不心痛,這場遊戲,我們還能怎麼玩?


那天,在我點一杯咖啡的時間,一旁的女大學生們大概是剛下課,又或者是她們下午沒課的悠閒時光。她們一邊滑著手機,一邊哀怨著:「現在根本沒有優質的男生了啦!」「某某某簡直是渣男欸⋯⋯」語氣裡有一種習以為常的失望。我一邊聽著,一邊覺得,這些簡直都是同個劇本,換版本而已嘛。這是我們的預設立場嗎?

「怎麼挑都錯」,這才是最奇怪的事。你們有發現嗎?這不是在批評男性素質,也不是在說女生眼睛長在頭上。我的意思是,大家明明都有選擇權,卻又好像都不是真的能自由選擇。忽然腦中閃過一個畫面,竟然滿滿的問號泡泡湧了上來……

我開始往動物的世界去想。正常情況下,母猴會選擇猴王;誰不想跟最優秀的呢?猴王有一群母猴,獅王也一樣。那樣的機制下,渣根本沒機會生存。雌性物種在族群裡可以依靠環境自然篩選,省去了選擇障礙,以及選錯後反覆受挫的對比。

而一對一配對的動物,就沒有「最強者」可以挑了。只能從一些「看得見的條件」來做選擇——毛色艷不艷、叫聲特不特別、會不會跳舞、身體會不會發光之類的表現特質。這下好啦,選了一個毛色最美、姿態最吸引的對象,結果配完種,對方立即消失不見。這要怎麼說?來怪牠渣嗎?

那麼人類呢?我們是獨特的,我們能思考,也有能力做出調整與改善。當前現代女性面對的是選不到「猴王」的機會,男生也壓根不想當什麼供應者。當我們從「挑最優的」轉變成「只能挑別人沒挑的」,那種對『獨特性』的渴望反而讓標準變得模糊:該挑顧家的?溫柔的?幽默的?而男性的市場呢?不必以「能力最強」為唯一指標。不會聊天、不懂儀式感……成了被嫌棄的理由,還不能太黏、太冷、太自我。

喔~~一切也太混亂了吧!

我們既為人類,理應是最有思考能力的物種。但我們卻在制度裡,失去了像猴族、獅族那樣清楚明瞭的選擇權與階層機制;反而擷取了一對一配對制度裡最矛盾的部分——有限選擇、模糊標準、責任不對等,這根本就是供需失衡與制度性錯位的結果,卻又硬生生地當成文明的象徵。

哇~~我們還是最有智慧的人類嗎?

或者,我們其實從沒想清楚,只是依循著動物的本能在試著配對,受文化制度的影響。錯的從不是你我,但受傷的卻是你我。

這些「渣」、這些錯配與幻滅,是不是早就該讓你、我想一想……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