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中路 53 公里三天兩夜|Tamsui-Kavalan Trails

Hsunming
·
·
IPFS
·
前陣子走了一趟淡蘭古道中路,三天兩夜53公里,穿梭在寧靜的小鎮、熱鬧的老街、茂密的森林裡,走過荒蕪、原野,越過山嶺、溪流。看著在步道上生活與放鬆享樂的人們,也想像著往返在這條路上的歷史。一個個故事在步道上也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長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全文連結


淡蘭古道中路 53 公里三天兩夜野營(柑腳岔路轉東線、蛇子頭後轉象寮古道百二崁嶺頭下外澳)


「會在台灣走長距離步道的人啊,可能是懷念起在國外長路健行的那些日子,或是嚮往那樣的徒步生活而想嘗試看看的吧?」


前陣子走了一趟淡蘭古道中路,三天兩夜53公里,穿梭在寧靜的小鎮、熱鬧的老街、茂密的森林裡,走過荒蕪、原野,越過山嶺、溪流。看著在步道上生活與放鬆享樂的人們,也想像著往返在這條路上的歷史。一個個故事在步道上也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長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有機會你也要踏上一段長路,才能真正了解徒步的美好。

去體會步道上的——喜怒哀樂吧。


新平溪煤礦博物館
DAY 1

暖暖火車站→暖東峽谷→暖冬舊道→五分山步道岔路→新平溪煤礦博物館→運煤台車鐵道🌿→十分老街→番仔坑步道(千階嶺)→國旗嶺→平湖西步道→平糊

Distance(KM):15.7
Accumulated(KM):15.7

說到淡蘭古道(Tamsui-Kavalan Trails),大部分的人會因為交通和食宿的規劃而選擇分段當日往返、或是兩天一夜住宿在中途民宿(如:柑腳)。北台灣、低海拔,加上四季的選擇性各有其優劣,鮮少人會安排三日以上的野營行程。往往會因為步道本身的條件需要同時克服悶熱、長途疲憊,可能還有潮濕、蚊蟲、蛇與蜂等問題。因此當我規劃這趟路線時,就很煩惱要找什麼樣的夥伴陪伴。他會不會覺得太熱?她會不會因為沒有開闊大景而感到乏味?沿途的上上下下加上重裝會不會很崩潰?然而這些對我來說不太是問題,因為我在乎的是「長路生活」這件事情,我享受的是把自己丟進步道裡。

這不短也不長的三天確實讓我有種在長路上過日子的感覺。

從事前的規劃包含沿途水源、宿點、撤退交通、城鎮聚落、補給、路況更新、打包取捨,到實際走上步道的身體適應、步道標誌、遺構景點、步道技法與沿途動植物觀察,再根據體力、天氣與時間推演出紮營的各種可能、並沿途尋找合適的營地,然後在佈滿星空的夜晚,靠著微微的頭燈光源指畫著地圖上今天來時的路,並討論著明天的計畫。


*一般認知長距離步道(Long-distance trail的定義是50公里以上的步道)



天未亮就從中壢搭上首班4138區間車前往暖暖火車站,因為暖暖車站偏小,月台長告訴我們要如廁要到前方橘紅色屋頂廟宇的廁所,如廁整裝後我們便出發前往暖東峽谷。這一段是從暖暖熱鬧的街道往自然郊區景點前進的道路,暖東峽谷其實距離暖暖火車站不遠,但這回還是第一次有機會走一走。進入園區後沿路會看到許多壯觀的巨石,經過一段柏油路後再以這樣舒服的園區步道暖身再好不過了。從暖東舊道往五分山步道岔路則是一連串有遮蔭的上坡,夏天的尾聲加上微微重裝,第一天這看似簡單的緩坡卻走得吃力。

抵達五分山步道岔路後可選擇左轉上五分山俯瞰宜蘭海岸線和沿海小鎮,然而已經肖想很久的第一個補給點[十分老街]就在不遠處,我們選擇在稜線上短暫眺望與拍照後就加緊腳步右轉下坡。這段下坡是一般遊客或山友要走五分山步道必經的路,步道雖然完整且寬闊但對我們來說卻有點痛苦,水泥階踩起來硬硬的且不太舒服。

