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第三天
從第二天的流連之地裡選了一個。二手書店。
高中和大學階段,二手書店是我常去的地方。當初我也是只去常見的新華書店或者其他小書店,二手書店是漫畫社的朋友帶我去,我才知道原來在唐樓內街的角落裡藏著恬靜的二手書店。而在這裡陳列著正當書店不會有的大量港版台版漫畫單行本。
高中時的零用錢有限,所以每個月能購入的漫畫有限,於是每週都會去二手書店認認真真地淘漫畫書,在決定入手前先翻閱第1、2冊,看看故事開局和畫風是否吸引我。後來已不再購買漫畫,但仍喜歡閒時在二手書店流連,尋找自己或許感興趣的書。
二手書店自然客源不多。電子書興起前,大部分人就算去書店也是尋求教材、教輔資料、暢銷書,甚少人會去二手書店去翻歷史的垃圾堆。如此反而正好得到了一個更為安靜、更適合閱讀的空間。
因為紙廠會從香港澳門大量購入廢舊書報作為紙張生產的原材料,二手書店從廢舊書報中找出比較完整(但難免皺)的書以低廉的價格販賣。高中時週末去二手書店淘港版漫畫,5元一本但是經常缺某基本。大學時漸漸發現二手書店深處也有不少建國初期甚至某些歷史時期的書籍,於是開始翻閱這些類似民間保存的歷史文獻的書籍。及後還陸續開始翻閱一些外國的畫冊、專題書籍。二手書和打口碟一樣,以洋垃圾的方式夾帶了大量的文化悄然輸入然後靜靜地等待有緣人或有心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