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龍山寺與我的紀錄片習作
我想起來了,我會到龍山寺,是因為國中補習班生物課的黃老師,總是要我們考前去跟文昌帝君拜拜一下祈求好考運。同學們就會結伴周末去龍山寺拜拜。
龍山寺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寺廟,因為龍山寺有提供街友一些公益的服務,所以有許多流浪的人聚集在那裏生活。
在我上大學以後,當時的地方議員對這些遊民並不友善,要警察在大冬天拿水柱沖擊遊民,趕走遊民。因為這樣的新聞事件,所以我決定去拍一段關於在龍山寺生活的人的紀錄。

在龍山寺對面的廣場上,聚集了遊民下棋打屁休息以外,周末也會有許多樂手在現場演奏。有些遊民會圍觀,有些人會跟著起舞。我在那之中看到像是生命力的理解。

在我當時的紀錄片裡也記錄這樣的人們跟著音樂起舞的樣子。

這裡還有我少數可以接受的台灣美食——兩喜號,他們家有好吃的牛蒡天婦羅,還有我每次必點的魚酥羹飯。
我喜歡來這裡吃飯,到青草巷買杯仙草奶茶喝。
曾經我有一位紐西蘭華僑的朋友來台北,我帶他來龍山寺,好像把自己珍藏的地圖分享給他一樣。帶他去了龍山寺走走,一起喝了三水街上的熱薑母甘蔗汁,那是春節的前後,我們一起在街頭聊了許多許多。他跟我說他搭計程車的時候聽到老司機放著日本演歌的時候的感動。那時候我並不懂。後來我也學會欣賞演歌之後才懂一點點。
我們漫無目的地走著,然後經過了一家光復饅頭店,他買了一塊黑糖饅頭,我自己嘴饞硬要搶著他的吃。那時候年輕,傻,不懂事。應該多買一些送他嘗嘗的。
那次那位朋友來台灣,是我最快樂的一次時光,因為我把我經驗的世界與他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