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與〈第一爐香〉:看《第一爐香》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然而,在走進影院看電影前,你必須知道關於張愛玲和她的〈第一爐香〉,是如何閃耀文壇並成為如今的文學經典。
驚艷文壇的天才女孩
1943年的某天早晨,年方23歲的張愛玲穿上一身旗袍,走進了當時上海知名的《紫羅蘭》雜誌辦公室。在當時已經逐漸西化的上海,在一片都穿著洋裝、西服的人海裡,張愛玲變得特別顯眼,甚至有些突兀。可是,天生孤僻又不太在意旁人目光的她,就這樣逕自走進了《紫羅蘭》雜誌主編周瘦鵑的辦公室,並將厚厚的一疊手稿放在了周瘦鵑的桌上,然後便轉身離去。這個奇特的女孩,令周瘦鵑十分感興趣,於是當天午後,周瘦鵑便打開了放在桌上的那疊手稿,讀完了整篇小說。而這篇小說便是張愛玲的〈第一爐香〉。
自從《紫羅蘭》雜誌刊登了〈第一爐香〉,再加上周瘦鵑的背書,這位天才女孩一夕之間立刻成為文壇裡耀眼的創作新星。隨後,張愛玲的稿約接踵而至,短短兩年內她就先後寫下了〈第二爐香〉、〈封鎖〉、〈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質量兼具的出色文章,令人歎為觀止。張愛玲最華麗的篇章大抵都在1943至1944年間完成,而她的成就,泰半都得歸功於〈第一爐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文壇才擁有了這位傑出作家——張愛玲。
電影式的催眠指令
何謂催眠指令?其實就是電影院裡的燈暗燈亮、劇場裡的三明三暗,在心理上提示觀眾即將離開現實世界走進一則故事,或是作一場夢。小說當然也能做到,張愛玲更是其中翹楚。而這一切皆源於她從小便喜歡看電影的緣故。1930年代的上海,剛剛接受西方文化思潮的衝擊,古典好萊塢電影更是在上海各影院大量播映,像張愛玲這樣的電影迷,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經常去上海大光明戲院看電影。同時,她也訂閱了一系列英文電影刊物,諸如《Movie Star》、《Screen Play》等。對於電影的著迷和長期的觀影經驗,滋養了她創作的功力,我們經常能在她的小說裡看見極富電影感的描述。〈第一爐香〉的一開場,便是如此。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學者鍾正道以為:「與其認為這類似於中國傳統白話小說的楔子,倒不如說更接近於電影開場的旁」(引自《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小說最後則寫道:「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這裡結束⋯⋯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沉香屑又再次出現。小說透過首尾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鏡框結構」,就像是電影的催眠指令一樣,讓讀者在現實和虛構、現世和夢境間自如切換。
小說中的電影化場景
「薇龍一夜也不曾闔眼,才闔眼便恍惚在那裡試衣服,試了一件又一件;毛織品,毛茸茸的像富於挑撥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絲絨,像憂鬱的古典化的歌劇主題曲;柔滑的軟緞,像〈藍色多瑙河〉,涼陰陰地匝著人,流遍了全身。才迷迷糊糊盹了一會,音樂調子一變,又驚醒了。」小說裡張愛玲寫葛薇龍打開衣櫥,看見姑媽為她準備的華美服裝時,以音樂來比擬衣料的質地,透過半夢半醒間的神遊形態,描繪得充滿影像感,甚至還聽得到襯在畫面下的樂聲,是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段。
另外,葛薇龍在撞見睨兒與喬琪喬深夜幽會的隔日早晨,下樓看見正在浴室洗東西的睨兒,於是她順手拿起了一條濕淋淋的大毛巾朝著睨兒迎面打了過去。她描述那條毛巾「吸收了多量的水,分外沉重,震得滿臂痠麻。」水花四濺和緊捏毛巾的手,張愛玲敘述得格外生動。小說裡,類似的電影感十足的場景,不勝枚舉。令人十分期待,實際影像化後的呈現究竟能多麼精彩。
〈第一爐香〉的經典語錄
金句製造機的張愛玲自然也在〈第一爐香〉裡,寫下了許多名言。文章最後,為大家精選了相當切中人心、看透人情世故的五句經典語錄,一起細品張愛玲的文字魅力吧!
① 一個女人,太鎮靜過分了,四平八穩的,那就欠可愛。
② 我不能答應你結婚,我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
③ 唯有一樁事是最該忌諱的,那就是你愛人家而人家不愛你,或是愛了你而把你扔了。一個女人的骨架子,哪兒禁得起這一扔?
④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⑤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根本談不到公平兩個字。
---
☀️ 喜歡我的文章嗎?成為我的讚賞公民:https://liker.land/jingfuchen81/civic
☀️ Follow me:https://linktr.ee/arstinchen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