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照片之十】法國新浪潮攝影師 1950年代的香港圖片故事(圖片為主)

顯影PhotogStory
·
·
IPFS
·
1954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後,法國攝影師Raymond Cauchetier展開遊覽東南亞的旅程,在這些舊香港照片中,可以見到生活在香港仔的蜑家人、徙置區日常、掛滿招牌的街道及人來人往的露天市集。
象牙店、金銀珠寶店、毛氈店、毛皮店櫥窗展示老虎皮、貂鼠披肩,加上陳意齋、集大莊、安樂園、崇佛氏、景星、金山攝影、中央戲院⋯⋯是老一輩對這條大馬路的記憶。還有區建公書法家和蔡伯勵曆法家們的書社,都設在這段皇后大道中。
1950年代的彌敦道十分闊落,古典雙層巴士是當時的市區「地標」。
皇后大道中,左邊的金菊園燒味1924年在皇后大道中116號創立,後來曾經到上環永樂街、旺角彌敦道開分店,老夫子曾經擔任金菊園代言人。
中環閣麟街,右方的金陵與金菊園、華豐等燒味老字號齊名。

法國攝影師Raymond Cauchetier在2021年2月22日離世,享年101歲。他最為人記得的,是1959年開始為多套法國新浪潮電影拍攝劇照及幕後花絮,包括尚盧高達的《女人就是女人》(A Woman Is a Woman)及杜魯福的《祖與占》(Jules et Jim)等,可惜由於版權問題,這些照片沉寂近半世紀,他對新浪潮電影的貢獻也一直被忽視,直到近年才重新得到認可,並在2015年出版《Raymond Cauchetier's New Wave》攝影集。

香港仔大石角休憩花園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香港仔大道

他本身的故事也頗傳奇,1945年,他加入法國空軍部門後才開始接觸相機,1951年隨法國空軍到胡志明市(當時稱西貢)服役,當時正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他拍攝空軍的行動以及戰役,為此還得到戴高樂將軍的褒獎。1954年戰爭結束後,他展開遊覽東南亞的旅程, 在香港、澳門、越南、柬埔寨、老撾及日本等地拍攝當地的風土民情。在這些舊香港照片中,可以見到生活在香港仔的蜑家人、徙置區日常、掛滿招牌的街道及人來人往的露天市集。

居於船上的香港仔蜑家人。
當時很多居於鴨脷洲的學生搭這種小艇渡海到香港仔返學。
新光大酒店現時是啟德商業大廈,旁邊是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即現時的西港城。

PS:雖然每幅照片只有短短一句文字說明,但也閱讀了許多歷史資料及檔案,尤其這些照片年代久遠,要找到正確的位置及資料也不容易,所以每次看完這些舊照片,都恍如上了一堂寶貴的香港歷史課,

·歡迎支持「顯影」: Liker.Land PayMe 

·圖片由Raymond Cauchetier及其代理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提供。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顯影PhotogStory顯影(PhotogStory)是香港一個專注攝影寫作的平台,透過攝影了解歷史與世界。 https://www.instagram.com/photogstory/ https://linkin.bio/ig-photogstory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既荒誕又優雅 — — 香港攝影師秦偉攝影集《香港的南看台》講座及簽售會

瑪嘉烈公主逝世二十週年,多張照片回顧優雅歲月

【時尚與人像攝影系列】時尚攝影 華麗與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