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概論03人─人模式:信徒能和神靈談條件嗎?
在宗教學看來,信徒和的信仰物件,也就是「超餘」之間有兩種互動模式:一種是「人─神模式」,另一種是「人─人模式」。在「人─神模式」中,信徒以一種「無條件信賴」神明的方式和超餘相處;而在「人─人模式」中,信徒更多的是以一種「人與人」之間以「利益交換」的方式對待超餘。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對於「人─人模式」的宗教現象要熟悉得多,比如燒香拜佛、許願還願,都屬於這種類型。你可能聽過一句古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寫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佛教的興盛。南朝的皇帝幾乎個個信佛,其中最虔誠的要數梁武帝蕭衍。他對佛教熱衷到什麼程度呢?修寺蓋廟都是家常便飯了,最誇張的是,他甚至好幾次把「自己」都施捨給了寺廟。梁武帝對佛教付出了這麼多,卻被達摩祖師的一句話打臉了。梁武帝見到達摩祖師,問道:「我為佛教做了這麼多,有何功德?」達摩回答了他四個字:「實無功德」。意思是,一點功德都沒有。梁武帝因此大受打擊。
梁武帝的這種心態其實很有代表性。有人吃齋念佛、獻祭敬拜,就認為自己比那些臨時抱佛腳、燒香許願的人要更虔誠。但就像梁武帝一樣,很可能都會被達摩祖師說一句「實無功德」。
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所謂的「人─人模式」的宗教活動。“人─人模式」的本質就「交換」。梁武帝以修寺蓋廟自誇,是認為能用這些作為換來成佛或者福報。吃齋念佛和燒香許願的人,也都是有所求,想用自己的行為去交換罷了。
在「人─神模式」中,信徒對待超餘的方式是叫「信仰」,實質是無條件的信賴。在「人─人模式」裡,信徒對待超餘的方式,叫做「迷信」,這是個中性詞,說的是一種「有條件」的信賴。換言之,信徒要和神靈講條件,用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邏輯來處理宗教問題。
可別看不起這種做法。實際上,比起那種「不講道理」的無條件信仰,和神靈做交易才是歷史更悠久、受眾更廣泛的宗教形式。這是因為「交換」才是人類更熟悉、更容易理解的交往邏輯。
人類社會建立在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分工合作背後,就是一種交換邏輯:我負責狩獵,你負責採集;或者我負責生產,你負責安全。「合作」實際上就是交換彼此的勞動成果。在漫長的歷史中,交換邏輯深入到人類的行為和心理中。對於這個邏輯,我們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我付出了A,就有理由相信可以得到B。
從這個交換邏輯出發,「人─人模式」下的宗教現象其實還能拆分得更細。你看,人和人打交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待陌生人,一種是對待熟人。在宗教的「人─人模式」裡,也存在這兩種類型。
首先,在「陌生人模式」中,就是簡單的「以物換物」、或者是「以錢換物」。典型的例子是羅馬天主教發行的贖罪券。中世紀時,羅馬教會發行過一種贖罪券,根據出錢多少,赦免不同罪過。例如:花6個金幣購買的贖罪券,就能赦免通姦罪;花8個金幣購買的贖罪券,就能赦免殺人罪。人們燒香拜神、奉上香火或者祭品,希望得到保佑,也是類似的道理。
從這種現實的交換邏輯出發,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人獲得心理上的確定性,這是宗教的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比如出海航行這件事,不確定性極高,風險極大,世界各地生活在海邊的族群,都有祭拜當地海神的記錄。這種祭拜就好像是和神靈簽了個合同,我給了你祭品,你就該保佑我。這個「合同」讓人在面對世間萬物時,內心有一定的倚靠。這種邏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容易接受。所以我們看到,在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時代,這種模式都很容易在人群中以很低的成本迅速傳播。
