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张大狗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罢工不罢课,今晚我们罢尿

张大狗
·


  • 昨天刚发《连云港,扛起了中国魔幻主义的大旗》,不到2小时,就接到了深圳连云港东海商会秘书长求删贴的电话(有录音):“因为我是深圳市连云港东海商会的秘书长,所以说有时候家乡来招商,我就在西乡商会大厦接待。然后老家领导就第一想到我在这边,我让我跟你沟通一下。” “看看能不能(把稿件)给撤了呗”。

  • 这位秘书长倒是坦率:“污染是事实,毫不夸张” ,但你看,删帖的优先级永远高于治污。


我第一次在甘肃一个环保会议上,听到王大姐的故事就乐了,也惊了。

一个农村大姐,2021年开始因为家乡污染问题而维权。最夸张的时候,有一年时间,她被有关部门派人看着,两班倒,白天六七个人,晚上六七人人,在她家门口一辆车上看着她。

有一次,她说自己“吹牛逼”说要去上访。但人被24小时看着,怎么出家门都是一个问题,别说去北京上访了。想了很久,她叫了一个外卖,跟外卖商量,换了份外卖员的衣服,溜了出来,中间还经历过为了越过围墙不得不钻狗洞的故事,但她最后顺利站到了北京信访部的门口,还给书记打电话:“我到北京了”,书记吓得魂飞魄散,觉得怎么可能,赶紧让人去看,结果真发现她“越狱”了。

这有勇有谋也太荒谬的真实经历,一屋子的人听得哈哈大笑,而王大姐情绪稳定得像是讲别人的故事。

我最近才知道她被反复拘留了大约25次,两次刑事分别关了37天和30天,其他是行政拘留,关15天、关13天、关6天不等(太多了她都忘了,取个平均值每次被关10天,按23次行政拘留算230天),再加上记不清的24小时被“喝茶”,我估算了下,这总共加起来被失去自由的时间,得将近一年。

我们到北京去上访,他们把我们抓回来薅头发、锁喉,威逼恐吓,背拷48小时,然后再拘留我们,不让我们说实话,不让我们把真相说出去。这个黑恶势力就是威逼恐吓,打压我们,不让我们把事实说出去。”

“只要我拍视频往外发,他们就让我删视频。如果我不删视频,他们就封我号,把我抖音、快手都给我封了。如果我继续发视频,继续开直播,他们就抓我,拘留,刑事行政就这么拘留。我被24小时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记不清了,反正我是天天进局子,天天进局子,白天早上进去,晚上十点钟回家,每天都是那样的,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是那样的。”

这位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磨山村普通农村妇女,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女性之一。


到底是什么样的污染,让她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这个夹杂着贪婪、腐败与抗争的污染事件,始于2020至2021年间,鑫昌达建材公司将磨山水库(水库的水用于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和周边当成了自家的垃圾场,倾倒了难以计数的废料。这些废料包括煤矸石、炉渣,以及所谓的“再生石膏”等危险物质。村民们最初不知情,甚至将废料当作肥料撒在花生地里,结果庄稼颗粒无收,井水变黑,健康警钟敲响。2023年,官方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将这些废料定性为磷石膏——一种化肥副产品,含有氟化物和重金属,已足够令人担忧。但2024年,中央环保督察介入后,废料被重新定性为印染污泥——一种毒性更强的危险废物,需要严格处理。

2024年,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在中央环保督察的督办之下,清理出11.439万吨废料。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将这些污泥平铺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堆起来的高度可达14.6米,相当于5层楼高!这些废料含有有机染料、重金属,甚至可能有放射性物质,将水库和周边变成了一个毒性十足的“化学汤”。

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在官网公示:“已全部清理转运,经司法鉴定,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不需要修复”。

但事情好像远远没有结束。


2024年,磨山村的群众向中央环保督察举报信里反映(受理编号D3JS202411190065):“1、2024年11月15号,举报人在水库中仍挖出废料,并不是回复中所说的清理干净,当地政府故意只挖了9米深,实则填埋有20米深,整个磨山水库还有九成废料没有挖,目前磨山水库北侧矿坑内全是黑水。2、当地镇政府和村书记怕督察组取样,向磨山水库倒大量鸡屎粪掩盖废料,多次威胁举报人,多次阻止当地村民举报,举报信在当地无法寄出,只能来南京附近寄。”


