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收波音飞机自残逞狠非常愚蠢
中国决心对特朗普加征关税“奉陪到底”。除了将美国进口关税提高到125%之外,还拒收已订购的波音飞机。第一财经报导,“一架尚未交付中国国际航空的波音737 MAX飞机,24日上午从浙江舟山波音完工中心起飞,目的地是波音总装厂所在地西雅图。在此之前,已有二架待交付厦门航空的波音飞机被退回美国。此外,吉祥航空也确认推迟接收原本要交付的波音787飞机”。波音执行长奥特伯格4月23日接受美媒访问时也证实,中国因美中贸易战,已经停止接收新的波音飞机。

中国拒收波音飞机的举措非常愚蠢。完全是损害自己,对美国和波音公司没有任何损害,根本达不到报复美国的目的。有点像街头混混逞狠,我扎自己一刀,你怕不怕?
首先,大飞机完全是卖方市场,只有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能生产。中国航司不要了,其它国家的航司排队等着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波音公司不会亏,甚至还能赚得更多。除了不退中国航司的订金外,现货还可能卖出比与中国航司合同金额更高的价格。波音官网显示737 MAX 8的“市场价为5500万美元。但4月20日中东某航空租赁公司挂牌3架二手737 MAX 8的标价为1.23亿美元,远远高于其挂牌价。关税上涨不属于不可抗力,中国航司不履行合同,除了拿不回订金,还得按合同付违约金。一般订金约为合同份额的10%到30%之间,单算订金,中国航司拒收一架飞机就会损失550–1650万美元。据相关报道,波音未交付给中国航司的飞机数量可能在130至200架之间,今年则有50架计划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如果今后全部拒收,那中国航司的损失将达数十亿美元。
对那些买方市场的商品,加征关税才有效。中国不买了,其它国家也没有多大的需求,美国的产品卖不出去,砸在手里,才能起到惩罚和报复美国的目的。对波音飞机这样卖方市场商品,加征关税就伤害不了半根毫毛。
那么,中国方面拒收波音飞机,是航空公司的作为还是政府的要求呢?我认为,两者皆而有之。从航司的角度出发,交125%的关税,等于价格翻了一倍多。航司承担不起,就会不履行合同,拒收飞机。但中国的航空公司基本都是国有。航空公司完全可以请求政府补贴。对于政府而言,将征收的关税又转给航空公司,一进一出,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是左口袋倒右口袋,再右口袋倒左口袋。但政府如不同意,那航司就只好拒收。
其实对于这样频次较低的大额合同交易,又是卖方市场,被征对象又是国有企业,征多高关税都没关系。不会产生利益上的损益。如上所述,只要政府同意将多征的关税转移给被征企业,无非是钱款转了个圈。交易频次低,合同金额大,也不会增加多少流程成本。而且,波音飞机本身无可替代,只有空客可以替代波音,但飞机生产周期长,纵然中国没有对欧盟空客飞机加征如此高的关税,中国航司也不可能及时购买到空客飞机来代替波音飞机。不像大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中国进口商就会从巴西进口大豆。
中国完全可以对波音飞机维持125%的关税,作个姿态得了。暗地里将多征的关税再转给航空公司就好了。航空公司没有损失,就会照旧履行合同。但只有波音飞机这样频次较低的大额合同,同时又是卖方市场,没有什么可替代产品,而且是国有企业才可以这么操作。如是私有企业,政府就不好将多征的关税再转移给被征企业,师出无名。再者,小金额和交易频次高的进口产品也不适合这种操作,核定成本太高。只适合于用豁免关税的方式。替代性强的进口产品也不适应这种操作。
如果中国政府不降低对波音飞机的关税,也不豁免,也不将多征的关税转移给航空公司,那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对美国和波音公司却没有任何损害,还可能更为受益。如果说自损三千,能杀敌八百,也还说得过去。可以指望美国人忍耐力比中国人低几个数量级,会先抗不住。“中国人吃草也能活三年”,虽说过于夸张,但肯定承受力比美国人强。但拒收波音飞机则是自损三千,资敌八百,纯粹是意气用事。目前拒收三架波音飞机以自残逞狠,算是小出血。真要搞成拒收余下未交付的所有波音飞机,那就是大出血,自断手足。太愚蠢了!又吓唬不住特朗普。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