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三天

七日书:第三天(关于连结)

Storm
·
(修改过)
·
IPFS
一有机会,我还要上路······在哪里读到过,有效的交流里70%是非语言沟通,包括眼神、手势、肢体语言,剩下的才是靠语言。我想,心才是交流的最佳主体吧,话语只是个工具而已,而且是很有限的一个工具。否则,那么多天天生活在一起、说着一样语言的人,怎么还会有那么多对彼此的误解和怨恨!

看来这是个关于连结的话题。

我每初到一个地方,最喜欢逛当地的菜场,无论是在孟买、加德满都、还是在伊斯坦布尔或是巴塞罗那,菜市场都让我耳目一新,收获是难以言表的丰富。

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喜欢逛菜市场,现在细想一下,这还真是个了解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好的切入点呢。市场上可以看到大家平常喜欢吃的是什么样的蔬菜、什么样的水果,或是水产、飞禽。要是有香料市场,也一定是要看看的。市场上一般都能发现好多我以前没见过的食物品种、或是不同的准备以及贩卖食物的方式;而且出售的必有不少当季的蔬菜水果。这样一来,即使不能有幸结识当地人吃到地道的家常菜,也还是有偷偷地往人家厨房瞄了一眼的窃喜的感觉,毕竟我看到了他们(会购买)的食物原材料。还有,来买菜的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我作为游客,不必担心他们会惦记着从我这里能赚取什么利益。只需要安安静静观看他们怎么买菜,买什么菜,怎么挑挑拣拣,怎么讲价。绝佳的了解风土人情的机会!再者,菜场附近一般都有可以吃东西的地方。我一般找那种当地人去得比较多的地方,照模画样,大胆地点些东西尝尝。一般总有惊喜。

我也喜欢和普通的陌生人能产生连结的感觉。我会仔细观看他们怎么做、真心地想理解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是语言能通,就找个合适的机会问一下。我发现真心换真心一般都是成立的,即使语言不通,他们也会非常善意地试图解释、试图和我这个陌生的访客沟通。— 这些点点滴滴,让我特别感动。

记得在加德满都闹市区的一座庙旁边,地上有好多小盏的蜡烛,以庙为中心,里外围了有好几圈。有个小姑娘和她的家里人在摆弄其中的一些。我静静地在旁边看,实在搞不明白这些蜡烛是否有区别、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盏。那个小姑娘注意到了我,善意地微笑着。我忍不住上去问她们在干嘛。她说在和家里人来祭奠她的奶奶(或是外婆)。她们带来了自己的蜡烛,不能用其他人家的蜡烛。哦!原来如此!

还有那次在印度科研考察的时候,其他人都在野地里采样,我自己信步走远了些四处溜达。远远看到一个用铁皮搭起来的房子,旁边还有一个草棚子,屋顶上铺着稻草样的秸秆,上面还零星散落着些碎布,也许是旧衣服破了后搭上去的。这样的屋顶架在木头支撑起来的人字形的框架上,最高的地方一个成年人也必须弯腰才能进去。那个铁皮房子像是主屋,门口地上有个老人,坐在铺在地上的席子上,看着我,又像没看见我,没有一点反应;旁边有个妇女,年龄看不太出来,穿着蓝色的纱丽,看见我便展示了微笑,并指着旁边地上的水桶,示意我可以去喝水。这么大热的天,她一定以为我在找水喝。— 我们不能交流,但不妨碍她向我表示善意······这种连接的感觉常给我一种支撑,温暖、有力。

还有好多这样的小故事啊!包括在现在的城市里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落,那里有很多给中东移民的小店。Fatemeh带我逛了一次,让我有机会看到哪里可以买到新出炉的面包、哪里可以买到绝佳的牛羊肉。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面包,好大一片,可圆可长,新鲜出炉的,上面撒有芝麻,表面被故意不规则地扎了很多小孔,凹陷下去。好多人都在那里排队,一般每人都要买四五个。我后来自己去了好几次,面包师不讲德语;我就问前面排队的人,也会经常被排我前面的人问到是不是要买面包,并主动让我先买 —我最多买两片尝尝鲜。我这张亚洲脸,实在是太显眼了。这个地方间或有亚洲人会来买牛羊肉,但在里边买面包的地方,还没见过除我之外的第二个亚洲人。😂。面包师会直接把刚出炉的硕大的面包放到面前的工作台上,大刀阔斧非常利落地斩成两半或是四分,用纸包起来,再放到一个硕大的塑料袋里。哎呀!太香了!我会实在忍不住,便立即撕一块边走边吃,满心喜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来这里逛的,Fatemeh的男朋友来了一次就说再也不来了,说是乱哄哄的😂。更好!各得其所!

旅游景点固然有趣,但我更喜欢了解和接触的,是生活在当地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最深深吸引我的,是和他们可能建立的连结,是路上会心的微笑,是善意的帮助,是旁边桌上小姑娘送给我的小花,是在陌生的小镇上超市关门了之后,善意的阿婆执意带我去她家,免费送给我们的面包、奶酪还有橄榄和水果,是喜欢的客栈里大家一起做饭分享美食的热闹,还有来自旅友的满是关怀的拥抱······

每次想起来这些小场景,心里都是暖暖的。我想这就是我非常喜欢旅游的深层次原因吧。一有机会,我还要上路,去重游这些地方,去认识新的地方。有时不能靠语言交流,但这并没有阻止善意在陌生人之间的流淌。在哪里读到过,有效的交流里70%是非语言沟通,包括眼神、手势、肢体语言,剩下的才是靠语言。我想,心才是交流的最佳主体吧,话语只是个工具而已,而且是很有限的一个工具。否则,那么多天天生活在一起、说着一样语言的人,怎么还会有那么多对彼此的误解和怨恨!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torm“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真地体察自己、了解世界,期待真诚、理性、有爱的交流~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如何改善我的内耗体质

七日书:一場偶遇

靈感和冲击:七日书第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