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eifert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高績效心智: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 | 書評

Seifert
·
·

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

高績效心智

《高績效心智: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以下簡稱『高績效心智』),原文書名為"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作者是Morten T. Hansen;中文譯者為廖月娟。2018年5月31日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8年7月17日一版4刷。

本書翻譯者請到廖月娟女士。廖女士除了本身即比較文學碩士出身,其譯作也多為經典暢銷、甚至是「重量級」著作,諸如:《賈伯斯傳》("Steve Jobs"《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作者Thomas L. Friedman最新力作)等。能夠請到著名翻譯家出手的作品,首先就值得注意。

我觀察好書與否的另一個指標,就是「推薦序」的作者。如果有「南方朔」寫的推薦序,基本上我都先預設為好書。這本《高績效心智》在推薦序中有「洪雪珍」女士,也讓我有興趣。不過本篇主題是在評論書籍本身,對於南方朔先生與洪雪珍女士二位的敬仰還是留待他日再談。

西方成功學、心裡學、社會學、或社會科學類科普類著作,偏好舉用大量實例。或許因我早年立志向學術界發展,所以對內容中的舉例、實驗、案件甚為重視。一書或文章所陳,若想不淪為「自吹自擂」、同義反覆的「套套邏輯」(Tautology),勢必要旁徵博引以證。西方作者大體上遵循自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以來的傳統,多會在主張之後多持例證,附加註解。但是例證也有水準層次高低之分:最高一層同時也最好的,是作者親自進行的第一手實驗調查紀錄或結果,然後是其他學者發表在權威期刊或學術會議的論文,接著是專書內容、官方文獻紀錄等等。

近年來在成功學或自我實現領域書市,吹起探討如何塑造「恆心毅力」、去除「壞習慣」建立「好習慣」風潮。這類著作通常引用二手資料、甚至只於文中描述而不細陳出處。有時雖然是作者親身體悟,可是僅限於自己就人生際遇偶有心領神會,難為通論。《高績效心智》的優點,在於其完全基於作者親自主持的大規模調查研究結果,擁有堅實的數據及第一手實證資料相佐。該研究深度訪談了126位專業人士、找了300人進行先導研究、最後共計5000名經理人和員工被該研究涵蓋。透過專業心理學及統計學,只為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有些人做得更少,但是總能做得更好?」作者還把自己的研究方法細節、引用的文獻全都附在書末。本書產生自嚴謹學術研究和多篇論文,卻又能寫得引人入勝,並且給予充分易懂的實踐指導,非常難得(譯者同樣功不可沒)。

經過調查研究,作者發現「一個結論」和「七大方法」。一個結論為:工作績效愈高,生活品質愈高。但是本書所謂的「績效」絕對不是「加班加得多」、「完成的業務或待辦事項一天多過一天」。其次,七大方法—也就是「七種高績效心智」—分別為:

  1. 雙重專注:先專注整理且篩選出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即Stephen Richards Covey在《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所說的『要事第一』),然後再全心專注去做。這裡我推薦各位可以去《精要主義:如何應對擁擠不堪的工作與生活》"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這本書,裡頭對於如何「少,但是更好」作了很好的說明與指引。
  2. 重新設計工作:這部分作者指出「何謂『更有價值』?」,並且讀者跳脫平日例行方式,重新省視自己工作的流程;思考如何能夠「夠好」、「更迅速」、「更省錢」(但是不會降低產出的品質或水準)。
  3. 學習迴圈:找到新的、更佳的工作模式,意味著需要「逐漸適應」或「學習新技能」(也許兩者同時都要)。此處與近年許多書一樣:強調不要陷於「一萬小時迷思」,而應把握「刻意練習」的作法。(我與作者同樣推薦各位閱讀《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以下簡稱『刻意練習』)重點不在「重複」,而是在「快速且有意識地檢討每次的改進與學習情況」,最短甚至只要每天15分鐘就好。不停地「檢討」比「不停」更重要
  4. 結合熱情與使命: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但只有說服自己、讓自己覺得所作所為對人有益、對社會團體具有幫助,繼而喚起一種「使命感」,才能夠自發性地不斷希望自己更好。不過我對這部分有一些批評,會在後面提到。
  5. 培養能說服他人的「巧毅力」(smart grit):要點有四:(1)多從對方角度思考、(2)勇於出擊或者懂得讓步、(3)知道如何拉攏他人、(4)盡量不要一個人蠻幹,要會結合眾人之力。這裡作者再一次強調:要讓人心悅誠服地做事,就得讓他們「使命感」的感召。
  6. 允許內部爭辯,但最後一定讓團對團隊合作: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充分提出意見」也能「理解他人的意見」。爭執(甚至像是吵架的爭執)應該要被允許,可是決定了就要全體支持、一起全力以赴。
  7. 掌握協做要領:此處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念:「協做(或者團隊合作)不是愈多愈好」,要「重質不重量」。有些事情的確應該集思廣益、召集各類專家好手,但是有些事情卻是一個人或少數人做就好。判斷關鍵於:「是否具有共同利益」、「內容具體」、「可衡量」(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能夠量化』)、以及「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以上是本書的精要重點。同樣地,雖然我非常推薦《高績效心智》,但由於是書評,所以重點整理點到為止、旨在讓未讀過的人能有基本認識。其他內容仍待讀者親自閱覽。

對於本書,我的評價雖然高,仍有些不同的觀點甚至期待讀者能夠注意的地方。主要分為二點:

一、對於如何從「沒有使命感」到「充滿使命感」仍欠缺足夠說明:

這是我認為最大的問題。作者認為讓自己或團隊成員找到「熱情」與「使命感」是必要的,甚至只有「知道為何而為」才能夠激勵進步的動力。但是:

如果工作就是一坨狗屎,要怎麼找到使命感?

