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旅行 33 「三分鐘熱度」的進化論
待業旅行第 33 天。
連續六天的山行,下山後跨出了我的芳療初體驗。在輕盈的木頭香和淡淡的花果香裡,我做了很多白日夢。
突然一個念頭「啊,真想學芳療。」
於是以下展開了我與我的對話,以及對三分鐘熱度看法的進化論。
三分鐘熱度 1.0
最早認識「三分鐘熱度」是拜媽媽所賜,媽媽總說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小孩。而這三分鐘熱度的習性,一直貫穿至今。
還記得國小信誓旦旦的跟媽媽說要學鋼琴,媽媽買了一台真的鋼琴給我,結局是學沒幾年就說不想學了;高中時期,因為喜歡 ONE PIECE (大笑) 所以展開了學生時代以來最劇烈性的發奮讀書,但到了大學對日文的喜愛隨著 ONE PIECE 逐漸退燒;前年喜歡上陶藝,跑去上了一年的陶藝班,學一學也不了了之;在職場上也一樣,因為新鮮感到好奇,想學的事情永無止境,但最後離職的原因卻是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正在做什麼;「真想學芳療」念頭一出,可想而知,這也只是三分鐘熱度罷了。
三分鐘熱度 2.0 —沒有三分鐘,又哪來的一輩子
雖說三分鐘熱度貫穿至今,但長大後我賦予它另一套說法,甚至替「三分鐘熱度」為負面一詞而感到忿忿不平。我開始認為這是一個滿棒的特質!或許吧,在某方面看來,一件事物沒有堅持到底,在社會上看起來確實沒有定性。但我敢說,我若在其中,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而事實上,即使中斷了這些事情,但全心全意投入後留下來的經驗,仍繼續沿用在我生活裡,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妥的。說到底,就只是熱情不再這麼強烈而已,而且還學了很多東西。況且我真的這麼認為「能拿到這個世界的門票,本該體驗各種事物,若真像其他人說的,有天命存在,那麼要找出一輩子的熱情,也得從三分鐘熱度開始,沒有三分鐘,又哪來的一輩子。」
這想法堅定歸堅定。偶爾還是會針對「三分鐘熱度」這件事情進行討論。直到在某一次課程中,聽到一位大學生的分享。我更加確定,且更加進化了這個信念。
三分鐘熱度 3.0 — 享受每一道浪就好
首先,先喚起一件任何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人生有高潮就有低潮。
這位大學生和我一樣,從小就有很多事情想嘗試的事,但也時常懷疑自己總是三分鐘熱度,很不好。但後來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開悟了他,也瞬間開悟了台下的我。
他把熱情比喻為像浪,而我們就像衝浪者一樣,要先知道這個浪有高低潮這簡單的道理。因此我們不必因浪高而像個患有真命天子病的人感到亢奮,例如:「終於找到天命了」;也不必因低潮而感到迷惘挫折,例如:「我的天命到底在哪」。
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只要像個衝浪者一樣,享受每一道浪就好了。
你可以把一道浪,比喻成一件興趣,這道浪沒了,那就再去嘗試下一道浪;也可以把一件興趣比喻成有好幾道浪,遇高潮就有低潮,而低潮時,不需懷疑這是不是天命,只要相信還會起浪就夠了。
不論是哪一種,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拿著浪板,開心地踏上海水,奮力滑出,享受高潮,理解低潮;或者等不到浪 I don‘t care,那就在陽傘下先休息一下,觀察海象下一道再出發。
我們總是對「熱情」投入許多期待,期待它是一輩子的、期待一定要讓它發光發熱、期待我們學了它就要賺大錢、期待它就是我們的天命。想著它的未來,卻忘了現在享受它帶來的快樂。久而久之我們就遺失了那份快樂,更不用說這份熱情會延燒近未來。
於是現在的我,堅定 2.0 的信念,而來到了 3.0 我領悟到的是:拋開你的真命天子病。你的多學多體驗,不是為了找到天命,而是為了體驗當下。只要用心在當下就好。有找到那很好啊,沒找到那也沒有損失啊,因為這一路走來你不也累積了很多智慧在身上嗎?
而且能一直有想學的慾望,這一輩子都有學不完的東西啊,多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