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又等
IPFS

與人約會,總是習慣準時到達,好處是及早了解現場情況,壞處是經常因對方遲到而漫長等待。這種百無聊賴的時光,最適合思考無聊的問題,比如說:人的一生,要等很多事,等的心情也複雜,究竟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小孩子都在等自己長大,上班的人都在等下班,當然還要加上等畢業的患得患失,等退休的各種計算。這些等待都讓人明顯感受到未來是個謎,很少人能準確預知最終的結果。
熱戀中的男女,每次別離都急於安排下一次見面,期間又會心如鹿撞,甚至產生不同的幻想,通常傻得很可愛。老夫老妻之間的等待卻是另一種心情,對方可能已經厭倦了單調重複的家庭生活,有意無意找些藉口不回家,另一半卻在孤獨中等到天荒地老。
人在等待時最易胡思亂想,輕則自我懷疑,重則鑽牛角尖,由不安演變成憤怒也是常見的事。即使對方已經解釋因由,等得太久的人還是會半信半疑,千方百計要查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通話,事無大小都靠發訊息溝通,可是對方不一定能馬上看到和回覆,有些人會受不了“已讀不回”而怒火中燒,嚴重的會再發訊息大發雷霆,然而對方依然不瞅不睬。這樣的情況簡直是考驗當事人的修養,可見閣下認為是十萬火急的事,在別人看來也許毫不重要。
人生有些等待會令人充滿力量,例如等待新生命誕生,靜候小小人兒跨越成長的每個階段。不過經歷完這些快樂的時光,卻會迎來一些無奈的等待,長輩陸續離去,人生進入倒數,還是需要付出耐心,等了又等。
所以很多事情其實不用急於作出反應,反正時候還早,仍然是要等,而且每個人都在等,不會有例外。
(刊於2025年4月12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