作者以一位加拿大魁北克五星級飯店聖安東尼酒店的禮賓員為例:指出她因為對工作充滿使命感、不認為接待或介紹餐廳景點只是小事雜事,最終獲得肯定與晉升。然而,有太多情況是:我們被迫做了很多毫無幫助、甚至明明知道是錯誤的瑣事,建議上司長官都完全無用(且前後都持續有人提出)。更直白一點說:你要那些在路口舉房屋廣告牌、被迫下海做八大行業的人,如何找到使命感?找到什麼使命感?

以我個人來講:在擔任研究助理時,發現並知道自己單位受其他國家機關委託寫的報告,幾乎都只是網路資料拼拼湊湊,甚至有些資料以學術論文標準來講根本不可以引用(如:廠商的官方網站對自己產品的介紹);花最多時間不是研究,反是修改排版格式與找錯字。後來又到一個財團法人任職,發現經年累月的報告與檔案全部都是PDF檔,人們上傳就當沒事了,也不統一後分類歸整;明明可以用數位憑證,卻還是要求全部使用紙本(每個辦公室大部分的櫥櫃空間都被積累的紙本報告佔去)。無論我怎麼提建議、做了多精美的簡報投影分析都沒屁用。原因在於:我在單位資歷太淺(董事長親口跟我說)。

這種個人成長、提高績效的書,每每講到「熱情」、「使命感」最容易「打高空」。作者們通常都只能或也許只願舉出能證明其主張的例子,但卻忽略了人類與「人生」的多樣性、甚至是可能有多麼「悲慘」。誰不想做自己喜歡、充滿熱情、極具使命感的工作?可是當處於所謂的社會底層、只能苟且到個人與家庭「溫飽而已」,到底還有什麼可以燃起熱情與使命感?作者提出六個有關「找出使命感」的面向,但是該章卻也是我認為可操作性最低的一章。

簡言之,我認為本書沒有清楚說明:如何從「毫無熱情轉變到有熱情?」、「如何從完全找不到使命感轉變到找到使命感?」

二、強調用困難來磨練能力,但沒說什麼時候該放棄:

在〈學習迴圈〉一章中,作者建議的第五種策略是「用困難來磨練能力」,因為研究發現:

實驗精神與卓越表現之間,有強烈關連;願意冒險,能夠容忍短期失敗的人,日後往往有優異表現。

這一點不容否認。在《刻意練習》中作者也指出:比自己已經掌握的程度再往上「刻意」提高一點難度,找出成長的空間有助於進步。但是這個空間的拿捏很重要;如果太簡單則練習與進步不顯著、太困難則可能造成太大的挫敗感。

挫敗感,以及其所可能造成的沮喪,其實是一個值得重視議題。心理學上有所謂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即:當(原先是從動物實驗發現)不斷嘗試某方法卻一再失敗,無論實際歸因如何,部分人會陷入一種「反正不會成功,乾脆不要做算了」的狀況。換句話說:學會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棄或找別的出路,也很重要。但是本書在這部分付之闕如。

結論

實際上,在心理學的調查與量化研究中,關於何謂「熱情」、「使命感」、乃至於對態度或感受的評分,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爭議且相當困難。關鍵在於: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絕對主觀的,很難說給出的評分相同就一定是感覺相同。這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心理學、乃至幾乎整個社會科學領域都偏向只相信或只做可以用科學方法「測量」的「行為主義」,一直到1960年代末期,認知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新自由主義等觀念依靠新的科技儀器、新的觀察結果才改變局面。

作者能夠主持協調完成這項前無古人的龐大心理學調查研究計畫,已相當了不起。在學院派寫作之外,Morten T. Hansen還能與《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Good to Great: Why Some Companies Make the Leap... and Others Don’t"作者Jim Collins從2002年開始合作,花了九年時間共同撰寫《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如何在不確定、動盪不安環境中,依舊表現卓越?》("Great by Choice:Uncertainty, Chaos, and Luck-Why Some Thrive Despite Them All",又將龐雜深奧的研究成果精要寫成本書,足堪為該類書籍的代表。我對於書中的挑剔,很可能是心理學研究(暫時)無可避免的缺陷。期望在未來能夠看到對「測度人心」更具代表性、更能準確的方法。

我誠摯推薦《高績效心智》給各位。願好書陪伴你我一起成長。


書籍資訊:

《高績效心智: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

"Great at Work: How Top Performers Do Less, Work Better, and Achieve More"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