村民说:“我们磨山井里的水明显有变化了,还有这个井管子是黑色的,上的不是黄色的锈,是黑色的锈。我们老百姓可怎么办?我们磨山村有好多老百姓得病了,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有白血病,有胃癌,好多得癌症。但是不知道因为啥,但是我们的井水明显有变化,之前我们一直喝井水,我现在也不敢喝了。”

“我们磨山的地,上万亩的农田,都是用水库里水的浇庄稼。我们吃的粮食安全吗?我们喝的井水还安全吗?没有说理的地方,真的没有说理的地方,只是打压我们。”

“今年1月份我们孙书记为了让水颜色好看,用这个yu shan 水库倒流,倒流到我们磨山水库,把我们磨山水库里的黑水放了,给我们浇小麦,然后换了新水,但是还是黑。”

我们磨山水库的废料一直放水(掩)盖,就是放水盖,露出来了就放水盖。不让我去挖,我要去挖就拘留我,就抓我。我们水库现在有人在那块值班了,只要我过去就把我架走了,架给派出所,去谈话。我就想我一个实话实说的人,到底犯什么罪了?


万万没想到,他们还有“放水”这一招。

“放水”不仅作为物理的放水,还有故意造假、故意让步的意思,还有小便的意思。

当王大姐和当地村民一次又一次像鸡蛋撞向石头,不停上访,不停举报。而当地神秘力量不屑一顾,用他们的原话是:“你这是蚂蚁告大象”。

我们想邀请99位网友,邀请你们和王大姐,并肩站在一起,参与“今晚不放水”行动:在4月18日晚10点开始,12小时不撒尿!不趁着夜黑风高就悄悄放水!

作为声援,作为呼吁,作为致敬,作为调侃,作为不服!作为挑战大象的蚂蚁!

我们不罢工不罢课,我们罢尿!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小单位的声援。

或许我们的声援能聚少成多,能推动磨山水库污染事件的曝光与解决,哪怕往前一步也好。

参与方式:请联系我们(微信:jianguoxiongdi  坚果)

1、在朋友圈公开参与“今晚不放水”,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小单位的声援。

请点击这张图片,然后举着手机展示这5个字,让别人帮忙拍张照片(你和这5个字合影),发在社交媒体上声援。

2、不喝水,不放水(不撒尿),持续12小时,从今晚10点至第二天上午10点。



附昨天被删的文章:

连云港,扛起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旗


走投无路的连云港磨山村村民,决定向艺术家杨烨炘求助。

于是,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磨山村,空气中弥漫着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气息,艺术家杨烨炘正准备掀起一场波澜——不是空话,而是真要往水里扔银子。他的新项目“此地无银三百两”计划将价值11万元人民币的300两银子,分成300份,逐一抛入污染严重的磨山水库。为何如此?因为这片曾经滋养农田的水域,如今成了鑫昌达建材厂的毒物垃圾场,而当地政府似乎忙着玩“掩耳盗铃”的把戏。借用“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嘲讽欲盖弥彰的成语,杨烨炘的举动既是对地方官僚无能的当头棒喝,也是对村民无声呐喊的放大器。


1、污染企业乱埋有毒固废,村民以为是肥料,偷偷用毒废给花生施肥

2020年,磨山水库附近开始出现神秘的黑色固体废料,气味刺鼻,远在百米外都能让人皱眉。村民们起初天真地以为这是某种“高级肥料”,兴冲冲地运到田里,撒在花生地里,梦想着大丰收。然而,现实狠狠打了脸——花生没有发芽,导致颗粒无收,田地一片死寂。村民痛心地说:“我们以为是宝贝,结果种下去连根毛都没长出来!”

有的村民向村支书顾某雷反映这一情况,顾某雷带人到现场对填埋行为进行了制止,并向村民承诺将清理干净填埋的固废,还称青湖镇政府和当地环保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不会有什么问题。

后来,提出问题的人被反复解决。




2、官方玩起了“川剧变脸”:“磷石膏”摇身一身,成了“印染污泥”

2023年,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官方在接受《新京报》和《极目新闻》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污染物是磷石膏——一种听起来无害的化肥副产物。可到了2024年底,中央环保督察一介入,剧本翻篇,在当地生态环境局报告里,污染物摇身一变成了“印染污泥”。这变脸速度堪比川剧大师,令人怀疑官方是不是在玩“污染猜谜游戏”。网友们可不买账,一位网友怒斥:“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到底在藏啥?”

