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姬物语|米芾作画,李白执导的艺术瑰宝
记得去年八月份在东京的银座街边看到商店橱窗里有穿和服带狐狸面具、动漫里经常出现的人偶。东京车站附近的 Kite 商场的正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相扑台;在六本木 Hills 的地面层遇到过有好几百人的盆踊,人们当然也穿着和服唱歌跳舞。我当时就想,在我去过为数不多的国家里,日本人是文化上最多元的。大部分我去过的国家都以「现代化」为借口忽视、遗忘自己的文化,日本则始终在想办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辉夜姬物语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东京一样,传统和摩登的完美结合。我的印象中,「传统」总是和老土过时挂钩,高畑勳先生的辉夜姬物语则是一部非常摩登的古老寓言。光看开头的字幕页就能感受到古典中的现代性。素雅的印花,传统的纹样以及色彩搭配,饱满清瘦、介于衬线和非衬线之间的字体(衬线字体偏向「古典」审美,例如宋体;非衬线则更加「现代」,例如黑体)。这些元素本身都很「古典」,但是其简约克制又给人一种「现代」的美。这种简约克制从正片中的留白,水彩颜色中也能感受到。
这部片子讲的是「人情味」。是从月亮来的公主的视角讲述的 -- 从她降生在人间,在山里度过童年,在京城长大,从自然到都市,快乐到压抑。高畑勳先生没有吝啬对人间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不少人的丑陋之处。最有趣的矛盾是,「人情味」最浓,让公主最念念不忘的地方恰好是离自然最近的乡村;人情寡淡,压抑天性的,反而是人建造的都市。月亮上的神仙说人世是污浊的,虽然公主反对,但她拿来举例的鸟、兽、虫、草、树、花无一不是自然的产物;喜悦、悲伤焕发出光彩的人也不是京城的贵族,而是乡下的孩童。人世确实如月亮仙人所说,是浑浊的;但人却并非生来浑浊。只有不脱离自然、天性,人才能保留可贵的「人情味」(这让我想起了天空之城)。
看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高畑勳先生要坚持全程收手绘,人物的动作略微有些生硬。但了解了导演的旨意后,这个问题就烟消云散了。既然是歌颂人性的动画电影,还有什么比手绘更能体现人的不完美呢?毕竟,人是不完美的,只有月亮上的神仙才是无瑕的。如果高畑勳先生用电脑绘画,动作不光能流畅自然,经费、制作周期自然也会随之减少,可是如此本片也就失去了其艺术特性。更何况,片中情绪激烈之处也是通过刻意的「作画崩坏」来体现人物心情的。这年头我们缺的不是画面精美的动画大片,而是言之有物、余音绕梁的用心之作。十年磨一剑,八年时间制作两个小时的电影,实在是令人敬佩!
全片中我最喜欢的两个片段,一是上面提到的月下逃跑,二是奔月。这两个片段,用简单粗暴的话说,是完全展示了东方意境但又不失现代审美的艺术瑰宝。逃跑片段像是书法当中的狂草一样奔放、情绪化,完全是唐诗一样的镜头语言,让人怀疑这段是不是米芾作画,李白执导的。可是音乐又相当现代 -- 甚至西式。至少,同样的音乐放在《大侦探福尔摩斯里》,我也完全不认为有任何违和之处。这说明了「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并不冲突;它们之间的差异,若运用得妥当,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奔月那段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公主衣袂翩翩,飘向月亮来的祥云,实在是太优美了!这段最吸引我的是音乐。辉夜姬物语的原声碟我在看电影之前就反复听过(高三期末听的,循环了不下二十遍)。根据音乐,我大概想象到剧情会和亲子、自然与传统有关。没想到的是,我脑海中的森林大游行的配乐竟然是神仙下凡的曲子(那首桑巴风的)。如果只看画面,神仙下凡的配乐我会想象成日本传统音乐,就是那种幽静玄奥的曲子。可是为什么高畑勳先生会选择这么欢脱的曲子呢?我的理解是,这种欢脱让人联想起公主童年在乡下的淳朴生活,并暗示月亮仙人们和这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关系。从月亮仙人的服装看,他们明显是佛一类的神仙。根据我对佛教极其有限的认识,佛陀倡导人们回归自然,放下七情六欲。因此,除了人之间的「人情」之外,乡村大概是地球上最接近月亮的地方了。很多人说月亮仙人脸上的是死气、麻木,但我认为他们的表情更像是自在、放下了杂念的纯净。月亮仙人口中地球的「污秽」正是京城贵族以及赞岐造(公主爸爸)等人心中的私欲、杂念。月亮仙人之所以蔑视地球、视之为污秽之地,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腐败。若非公主受不了京城的腐败,也不会寻求月球的帮助,更不会回到月球。说到底,善良是人性,欲望也是人性。这部片子肯定的是「人性」,否定的还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