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七天

沸腾的地狱(第七天)

yushengchen28
·
·
IPFS
ta的整个人格都没了,ta整个人挂在那个悬梯上,中枢神经几乎和梯子融为一体。每次经过这样的学校,都像经过地狱。图来自Pinterest Donald Allen

曾经碰到一个男性,他的口音让我们互相认出都在宁波长大。然后我们都瞬间回忆起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就是在宁波,老师如果是宁波人总喜欢用宁波话上课,让人似懂非懂。似乎在宁波,教师资格证的普通话证书只是一纸空文。

然后就是如果成绩好,老师拉着你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看到你听不懂,会做出惊讶的样子说你不是宁波的?而当知道你来自外地某个贫穷省份,ta们便瞬间变了脸色,仿佛看到你出生在垃圾场。

这种经历让我不愿意学习宁波话,最多明白她们如何叫我的名字。

趾高气扬是一种普遍的经历。曾经有一个博主模仿过江浙沪的老师,那种趾高气扬根本不把学生尊严放在眼里的样子,她模仿得惟妙惟肖。有的时候我不禁想,所谓礼貌是不是在这种环境下培训出来的,究其原因,是出于恐惧。

“当然,我看的是英文原版的。”高中英语老师这么说。这句话让我记到现在。

老师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这种职业能够把一些非常简单的技能衬托得很神圣。

尤其是老师根本不想好好教你,对于你的错误吹毛求疵,然后再做出一种完美的样子来打压你。比如看到你的试卷不能考高分,可是她本人已经能够看英文原版书了。这更加让人自卑。直到孩子长大了发现这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

老师,是只能在孩子面前趾高气扬的职业。

当老师发现我在别人睡觉的时候看课外书,一种责任感让她请了家长,接着把我的父母痛骂了一顿。然后她孤立了我两个学期。我曾经非常害怕,觉得如果高中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我会考不上好的大学。后来我发现,其实中国的大学很烂。

但是却是那么的趾高气扬。

神秘的氛围能够让人忽略事实。如果再加上紧缺的资源就更是如此。

当一个人骄傲地爬上了天梯,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只是在那一刻超过了一群人。然后抬起头,发现自己含辛茹苦得到的东西是那么普遍,不值得骄傲。

比如,有的人为了自己能够熟练地说英语而骄傲,因而就可以看不起那些说“I think”的人。然后ta可能会阅读一些耶鲁的人说八国语言的文章,如果ta能够说更多的语言,就能够攀登上这座鄙视链的高峰“甚至和耶鲁优秀学生并肩”。

可是,在一些地方,学习语言是一种乐趣,会说四五种语言没有什么了不起。

可是鄙视链却是让人那么需要。

通过一点点的比别人高明的地方,来表明自己站在比对方更高的地方。

整个人生,就是在这座鄙视链里越爬越高。

其实,自己的眼里自己非常普通。如果不把对方踩在脚底,自己就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所以,继续这种无意义的攀登。

我们的学校教给了孩子很多东西,比如捧高踩低、势利、暴力、冷漠、虚伪、虚弱、自我欺骗、吹毛求疵。

把重要的东西从孩子心中割除。比如基本的人格、自尊、道德,如何尊重ta人,如何与ta人相处,如何处理自己的基本情绪。

最后孩子变成一个虚弱无助吹毛求疵的精神病,服从管理,为了自己在鄙视链越爬越高而沾沾自喜。

ta的整个人格都没了,ta整个人挂在那个悬梯上,中枢神经几乎和梯子融为一体。

每次经过这样的学校,都像经过地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