在進入十分老街之前,會經過新平溪煤礦博物館,並沿著其運煤台車鐵道一路往老街的方向前進。新平溪煤礦博物館的門票不算便宜,加上我們時間上以及其他行程的安排,並沒有特別參觀。但運煤台車鐵道沿線有部分解說牌,加上網路資源的介紹能大致了解這一區域的歷史發展脈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捨石山系統],因為我們之後也有經過月台、過往使用的延伸軌道段、纜線,整個和歷史生活片段的連結又更為顯著。

抵達十分老街後,看到許多熟悉的場景。在鐵軌上駐足拍照和寫著天燈的遊客、叫賣的攤販和撲鼻而來的美味香氣、火車的鳴笛聲與列車長的進站歡迎,中午熾熱的太陽把我們趕進了一間麵店,點了幾盤小菜和冰沙在那開放式冷氣的小店裡享受這趟行程最後一個能恣意吃飽喝足的時刻。

再次踏上旅程,過橋後轉往番仔坑步道(千階嶺)。起點有一個籃球場及公廁,是個不錯的紮營點。不過時間尚早我們便開始今天的樓梯運動。經過一番走走停停後,我們抵達稜線上一座簡單木條搭建起的涼亭休息。隨著我們的呼吸穩定下來,風漸漸地變涼爽,一不小心就睡了個午覺。在那之後不久會經過一處國旗嶺,是個眺望十分老街和來時山嶺的高點。腹地大小類似三峽鳶山的眺望點,兩處都可以看到公路蜿蜒坐落在眼前。

在平湖西步道上終於見到了一大片長路標誌的雙扇蕨敞開雙手擁抱我們,接近尾端的古厝前有一片平坦的圓石空地,走出步道後,刻印著[平糊]的圓木地標也出現在眼前。這是連結東西步道口的公路節點,有公廁和一處小公園,再往上(出步道後左彎)脫離主線可以接到番仔坑福德宮和內平林山。

公廁的透氣窗框也是淡蘭古道標誌植物雙扇蕨,推斷可能為後期為步道建立的,在與疫情共處的現下也成為許多家庭帶小孩抓蜻蜓和丟飛盤的小秘境。下午三點半,一個不早也不晚的時間點,我們邊洗把臉邊討論著要不要背水往平湖東步道上稜再紮營。此時中午在番仔坑步道的木條涼亭處和我們有一段問候對話的情侶和我們說,這邊有廁所有平地,就在這休息吧?雖然他們仍要繼續往前行,因為他們是在柑腳民宿過夜的兩日行程。考慮後我們便決定紮營在公廁旁的小公園腹地,那裡有個神秘的類歐式地景吸引著我們。雖然溪流就在旁邊,不過一來是取水點不太方便、二來是公廁水龍頭的水經過濾味道也可以,我們便沒有特別取溪水。

第一個晚上總是需要適應的,這天我們在帳篷內輾轉難眠。畢竟左右兩側都有山壁擋風,夏季夜晚總有點悶熱。也可能是興奮得睡不著,沒錯吧?

暖暖-平糊, 影像紀實


泰發炭窯旁一處古橋
DAY 2

平糊→平湖東步道→大坑山稜線步道🌿→上內平林步道→絹絲瀑布→泰發炭窯→🌿柑腳威惠廟→崩山坑古道→風口鞍部→🌿泰平國小→虎豹潭

Distance(KM):15.3
Accumulated(KM):31

「我發現走長路健行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我有了機會去經過、然後細細品味那些我不會特地安排來造訪的可愛地方。因為我必須徒步路過這些美好。」

淡蘭古道最常被分段走的就是北勢溪古道、灣潭古道及坪溪古道。所以後段的這幾條古道儼然已經變成了中路的最佳代言。身邊的台北朋友多少也都聽過或甚至去過這些古道散步郊遊,卻鮮少有機會特地拜訪平湖東步道、崩山坑古道,更不用說運煤台車鐵道、國旗嶺、泰發炭窯這類小小景點了。除了端點交通不是那麼便利親民外,可能其特色或周圍景點的聯結也沒有辦法被現在的社群價值包裝或彰顯。但當走在長路上的時候,卻有大把時間發掘這些地方的迷人之處。這就是長路的魅力

