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五月五日:極致的孤獨
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又或是一個人搬家,這些聽起來已經足夠孤獨,說實在的以上三種情境中,除了一個人吃火鍋以外(畢竟臺灣有需多個人鍋用餐服務)我都沒有經歷過。曾想過自己去看電影,找了個十分冷門的電影後,卻意外找到朋友想要「臨時加一」,那我怎麼能忍心拒絕?忍心拒絕一位與我有相似冷門癖好的另一個他?也許當我倆如平行線交錯而過後,他將再也遇不到一位一樣怪的人了。就連被恐怖的房東加收一堆電費,差點把積蓄花光的時刻,都依舊可以找到人「無償」開車過來幫我搬家(還是兩位不同梯次),仔細想想我真的是個有福的人呢!
也許你認為我是一個熱愛社交的人,但其實我大多數時間都喜歡「一個人待著」,一個人在家裡煮頓飯、做些麵包,一個人坐躺在小沙發上看書、寫點東西,還是一個人去逛書局、喝杯咖啡,總之若以與人相處的總時數來衡量孤獨量表,我絕對有信心可以讓指針指向「孤獨」的標示上。
所以,難道總是一個人待著,就可以被定義為孤獨嗎?
我並不這樣認為。

在我心目中,只是這樣還遠遠不足,就算是「沒人掛心」,也還算是小兒科,我最害怕的一種孤獨是:「找不到可以關心的人。」。
孤獨並不是行為上的、可被觀測的,也許大家定義多有不同,但我更害怕心理上的孤獨,那種當你拿起手機看到一則短影音,卻不知道可以分享給「誰」的那種感受,對我來說是最孤獨的狀態。
孤獨的心靈不只像座沒有人願意造訪的小島,更像是一種「當森林中有棵樹倒下時,沒有人敘說這個聲響。」,就連存在與否都無所知曉,內在一片空無,找不到可關心的人,找不到可關注的對象,而不只是沒人關心而已。畢竟,就算沒有人關心,依舊可以自得其樂對吧?依舊可以在看見孤挺花的橘紅花朵時想起遠在他鄉的母親,想起某個曾與自己有幾面之緣的女人,想起某個夜晚與她走過鄉間小路時的幸福感受,以及終於碰到她指尖的悸動。
我想說的是,當我們咀嚼甜美的滋味、看見極光散落在天幕邊、聽見小溪流水潺潺,我卻喪失了連結,不知道可以感動、可以落淚、可以欣喜、可以憤怒,因為丟失了記憶、丟失了與人的關聯性,以至於喪失了情緒,從內而外的像是一座孤島,不知道該因為誰而努力,也不知道該因為誰而開心或難過。
那對我來說,我想就是最極致的孤獨吧?
不少影視作品都描寫過,當世界爆發瘟疫,只剩自己一個人的場景,即使如此,主角依舊保持舊世界的記憶,作為探索的推進動力。或是開發者還得派隻狗(好比異塵餘生的「狗肉」,真是惡趣味的名字)出來幫忙!畢竟沒人想透過電子遊戲遊玩「孤獨模擬器」,那體驗肯定糟透了,銷量的票房毒藥。

總之,我很幸運地,有想關心的人,也有人願意關心我。就算總是自己待著,也感到寧靜、滿足,我想那種孤獨的場景暫時還沒有機會找上我,又或許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想起年紀大的長輩總忘東忘西,忘記自己的子女或親人,也許在我心中那就是一種「極致的孤獨」吧?即便當事人毫無知覺。說起來滿讓人難過的,我總會因為類似的題材而落淚,也許這樣的場景觸動我內心中的「孤獨焦慮」,我真的太害怕了。要是哪一天我忘記了愛,忘記了與他人的連結,那我該怎麼快樂,又該怎麼心懷感謝或希望呢?
那真的是極致的孤獨,困在自己內心的記憶孤島。
而島嶼還越來越小。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