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zoe51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失控 VS 控制

zoe51
·
失控与控制,究竟哪条才是正确的路?

从三年前第一次尝试去中心化协作,从默认信任网络成员的自主性开始,历经了天真的理想主义,创意的发散,信任的崩塌,以及多次规则的崩溃与重建。当越来越多的社区主理人们开始认为「去中心化」可以由「中心化」生长成熟后放权产生时,当活动从国内转向国外时,当组织里的提倡者,协调者和创造者们都开始由经济收入驱动的时候,DAO组织的生命力由于缺失信任感和归属感陷入了存亡危机。

是的,用爱发电不可持续,那是因为长期的没有恰当的激励体系而导致的失望。但是如今一旦开始规则化,由于不成熟的尝试却导致所谓的规则一直在变化和调整,可是「planning a plan is not an action」, 每年甚至每个季度战略的变化,导致组织的公信力受损,最后也许连从开源精神那里继承的「爱」和「奉献感」都会慢慢丢失了。而这种情况下,优秀的组织核心贡献者们,明明可以用十分之一的精力去为资本服务而获得更大的回报,又哪里还有动机在这样的组织里通宵达旦地工作而换取远不如成熟商业体系内的回报和激励呢?

老许说,主理人们从一开始就不能站出来「解决」事务,而是要培养解决事务的环境;中心一旦产生,几乎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有时候,「不做」比「做」更难;

706的创始人FY提到:没有冲突管理机制,社区成员身份也高度模糊,留下很大的规则空白。这样一个无结构的网络,使得社区中“话事人”的角色缺失,对重大事务没有办法拍板决策;另一方面,对于目前核心贡献者群...来说,治理权限和范围仍然面临着界限模糊的问题,并且信息高度不对称、人员流动性大、参与者投入时间难以保证、沟通成本高,难以实现更进一步的治理决策。柏林的协会形成了清晰有条的规则,经受住很多考验,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有效的治理框架是可行的,并且真的能够解决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形成一个新的理事会,提名能够信赖的社区成员,作为社区重大方向中的守护者,我们认为清晰的框架和有效的组织会让社区运作地更好,保障社区参与者的自由度和丰富性同时,建立可信赖的协作。

失控与控制,究竟哪条才是正确的路?
难走的路,一定正确吗?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