平湖東步道入口

第二天一早,我們各自簡單吃了麵包和中秋節前收禮且囤積到現在的月餅和鳳梨酥,泡了杯可可後便踏上旅程。「還好昨天沒有走這一段上稜紮營」啟程不久我們便被清晨陽光灑進步道裡的畫面給美醒。上稜後續行轉彎處有開闊點可以眺望遠方的山脈,惟記得取右往下內平林山方向,此段稜線看似有點荒蕪雜亂,但路跡不至於迷路,順順著走就可以了。

古道上蠻常看見砌石駁坎和截水溝,穿梭其中的過程也會在附近樹幹上發現紙牌標註,推斷可能也是手作步道與古道修復保留下來的一部份景象。

在進入柑腳前,會經過一處絹絲瀑布,如其名水流不大卻在一處山坳形成一個小小的避暑桃花源。我們赤腳踩進水裡倚靠著瀑布,把疲憊和汗水沖走,舒緩一下辛勞的腳底板。

絹絲瀑布

走出步道後會先接到泰發炭窯,有保存完整的圓拱形窯洞。看著連結部落格前輩的介紹,也能想像當時出窯和完工後戲水遊玩的情景是多麼迷人。

續行到柑腳威惠廟的路上會右彎經過一處墓地,標誌轉換為地上圖騰較不明顯須多注意,柑腳有大廟可以裝飲用水、販售簡單的冰飲雜貨店,附近也有景觀餐廳和民宿(這部分無前往,僅提供文字訊息,請自行查閱)。這裡是一個中路東西線的分水嶺,階梯上威惠廟時右轉往中坑,左轉則往崩山坑,兩線會三水潭會合續往外澳。

根據走過多次中路的嘉禾提供的筆記,我選擇走崩山坑古道。崩山坑古道入口在一處看似不起眼的雜草叢,經過幾片大草原後可以到在地人的玩水秘境,我們沿著溪流岸邊往上,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溪裡的小朋友們在夏日午後愉快地戲水,我們則是背著重重行囊從溪流旁的步道緩緩而上。林相越來越豐富,一路上到風口鞍部時,天然的冷氣和遠方的東北角山頭(牡丹山、基隆山等)讓我們駐足了一會兒。接著會遇到一處五岔路交會處,我們選擇軌跡上的路線往泰平國小前進,並預計在附近的虎豹潭迫降紮營,明日再前往三水潭。

泰平國小現非廢棄狀態,有泰平共學村進駐成為一處共學基地,如需紮營用水電須預約繳費。我們經過時碰巧遇到負責人簡單介紹,他帶著小孩們到此三天兩夜的學習玩樂,溪邊植物學、健行步道學,在那樣的自然環境一切都成了學習的教材。

平糊-泰平, 影像紀實

註:泰平共學村|上下游報導

泰平國小一隅


DAY 3

虎豹潭 →北勢溪古道→三水潭小土地公→🌿灣潭古道→阿嬤木耳露→烏山越嶺古道→烏山62號→坪溪古道→蛇子頭眺望點→(*非離線地圖參考路線:象寮古道、嶺頭)→外澳車站

Distance(KM):22.2
Accumulated(KM):53.2

其實我們前面兩天都算是迫降,都沒有走到預定的地點紮營。還記得第一天在千階嶺上的涼亭睡午覺時,一個大姐看我們的包包一副就是要走中路全線野營的樣子,便詢問我們營地的安排。「其實淡蘭沿路就是走到哪紮到哪,沒有人會來管你,沿路有水源有腹地的地方都可以啦」她向我們這麼說著。不過還是要給計畫以野營方式徒步完成淡蘭古道的人一些建議。

除了要知道區域隸屬私有地、國有地、保留區等外,事前諮詢、晚紮早拔、無痕山林、不影響用路人、不張揚等也是需要有的概念,最後也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安全和保護在地居民及野生動物。