更离谱的是,村民在2024年11月15日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投诉中指出,政府只清理了9米深的废物,而实际埋藏深度达20米,水库九成废料依然未动。

这清理报告,怕是比水库的水还“干净”。



连云港生态环境局:2023年7月,曾发现磨山水库北侧的连云港鑫昌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涉嫌接收无锡、南通等地印染污泥等一般固废违规堆放问题,截至2024年5月,涉案的11.439万吨固废已全部清理转运,根据清挖验收和损害评估司法鉴定,鑫昌达公司厂房外裸露土壤区域及水下区域已无明显可辨识固体废物,满足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功能使用要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不需要开展修复。2024年8月,对磨山水库岸北采石场66处坑塘挖掘摸排,又发现2处坑塘填埋固体废物,仍为鑫昌达公司2021年填埋,经鉴定不属于危险废物,已于8月底完成清理转运工作。


3、群众强烈质疑:为了忽悠中央督察,镇政府向磨山水库倒大量鸡屎粪掩盖废料?

如果说污染是悲剧,那镇政府的应对就是一出荒诞喜剧。据村民向中央环境督察投诉里显示,镇政府为掩盖废料的刺鼻气味,竟往水库倾倒大量鸡粪,试图用粪便的臭味盖过毒气的味道。这招“以臭治臭”堪称环保界的“天才创意”,就像用垃圾掩盖垃圾堆,唯一的结果是让水库更臭、更毒。网友嘲讽道:“这是在保护环境,还是在保护他们的面子?”

2024年11月向中央环保督察举报的信中(受理编号D3JS202411190065),村民愤怒指出:“当地政府怕督察组取样,往水库倒鸡屎粪掩盖废料。”这种“高招”不仅荒唐,还透着几分黑色幽默。

当地生态环境局则表示“2024年11月20日,巡查水库周边未发现鸡粪。经了解,前期水库养殖户为肥水养殖曾向水库里加过鸡粪”,而众所周知,我国多地环保政策禁止直接使用鸡粪肥水。其原因不外乎鸡粪中携带大量病原菌,现代规模化养殖中,饲料常含铜、锌等重金属及抗生素添加剂,这些物质随粪便排出导致水体污染。鸡粪中的氮磷直接排入水体后,导致藻类爆发性繁殖,造成鱼类缺氧死亡。

作为专业的养殖户,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吧。


4、迫不得已,群众5次向中央督察举报:村书记多次威胁举报人,阻止村民发举报信

磨山水库的污染是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化工污染屡见不鲜。2018年,连云港一家化工厂因向河中倾倒废水被关闭。鑫昌达与绿润公司的生意往来,却把水库变成了污染的牺牲品。

更令人寒心的是,村民投诉信揭露,村支书顾某雷多次威胁举报人,甚至阻止举报信寄出。2024年,村民连续五次向中央环保督察部门投诉,但中央督察最终把案件转给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办理,其中公平公正令人生疑。一封上访信写道:“举报信在当地寄不出,只能跑到南京附近寄。”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让中央督察形同虚设,也让村民对正义的期待一次次落空。


5、官方:我们已经启动了生态损害赔偿 村民:什么都没有,就在糊弄俺老百姓



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在2024年底执行中央督察转办的磨山水库污染事件,在政务公开中显示:“1、启动鑫昌达公司生态损害赔偿工作。2、加强常态化巡查,严厉打击填埋固废行为”。可半年过去,还是村民的反馈直接刺破谎言:“啥都没有,就在糊弄俺老百姓。”水库依然沉默,承载着工业贪婪和官方忽视的重担。

中央督察的受理编号D3JS202411060013显示,村民投诉“水库水底和北侧掩埋大量毒垃圾,埋藏十余年,约20-30米深,严重影响健康”。官方回复称,截至2024年5月,11.439万吨固废已清理,土壤和水体检测合格。但村民在举报信里还愤怒表示:“只挖了9米,九成废料还在!”这清理报告,怕是比水库的水还“清澈”。


