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能力競賽準備(地球科學)
難得有資格來談論關於自己領域內的事,而不是心裡的那些不重要的點點滴滴。
是的!這是我高三時寫的文章,但一直躺在草稿箱中,剛剛翻閱時決定還是把它完成,在三年級上學期時,我參加了校內的學科能力競賽,從校內佳作1->市賽第四名->全國賽(雖然沒得獎,哈哈)
說實話,校內佳作其實並不是一個多好的成績,但至少比我在二年級比的時候,連獎都沒得來的好!幸運的是,我還是獲得了校內代表比市賽的資格,也開啟了我的培訓和一連串的比賽之路。
這樣說起來是不是讓你們感覺更有信心了點,從佳作都可以拿到第四名,甚至還得到了全國賽的資格,其實還是充滿著可能性的!!
喔對了!這篇我覺得是比較適合和我一樣不是天賦型選手,但卻又想要比賽拿個獎,豐富學習歷程的人,如果是大電神請自動忽略,拜託不要鞭我......
關於地球科學學科能力競賽你應該知道
地球科學競賽是由四個科別所組成,分別是天文、大氣、地質、海洋與地球物理,在考試時,四個領域都會涵蓋到,校內的題目會是由各校老師自己命題,所以可能會混在一起,但市賽和全國賽就是分開的試卷了,市賽會是在同一時間發下四科的試卷,全國賽則是各科有各科考試的時間。
我自認為我不是一位天賦型的選手,儘管我的地球科學成績一直不錯,但在二年級時抱持著滿滿信心去比賽的我,還是落敗了。而在一年後,我又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再去比了一次,結果,終於如願得獎,透過兩次比賽的對比,和市賽與決賽的經驗,我認為知識固然重要,但競賽也是很重視答題技巧的!!
關於答題技巧
1.盡你所能將每題都填上答案
這時你可能會想說,不會就是不會到底要寫什麼,我的建議是:將你對於這個題目的想法都寫上去,會的話當然是寫正確答案,不會的話你總是能想到他和什麼有關連性,就把那個觀念也好,或是你對於題目的想法寫上去。
小故事
因為二年級時,當我在比賽中遇到不會的題目都選擇空白,但三年級時,我則是選擇把題目寫滿,不論確定與否。而後來在練習時我也發現,其實題目每個科別的題目大約3~5題,所以配分都是相當多的,而你只要有寫,有沾到邊,分數一定會比空白來的高分,而不要小看那一些小分數,累積起來還是很可觀的。
2.控制好時間的配置(市賽的答題技巧)
如同上面所述,因為市賽的比賽辦法是同時發下四個科別的卷子,要在三個小時內完成,而他會每過一個小時向你收一份試卷,最後收兩份,每科分配一個小時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張卷子到處都寫一點也不是個好選擇,畢竟到時候第一個小時到了就會沒有卷子可以交。而我的策略是,先將自己最有把握的科別寫掉,如此,你一定可以在一小時內寫完,還有剩餘的時間先寫下一回,一直有超前的感覺會使你教不會慌亂,答題也會比較穩定。
除了答題技巧以外,你還可以......
在還有餘裕及準備過程中,找到一個你「最喜歡的領域」,並認真鑽研,可以往大學的教科書找尋(而高中生也不需要覺得原文書遙不可及,改天有閒暇時間時,我會再出一篇有關原文書的),在一個領域專精除了可以用好的去彌補不好的以外,甚至有機會可以拿到該科的專屬獎!
最後,不能保證參與學科能力競賽到底能帶來什麼益處(畢竟最後我是以考試入學的),但能熱愛一個領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雖然我現在就讀的領域跟地科沒什麼關聯,但在生活中看到地科以前所學留下的痕跡時,還是甚是歡喜。
祝,每位勇敢的學生,都能在自己所愛中幸福的活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