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我說話像河流》

三好咪
·
·
IPFS
·
口吃男孩無法好好說話,因為怕被嘲笑,他總是很怕上台。這天,他又因為說話不順被笑了,爸爸為了安慰他,帶他去河邊,爸爸說:「你說話像河流」。看著河流,男孩突然有了領悟,他不再害怕說話了。共讀後,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解讀,也能聽聽孩子的看法喔!

每天早晨醒來,有許多字的聲音圍繞在我四周,像是松樹、烏鴉和月亮,而我卻沒有辦法將它們說出來。ㄙ……松樹在我嘴裡生根,纏住我的舌頭;ㄨ……烏鴉卡在我喉嚨深處;ㄩ……月亮在我嘴唇施魔法,我只能發出咕噥聲,每天早晨醒來,這些字都卡在我喉嚨裡,我安靜得像塊石頭。
在學校裡,我躲在教室最後一排,希望自己不用開口說話,萬一老師問我問題,全班同學都會轉頭看我,他們看不見我嘴唇伸出來的松樹,聽不見我喉嚨裡的烏鴉叫,也沒注意我嘴裡的月亮的耀眼光芒,他們只聽見我說話的聲音跟他們不一樣,只看見我臉上的怪表情和恐懼,早晨的那些字塞滿我的嘴,我無法正常說話。
上午總是特別難熬,今天尤其煎熬,我的話卡得更嚴重了。老師要我們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每個人都要,今天輪到我了,可是我沒辦法正常說話。我好想回家。
爸爸到學校接我,上車後他說:「今天只是說話不順而已,我們去個安靜的地方吧!」我們來到河邊,安安靜靜待在那裡,感覺真好。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回想早上在教室發生的事,一雙雙眼睛看著我嘴唇歪斜扭曲,還有一張張唧唧咯咯、哈哈大笑的嘴。
我心裡颳起暴風,雙眼滿是雨水。爸爸看見我很難過,他摟著我,指著河流說:「看見水怎麼流動嗎?你說話就像那樣。」
水花四濺、翻滾奔騰、急流迴旋、拍打沖擊,爸爸說,我說話,像河流。我要記住這句話,不再哭泣,不再害怕說話。當圍繞在我四周的字很難說出來時,我就會想起湍急的河流,還有遠處平坦的河面,那裡的河水平順安穩、波光粼粼。這是我嘴巴的動作,我說話的方式,就算是河流也會結巴,像我一樣。
早晨醒來,有許多字的聲音圍繞在我四周,我到學校,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我談起那條河,還有,我說話,像河流。
(以上為故事簡介,取自繪本內文)

文/喬丹.史考特;圖/席尼.史密斯;翻譯/劉清彥;拾光工作室出版。「我說話像河流」是一句很詩意的讚美,配上奔騰氣勢的河流,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的作者是加拿大詩人喬丹.史考特,在他小時候曾深受口吃的困擾,本書即是根據其自身經驗而寫的作品,讀來格外揪心、感動。咪咪很喜歡他用松樹、烏鴉和月光的意象來塞滿他的嘴巴、困住他的舌頭、對他的嘴唇施魔法,因為對沒有說話困擾的我們來說,其實很難體會開不了口、說不出話的感受,如此寫法稍微具象亦稍微美化了這項困難。

咪咪曾檢討自己,稱「美化別人的困難」是不是有道德瑕疵,後來看到作者這樣寫,就釋懷了。是啊,當必須長期與一些不方便共存時,好與不好總也會交織並存的,不是嗎?

本書的大部分圖畫都是粗線條,物體的輪廓自然暈染,模模糊糊,沒有太多細節,看起來像一坨坨的色塊,雖然有些人物角色沒畫五官,仍可以從角色的背影姿態和畫面的顏色知道他們的情緒,咪咪認為這是一個圖文合奏的絕佳證明,在文字的鋪陳下,用不著仔細畫出眉眼鼻唇,讀者也能與他們的心情同步。

繪者筆下的河流有好多種畫法,有時顏色較為飽和,藍白顏料濃厚堆疊,勾勒出河水急流磅礡氣勢;有時大片多色混合,陽光下的藍綠色河面,波光粼粼;有時是類似水墨畫的暈染,淡淡的水色,平靜而遼闊,河原來有這麼多的面貌。然而,不管河水現在流得如何,它都一定向前奔流到大海,抵達終點。跟河流一樣,這是多棒的同理和接納呀!圖畫讓文字裡的河真的「流」動了起來,而且生動地流出各種型態,咪咪更欣賞的是圖畫讓主角在河裡游泳,不管在故事的時空裡,他到底有沒有真的游,但畫面裡的他游得多好、多投入!這是圖超越了文的部分,把主角那份內心的接受、釋懷和超越表現得不卑不亢。

