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二天|公園
住家周圍靜靜地簇擁著三座大型公園,像是城市喧囂中遺留的一片綠洲。週末時分,我總習慣捧著一杯熱騰騰的黑咖啡或溫潤的拿鐵,獨自徜徉在這些熟悉的林蔭小徑間,腳步悠然,每次的散步少則四十分鐘,多則一個小時,彷彿時間也隨著腳步變得緩慢柔和。
行走間,思緒如風般飄動,常常會在腦海裡琢磨著自己的投資決策是否合理。比如近期面對川普再提關稅的陰影,我便猶豫著:究竟該先行賣出,靜觀市場波動過後再重新進場,還是無視這些短線情緒波動,以更宏觀的時間尺度來看待眼前的紛擾?這些思索,有時清晰,有時混沌,卻也成了我與自己對話的契機。
偶爾,思緒會從市場轉向更深的層面。當生活不再為錢奔波,也不再有非達不可的目標,生命的意義究竟剩下些什麼?這樣的提問,並非出自絕望,反而是一種溫柔而積極的反省——檢視自己近期的生活,是不是仍舊帶著一點光亮與熱度。
這讓我想起最近流行的一句政治梗:「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表面是一句玩笑話,卻藏著頗深的哲思——當物質的追求無法填補內在的空虛,人便需要轉向精神的寄託。正如亞里斯多德或孔子所言,音樂能夠陶冶靈魂。而對我而言,那片靈魂的桃花源,或許藏在看不完的漫畫、小說與動畫中。想想還有這麼多有趣的劇情尚未展開,怎麼能輕易離開這座人生的舞台呢?
除了沉浸在思緒的長河,我也喜歡觀察公園裡其他人的日常。看著他們運動時的姿態與自己有何不同,觀察那些遛狗的人們牽著的是哪一種犬種,注意帶著孩子的父母是投入地陪伴著,還是任由他們自由玩耍。這些細微的畫面,在眼中逐一流轉,如一幅幅靜默的生活剪影。我也會駐足於那些靜靜盛放的花草之間,或者追逐著一隻偶然入眼的昆蟲。有時還會發現幾種從未見過的植物或生物,彷彿自然世界總願意為留心的人開啟一扇秘密之門。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散步的時光裡,竟也變得充實而富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