今天的古道除了烏山越嶺之外,都是沿著溪流的岸邊走。淡蘭古道的標誌雖然因其獨特的歷史意義而選擇雙扇蕨,不過沿路並不是非常常見,都是局部一叢一叢的,偶爾可以在步道邊發現。三天下來絕大部分呈現在眼前的林相多半是結合了山藍(大菁)、台灣桫欏、姑婆芋等,偶爾可以看到開著紫色小花的倒地蜈蚣、或是穿著白色斑點套裝,油亮優雅的九芎等。



淡蘭官方或許多遊記都特別提到中路的幾條重點推薦古道,分別有「北勢溪古道」、「灣潭古道」、「坪溪古道」。這三條古道相對來說更平易近人,起伏大多平坦或緩坡、林相優美多樣、溪水潺潺,是老少咸宜消暑、適合戲水野餐的步道。

一早從虎豹潭啟程後,經過泰平國小下方的派出所(太平驛站),沿著農道和產道而行,看到一處民宅後進入北勢溪古道。古道途中會經過古橋遺構。

這座橋是建於民國五十五年,所以才會有這種當代的橋名。我猜想農民或許不清楚,當時全台各地以「中正」、 「中山」命名的道路或橋樑,都必定是當地最主要的道路或橋樑。這種深山僻壤的小石橋也命名為「中正橋」, 其實是有政治風險的。這座橋應該是全台灣最小的中正橋,如今則成了北勢溪古道上特殊的遺跡。北勢溪古道從三水潭至料角坑。料角坑屬於雙溪鄉泰平村。昔日三水潭附近聚落的學童,就是走這條古道前往泰平國小上學。這條上學路,我估計路程約兩小時。泰平村位處於雙溪鄉的南隅,昔日並無公路,居民出入皆靠一雙腳。(資料出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我們坐在古橋遺址邊的長椅,幻想這條大大的路也有龍貓公車能載著當年的孩童上學。


經過三水潭後,自柑腳以來的兩線於此會合。不少遊客也會特地開車前往三水潭,此處可延伸健行多條古道。北勢溪古道、灣潭古道、闊瀨古道三條古道的交會處,並各自可再往後延伸。

過了灣潭古道後會來到一間天然木耳露攤販,我們抵達時有阿嬤在顧店,但阿嬤說她不在的話就是良心商店的方式擺著。冰箱內有阿嬤自製的木耳露冰沙和飲料,詳細品項與價格整理可參閱文末。阿嬤說她以前剛嫁過來,也都要走這些古道去其他村落,她也很訝異現在的年輕人願意這樣踏上長路、了解過去、品味古道。我笑著跟阿嬤說要把她的店拍起來推薦給大家,她還笑著說她今天沒有打扮。

阿嬤當年穿著婚紗在這裡辦喜宴的時候,那畫面一定是很美的吧。

烏山越嶺古道顧名思義要越過一個小丘,抵達烏山62號民宅後前方有一大塊空地可以停車及眺望點。適逢假日,經過此地時車輛停了許多。(註:前往坪溪古道入口的產道路邊有許多柳杉林,有看到許多家庭會停車在附近並在樹林裡紮營,看起來挺享受的)

經過民宅後方的小橋後,即進入坪溪古道。這天適逢中秋連假許多人在湖邊烤肉戲水,看起來不亦樂乎。往後走上坪溪古道的路上,也看到許多往返散步的遊客。有些人喜歡在坪溪古道中後段的淺灘踩踩水、或洗個森林浴,有些人則是會到蛇子頭眺望龜山島。

過了蛇子頭眺望點後,有一處岔路可以續行石空古道出外澳,我們則是往左下切象寮古道接嶺頭百二崁出外澳車站的北方一點。乃因行走至此已午後二時許,雷聲轟隆從坪溪古道入口就隱約從遠方傳來,雖全程幾乎走在林蔭下,過了蛇子頭後仍能感受到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擔心往石空古道繞路會太晚下山,也怕末段陡下回外澳碰上雨天濕滑難行,我們便盡快改由支線象寮完成末段路線。

離龜山島和海邊越來越近,淡蘭古道中路全段的終端點近在眼前,2017年抵達Santiago大教堂的那般心情竟然再次湧上心頭,如此百感交集。完成時只是靜默思考著而說不上是興奮,我想是因為這段長路要畫上了句點吧?