咪咪現在正再次挑戰學游泳。看到他游得如此自在的這一幕,突然理解了「游泳」代表著他可以駕馭河流(口吃)的心態和勇氣。

這書來我們家有兩年了,先前好好並不喜歡這本書,幾乎不曾主動拿起來看,可是最近他突然自己拿來讀了,興起我想跟他好好深讀這本書的念頭。
「好好,你讀完這本書有什麼感覺?」
「沒什麼感覺。」
「是喔!我記得你之前不是不喜歡這本嗎?那你怎麼突然拿這本來看了?」
「對,我不喜歡。那天是因為它掉到地上,我才拿起來看的。」
「喔,那你為什麼不喜歡這本書?」
「因為很無聊,裡面一直重覆。」
「那是因為他像詩呀!詩都會有重覆的地方,歌也是,歌是不是也會一直重覆?」「嗯,但我就是不喜歡。」
媽馬還以為好好轉性了,開始有點喜歡這本書了,沒想到還是一樣不喜歡。那就讓他不喜歡吧!不必要他跟我一樣,媽馬自己喜歡就好。

「好好,這句『我心裡颳起暴風,雙眼滿是雨水。』是什麼意思?」
「他心裡覺得『呼~』然後他在哭。」好好邊「呼」邊用手比著龍捲風的螺旋
「喔你蠻厲害的!都懂耶!」
「媽馬,他們都在笑他!他們好壞!太可惡了!」
「咦?你最近好像常常在說這種嘲笑別人的人很壞耶!前幾天我們看的⋯⋯也是,是哪一本啊?」
「⋯⋯是《貓的事務所》啦!」
「對啦!你覺得他們為什麼笑他?他們在笑什麼?」
「笑他講話不順。」
「嗯,所以那些人通常是笑跟他不一樣的人,可是⋯⋯」
「不一樣就不一樣,有怎樣嗎?」
「你說的沒錯!你們班上有這樣的人嗎?」
「沒有耶!」
「那就好。」
媽馬不知道好好是怎麼長出這些正義感的,媽馬知道有時候正義感在團體裡可能會為自己帶來傷害,我會為他擔心,但我還是會為他的正義感感到驕傲。

「最後一個問題,他看完河流之後,回到學校就能上台講話了。你覺得這條河給了他什麼?或是他看完河流有什麼感覺?」
「媽馬,我不懂你的問題。」
「就像你以前會有害羞病,但自從上次表演時,你當了小隊長之後,你說你就把害羞丟到外太空了。在那之後你上台講話、當隊長就不會害羞了對嗎?所以你的心裡做了『把害羞丟出去』這件事,才開始改變。那他呢?他看完河流之後心裡有做什麼事嗎?」
「⋯⋯嗯就是知道他說話像河流吧!」
「怎麼個像法?」
「水花四濺、拍打衝擊那些吧!」
「河流有時快、有時慢、有時濺水花,有時迴旋⋯⋯就像口吃的人一樣說話有時卡卡、有時很順、有時大聲、有時是怪聲⋯⋯他覺得自己跟河流一樣。但是無論如何河都會流向大海,所以他想說的,最後一定也能講出來。」
「我覺得他就是一邊看著河流,一邊想著這些事,所以他不怕了,才講出來的。」媽馬補充說明
媽馬知道這本書比較難懂,我希望能讓好好稍微多體會一點主角的感受,所以刻意把好好本身很重要的轉捩點經驗拿出來類比,讓好好知道這條河多麼重要,還有主角是如何把外在景物與自身想法連結,包括如何解釋及如何得到啟發。

本週,咪咪參加了一個講座,剛好介紹到《我說話像河流》,講座的老師特別帶領大家讀圖,告訴我們一些圖像的細節和含義,繪者用了哪些方法講故事,我也想讓好好試試這些新的讀法,所以就跟他分享了其中一兩個讀圖技巧。

能從「太陽」看出主角的心情。第一張是剛到河邊,天陰陰的;第二張是有了爸爸陪伴,太陽露臉;第三張是回想起被嘲笑的畫面,太陽又被烏雲籠罩。

媽馬帶著好好再過一次主角的心情,請他注意著太陽的變化,其實帶到第二個畫面,好好就懂了,他幾乎可以自己完成後面幾幅圖的解讀。
「你不錯喔!你知道他的心情跟太陽的秘密了。這樣有讓你變得比較喜歡這本書嗎?」
「有喔!我現在比較懂了,所以喜歡有多一點。」
雖然平常共讀時,媽馬偶爾會偷偷埋入一些技巧或解讀的角度,但是大多我還是盡量讓好好接觸繪本故事原來的樣貌,不會講太多的分析給他聽,因為想讓他保有六歲的眼睛和心。但經過這次,我發現原來好好是會因為看懂了,所以更喜歡的。


親子共讀小技巧:給予孩子分析工具

咪咪有時候會參加繪本相關的講座,學到一些讀繪本的方法,我常感覺當我瞭解越多繪本的細節,就越喜歡這本書。其實不只是繪本,接觸其他人事物也一樣,越多的理解,通常能帶來越多的欣賞。
跟孩子共讀繪本時可以試著多透露、多分享一些大人自己的分析與觀點,即使孩子不會全懂,但他會因為自己多懂了一些,更有成就感一點,更喜愛故事一點。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三好咪我是咪咪,育有三貓和一子,人類的那位小名好好,他是我親子共讀的起點,從六個月大到現在。因為愛,我們讀;因為讀,我們愛。喜愛繪本,想留下我們親子共讀和生活共筆的記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親子共讀《我的下雨天》

親子共讀《點和線大變身》

親子共讀《河馬波波屁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