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與外交]賣個東西也得顧忌一堆,夾在兩岸之間的日本真是辛苦了
IPFS
1974年上半年時,為了因應日本緊急向他國輸出肥料而壓縮臺灣購買空間的風險,臺灣透過官方通知——雖然是以形式上是民間組織的亞東關係協會(現在叫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進行的,但其實就是一個隱藏官方性質的實質官方途徑——和民間接觸兩種方式,試圖提早購買日方肥料。為求成功,臺灣還請友臺議員帶著廠商,暗中去向大藏大臣(現在叫財務大臣)福田糾夫、農林大臣倉石忠雄「關說」。結果果然順利,當天就獲得閣議確定售臺十萬噸肥料了。可是雖然半澤直樹也是有演到關說這種事情,好像也不是那麼少見;但明目張膽讓人關說,還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日方就希望臺灣找個「適當機關首長」發出一個正式的函件到日本,證明日本政府是基於政策考量才決定出售肥料的,以免被親近「中國」——當時日本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代表政府了——的政壇人士攻擊。
我們可能會覺得奇怪,如果讓臺灣官方浮上檯面,不是直接給予中國和日本親中派話柄嗎?其實是因為日本原本就一直維持著對兩岸政權間的平衡,當時既然已和中國建交了,那就不能過度忽略和臺灣的關係。如果臺灣官方沒有出面,這個售臺肥料之舉就只會像是一個「僅受商人之託」的行為,政治上被人詬病;但若臺灣官方出面了,就算可預期到中國和親日派都會抗議,卻也可以得到友臺派的支持。如此,內閣才能獲得足夠的政治力量,順利推動此事。看看這個買賣肥料的小事情,日本官方都有那麼多顧忌,就能知道夾在兩岸之間的日本政府,其實也是很辛苦的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