人生的篇章會持續撰寫,長路也沒有停下的一天,只要不斷往前行,總會接到另一個岔路口。


而我知道這段長路的句號,是為了醞釀下一個篇幅的旅程。



ALL PHOTOS BY EDEN

*文章不可作為商業用途。如需轉載刊登請務必於文章開頭註明原文出處

 並請來信告知 mountain1783studio@gmail.com

*文末連結附上之離線地圖為網路公開資訊,此軌跡於蛇子頭後岔路取右下續行石空古道接外澳,現場叉路木桿指示牌顯示則以直行象寮古道嶺頭百二崁為前往外澳車站建議路線,因行走當時恰逢午後雷聲轟隆作響,擔心下坡遇雨不好走,我們改由此直接盡快下切至濱海路再踢一段柏油路回外澳車站。

(註:中途廟宇的狗狗非常盡責擔任守衛且無繫繩,基本上只要靜靜通過即可,請直視前方並忽略牠的叫囂,千萬別被嚇傻了因為牠真的很兇且咄咄逼人。⚠️怕狗者請特別注意⚠️)

*顯示🌿路段為個人覺得比較容易「錯過或走錯」的幾個岔路,往往步道標示或木桿不容易在順向視線範圍內發現。請在產道接步道或轉古道時多加判位或注意離線地圖軌跡。

(註:許多岔路其實錯過了也只是繞在公路上,方向正確也沒有執意要走在路徑上通常還是可以繞回主線的。)


《宿》

基本上淡蘭古道這種長距離步道,在行進過程可能因為步道狀況、身體適應、天氣狀況、季節氣候等,在事前規劃時預判里程分配容易有落差,因此建議前後設定好撤退或迫降點並標示清楚於地圖上,再根據當時時間、成員體力和天氣條件等決定是否繼續往前推進。(雖然步道上的人常常說「走到哪紮到哪」,但有些地方是私人土地、有些地方更並沒有明確規定可以紮營,因此建議要低調並盡可能隱藏自己,以不影響大眾觀感、用路權益等,並晚紮早離,當一個短暫停留且不留下痕跡的過客。)

如需沿途野營住宿點資訊參考,請私訊 Instagram 取得

《補給》

水源

基本上路線多沿著溪流,若習慣以濾水器就口沿路水點真的非常多,不一一贅述請自行研究地圖溪流調整背負水量(基本上上坡前盡可能備足即可);泰平派出所、柑腳威惠廟、三水潭廟宇可詢問裝盛飲水機飲用水;其他包裝水請參考以下兩項目。

良心商店

.虎豹潭附近:寶礦力30、八寶粥30、花生牛奶35、伯朗咖啡25、台啤40、礦泉水15、鋁罐汽水20、台電冰棒六種口味20、蔬菜(地瓜葉40、蛇瓜50、南瓜時價)

.灣潭接烏山越嶺(阿嬤偶爾巡店):冰天然木耳露35(三瓶100)、寶礦力30,也有販售袋裝鮮採黑木耳

雜貨店

暖暖、十分、柑腳

《特別感謝》
每一趟旅程我都會感謝自己的勇氣、感謝夥伴的陪伴、感謝山神與步道神的照顧。感謝美好的天氣、舒服的早晨、溫暖的日落、星空的擁抱。除此之外,還有不會出現在日記裡、步道上、照片中,那些在事前給予我行程建議、回饋、資訊分享的山友們。

特別感謝走過淡蘭很多次也熱衷分享的嘉禾(Jia-he)細心地給我全路段的注意事項、筆記和自己的地圖,以及乃勻的紀實文章、路況更新和紮營參考。

以及 所有網路上素未謀面但樂於分享路線細節和資源的山友們。


完整文字與時間紀錄及GPX軌跡參考

淡蘭官網


泰平-外澳, 影像紀實


希望我的整理,也能讓你/妳更自在的踏上台灣迷人的長距離步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sunmingmountain1783.com 海外長程健行|台灣百岳登山|徒步生活 Instagram: 1783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