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外收入」太高的公司不能碰嗎? 看懂「這 1 點」你就贏過 9 成的人!
企業獲利往往是推升股價的動能,
因此投資人非常關注 EPS(每股盈餘)
一開始進入股市的時候,
我也只看 EPS 高的公司,
結果當然是被市場修理了,
然後又看了書籍精進自己,
發現許多前輩會說「業外收益太高的公司不要碰」
看到這句話我恍然大悟,
對耶,EPS 包含本業收入以及營業外的收入,
如果公司是靠賣土地、出售公司部門因此大賺,
但並不是每年都有土地賣阿,
於是在我腦中便烙印下了公司業外收入太高不好的印象。
卻發現,有業收入高的公司股價也很好
但是有一次我在分析裕日車(2227)的財務報表時,
發現它的業外收入超多,
裕日車(2227)的營業淨利率平均大概 5 %,
到了稅前淨利率 平均大概高達 20%,
然後我再去看股價,也都一直維持在高檔 200 元左右,
怎麼會這樣,
前輩不是說業外收入太高的公司不好嗎,
為什麼裕日車(2227)股價可以那麼高…
原來是因為業外收入有分為好壞…
本篇與您分享:
- 業外收入的介紹
- 不好的業外收入:以宏達電(2498)為例
- 好的業外收入:以裕日車(2227)為例
▍業外收入的介紹
營業淨利 = 收入-成本-費用,
代表公司的本業獲利,
但是公司除了本業經營以外,
也會有一些與本業無關的收入費用,
例如:轉投資、銀行利息收入等,
所以一間公司最終賺的獲利,
必須要把營業利益與業外損益相加而得
成本與費用都是要扣除的,
但是營業外損益如果是正數,就要加上
如果是負數,就要減除

▍判斷業外損益是「一次性」還是「長期性」
身為公司股東,都會希望本業收入越高越好,
所以才會聽到有些人說業外收入佔比太高的公司不要買,
不過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
因為每家企業都有一些閒置資產,例如土地、機器設備等等,
不需要用到的時候賣掉,
偶爾產生業外收入也不錯
但最怕有心操弄股價的經營者,
公司本業虧損,就變賣祖產、股票企圖掩飾賠錢的事實,
這時候投資人如果只看 EPS 是上升就買進股票,很容易受傷。
該怎麼判斷呢?了解這 1 次的損益是一次性質還是長期性質就可以
》一次性業外損益:
一般的業外損益,都是屬於一次性的,
例如利息收入、賣掉資產的處分固定資產損益、
或是匯率影響的匯兌損益等等。
》長期性業外損益:
這部分並不多,主要是「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損益份額」。
此項代表公司關注被投資公司獲利的情況,
所以會長久看待,不會在乎短期的股價變動,
故能為持有股份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還有一種,我認為也可以放在長期性,
就是持有被投資公司不少的股份(例如5%~20%),
雖然不是採用權益法,但基本上不會隨意賣出,
每年會固定領到股利,這時候的「股利收入」我認為也可以是長期性。
以下是財報上可能會出現的業外損益科目,
每間公司不會一模一樣,但常見的就是這幾項

為了讓讀者更明白,
以下舉 2 個例子,
分別說明 好的業外損益 與 壞的業外損益。
▍不好的業外收入:以宏達電(2498)為例
宏達電(2498)在 20181Q1 出售手機部門給 Google,
此筆的收入是屬於業外收入,
畢竟不是每年都有部門可以出售。
前幾天的新聞報導,
宏達電(2498) 2018 全年每股賺 14.72 元
引起外資買進,
投資人千萬要小心啊
這是只有一次性的收益

如果本業經營狀況良好,
加上這筆業外收益就是如虎添翼,
因此我們來看看本業的狀況是如何?
根據最新的財報(2018Q4),
宏達電(2498)的本業經營很差,
營業淨損 139.63 億元,
但是為什麼 EPS 可以高達 14.9 2元,
因為在業外收入大增了 311.92 億元,
其中又以「其他利益及損失」貢獻 299.94 億元最多。

其他利益及損失裡頭可以看到最大筆的金額就是 「處分資產利益與授權收入」,
下方有說明就是出售予 Google 的收入。

由此可以證明,宏達電(2498)本業大虧損,
僅是靠一次性的出售部門產生高收入,
導致 EPS 暴增至 14.72 元,
這樣的股票投資人千萬要小心。
▍好的業外收入:以裕日車(2227)為例
因為裕日車(2227)2018Q4 的財報尚未公布,
因此以下計算截止至 2018Q3。
營業利益 +/-業外損益 = 稅前淨利,
而近 5 年裕日車(2227)的稅前淨利率 > 營業利益率
可以知道是業外收入大增,
因此這時候要判斷是一次性還是長期性,
超過 5 年都是穩定獲利,
可判斷是長期性的業外收入。

進一步看財報,
裕日車(2227)的業外收益最大宗便是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損益份額,
以 2018Q3 來看,金額大約有 46.56 億元
轉投資大陸公司其中最大的一間是廣州風神汽車公司,
單單這一間就認列約 41 億元收入。
轉投資也是一樣的汽車產業,
獲利又長期穩定,
所以算是好的業外收入

股價與稅前淨利率的變動相似
許多公司排除業外收入,
會看營業淨利率與股價的變動,
但是裕日車(2227)要看稅前淨利率與股價的關聯,
由下圖可以看到,
2 者的相似度很高,
2015 年 ~ 2016 年稅前淨利率屬於低潮期,
當時股價也下滑,到了 2017 年 稅前淨利率攀升,
股價也逐漸上升至 240 元左右。

▍快速結論:
1.判斷業外損益是一次性還是長期性
2.長期性業外損益:主要是「採用權益法之關聯企業損益份額」
3.有一次性業外收益,而股價大漲的公司要小心
《延伸閱讀:財報教學系列》
1.毛利率
2.『商譽』大增,可能有蹊翹? 從財報「這1處」看出未來營運狀況!
3.看懂財報「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讓你比市場更快抓出『EPS 增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