6、村民王大姐被反复“喝茶”,为上访曾钻狗洞

王大姐,一位普通的磨山村村民,却有着不普通的勇气。她多次站出来,公开抗议水库污染,呼吁政府彻查。她的坚持换来的却是当局的反复“喝茶”。每次“喝茶”归来,她继续拿起“扩音器”,继续为村里的未来呐喊。

有一次,王大姐被村支书派人在她家门外监控着,把王大姐给堵在家里不让她去上访,王大姐想了想,不得已叫了一个外卖,跟外卖小哥商量换衣服,就这样混出来了,后来东躲西藏的过程中还钻过狗洞,就这样一路斗智斗勇,终于到达上访地点……

王大姐的故事是村民抗争的缩影,也反映了地方维权的艰难。一位网友痛惜:“她是为了我们大家,可他们就是不让她说话。”


7、2024年,NGO曾起诉污染企业,最终败诉

磨山水库曾是磨山村的命根子,灌溉农田,养活鱼虾。如今,它更像一部末日电影的场景:湖底的黑色淤泥散发恶臭,死鱼与毒气共舞。2020至2021年,鑫昌达建材厂——一家顶着“煤矸石烧结砖”招牌的企业——把水库当成了免费垃圾场。来自绿润公司的所谓“再生石膏”被大肆倾倒,实则是危险废物。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源变成健康杀手。

调查显示,鑫昌达的违规行为触目惊心:2021年,露天堆放100吨煤矸石和炉渣,毫无防尘措施;2023年,废气泄漏,废水pH值低至2.2,甚至在禁燃区烧煤。村民多次上访、投诉,但案件总被踢回当地处理,徇私枉法的质疑甚嚣尘上。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挺身而出,起诉鑫昌达,却败诉,村民的希望再次落空。一位网友叹道:“法律对他们没用,钱比正义响。”


8、艺术家杨烨炘为嘲讽当地政府掩耳盗铃,计划发起“此地无银三百两”,把价值11万的300两银子投入水库


走投无路的村民将希望寄托在艺术家杨烨炘身上。这位行为艺术先锋以创意点燃变革的火种,2008年发起“新公民计划”,2010年推出“扬爱艺术计划”,用艺术推动社会议题。2021年,他将23万元的千足金米粒撒入黄浦江,讽刺粮食浪费;2025年,他在北京798实施“淘金米”,让观众在1万斤大米中翻找1000粒黄金米粒,探讨资本对资源的侵蚀。

在磨山村,杨烨炘计划推出“此地无银三百两”项目,将价值11万元的300两银子抛入污染严重的磨山水库。借用“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嘲讽欲盖弥彰的成语,他直指地方政府的敷衍。杨烨炘说:“艺术不仅是表达,更是行动。我希望这300两银子能激起千层浪。”

这场艺术行动是变革的催化剂,还是昙花一现的表演?村民们疲惫却仍抱希望,将杨烨炘视为盟友。项目的成败取决于能否超越象征,转化为实际行动。杨烨炘寄希望于媒体和公众压力,迫使政府正视污染问题。



污染事件时间线

时间

事件描述

2020-2021

鑫昌达建材厂向磨山水库和周边倾倒有毒废物,污染水体。

2023年3月

官方定性污染物为磷石膏,鑫昌达被查出多项违规。

2023年7月

村民举报废物掩埋,政府称已清理部分废物。

2024年8月

官方改称污染物为印染污泥,清理工作未完成。

2024年11月

村民投诉政府掩盖真相,称九成废料未清理。


磷石膏和印染污泥环境风险比较

磷石膏

  • 风险特点

    :含微量氟、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长期堆放不当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 监管要求

    :需严格监控大规模堆存,避免环境风险累积。

印染污泥

  • 风险特点

    :含有机染料及有毒物质,直接排放易污染土壤和水体,危害生态和健康。

  • 监管要求

    :按危险废物处置,需严格处理达标后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江苏的污染缩影

磨山水库事件并非孤例。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化工污染问题频发。2016年,连云港因核废料处理厂计划引发大规模抗议,最终项目暂停。鑫昌达与绿润公司的污染转嫁模式,暴露了监管漏洞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顽疾。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地方利益与中央政策的博弈、村民维权与官方压制的对抗。杨烨炘的300两银子或许能激起涟漪,但真正的变革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更透明的治理机制。村民的呐喊仍在继续,水库的未来却依旧迷雾重重。

信息参考:新京报、极目新闻、连云港政府官网以及村民自诉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