另一種則是人類更熟悉的「熟人模式」的交換,比起陌生人模式,這種模式在心理預期的穩定性上又更進了一步。所謂熟人,就是那些和我們有著穩定人際關係的人,比如親人、比如鄰裡鄉親。宗教中的熟人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受基督教的影響,成立了拜上帝會,並且改造了基督教的教義,把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改造成了「我愛我家」,成員包括天父上帝、天兄耶穌和上帝的小兒子洪秀全。這樣一來,太平天國的信徒相當於是追隨上帝的小兒子一起幹事業,他的信心自然就增強了很多。再比如比較原始的「圖騰」崇拜,典型表現是把某種動物看作是自己部落的祖先。「圖騰」這個詞來自于印第安語,原義就是「他的親族」。這種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熟人之間的情感交換。信徒用對待熟人和親人的方式對待崇拜物件,用情感紐帶去獲取意義:我和某個偉大的存在緊密相連,作為家人,它會在這個充滿不測風雲的世界中保佑我。
但是,不管是生人、熟人,只要是從這種交換邏輯出發,裡面就都隱藏著一個重大缺陷。具體來說,就是「人─人模式」下的意義生產,很容易變得不穩定和碎片化。
先說不穩定。不穩定的源頭在於,這種做法其實把信徒崇拜的物件給「降級」了。於是,宗教活動就從一種超越世俗的意義追求,變成了一個利益交換的日常事件。然而,凡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東西,也會隨著利益的得失而變化。一旦沒了利益,信徒的信仰也就動搖了,宗教的意義供給也就失靈了。
第二個問題是碎片化。在「人─人模式」中,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主動權落到了人的手裡。
舉例來說: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做陶器的,小兒子是做雨傘的。於是,下雨的時候,老太太擔心大兒子的陶器沒法晾乾;而天氣放晴的時候,老太太又開始擔心小兒子的雨傘賣不出去,這可怎麼辦。
這聽上去像是個笑話,但其中隱藏著一個真實的悖論:信徒想要和神靈建立起穩定的關係,但信徒提出的具體要求卻往往是變幻不定的。如果把交換作為基本邏輯來建立信徒和神靈之間的關係,那麼這種關係就會受到信徒主觀意願的很大影響。比如對於故事裡的老太太來說,有時候,老天要下雨才能對得起她;有時又變成,必須要放晴。這樣一來,老天爺時好時壞,時對時錯,老天爺該怎麼辦,根本沒個定數。
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往前再推一步。如果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同時崇拜同一個神,富人給神靈獻上了貢品,窮人只能天天念經。富人說,連貢品都不獻給神,你算什麼信徒?窮人說,有錢了不起嗎,像我這樣誠心敬拜才是虔誠。如果結果是,富人平安,窮人遭難,那麼窮人對宗教的信任就會崩塌;反過來也一樣,如果窮人平安,富人遭難,富人肯定也會崩塌。甚至是,如果二者遭遇相同,那也不行,兩個人都會覺得,他憑什麼和我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宗教不僅沒能產生出共識,反而是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和分裂。所以,信徒選擇的交換方式,其實會受到信徒客觀處境的影響。人的客觀處境千差萬別,於是,「人─人模式」下,宗教生產出來的意義也很容易被割裂,變成互相衝突的意義碎片。
之前提過,宗教的關鍵作用在於「生產意義」。然而在「人─人模式」中,意義生產難免會變得不穩定和碎片化。結果就是,宗教最本質的意義生產功能中,埋藏了一個自我消解的弊病,在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讓宗教失去解釋力,甚至消亡。
總而言之,信徒與宗教超餘之間的第二種互動模式是「人─人模式」。「人─人模式」的本質是交換,交換邏輯帶來的好處是,它符合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可以迅速獲得受眾。但缺點是,利益交換的邏輯,會導致宗教的意義生產,生產出來的意義不穩定、碎片化,甚至最終可能導致宗教的自我瓦解。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