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個系列的七日書寫完了,但每次寫完,總發現還有些話想說,意猶未盡。
可以記錄的地方有很多。想說的話還有很多。是因為到了一定年紀我開始話癆了?很久以前,在某篇文章中看到金庸說,寫專欄需要豐富的閱歷作基底,否則很容易寫到無題可寫的程度。那個時候,我20多歲,也曾試過寫隨筆,寫流水賬,確實,寫了一兩篇後沒什麼可寫了,所以對金庸的話深以為然。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而我會變得如此話癆。
今天立夏,天卻降溫了,沒有夏日氣息。灰色的天空,潮濕的空氣,都與我正在看的英劇《斯特萊克探案集》很契合。這部劇改縞自JK羅琳的小說系列,男主人公斯特萊克是一名偵探。劇中的背景時常是暗調,背光的窗戶,陰沈沈的天,黑夜,奇裝異服燈光詭異的聚會……也許因為是懸疑劇,我忽略了它的壓抑色調。
劇中的女主人公Robin,是個一心想做偵探的姑娘。這條路不好走。第四季,她與丈夫鬧掰了。她的工作沒有帶來多少收入,她也沒什麼積蓄,離開了丈夫和那個家,深夜裡她躑躅街頭,最後走進一家青旅。這部劇最打動我的,就是這一段吧。雖然有熱愛的工作,有目標,可是生活不順遂,財務上時常陷入窘境,她如何應對?我很好奇。她顯然也愛上了自己的老闆,可老闆正是那個開不出工資的人,愛情如何給她力量,讓她走出這個泥潭(收入不多,無家可歸)?我也很好奇。
不過,劇情對此著墨不多。第四季Robin借住在老闆朋友家裡。第五季,看起來他們的業務好了很多,辦公室規模也大了幾倍。想來財務問題已經解決。也許這是編劇的戲法。也許,編劇也不知道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的,所以直接讓他們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這樣的手法我也會用。上午寫小說時,給女主人公找了份工作,在律師事務所做案情分析,寫備忘錄。這麼寫,靈感來自於一位著名記者的經歷。她是歷史專業的畢業生,曾在巴黎一家律師事務所做類似的工作。接受這份工作時,她說,自己可以寫任何東西,只要對方付錢。什麼都能寫,很讓我羨慕。我喜歡寫作,但一直未能以此謀生。看到別人寫遍所有題材、領域,又能獲得不錯的收入,我真的羨慕。所以就在自己的小說里,給主人公也做了這麼一個安排。
只是故事之外,我生活的作者似乎沒有這麼慷慨,沒有給我這麼一條筆直的康莊大道,直達頂峰。我仍在尋尋覓覓。
那個困住你的地方,我沒寫,因為我多少還是在其中。將來也許我會寫一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