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釋義

文明之眼
·
·
IPFS
·
空不異色,是說空間無異於實體;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物體,其他星球質量與之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太陽直徑在太陽系中不過十萬分之一,太陽體積更只有太陽系體積的千兆分之一,因此,太陽系就是太空,而原子結構又近似太陽系。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有主觀意識的高士,在深修佛道慧度時,發現感知盡皆空幻,進而度滅一切苦難。

觀自在,意味觀而自在、觀自而在、或我觀故我在,也就是「主觀意識體」,主觀意識是當下唯一,被宇宙意識所運行,以主觀意識體為角色,而解讀感知世間萬物;菩薩,即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或佛道眾生,菩薩亦稱大士,就是修行佛道的高士。

行深即修行佛道至高深境界,般若即智慧,波羅蜜多即到彼岸。照見是意識到或發現,五蘊亦稱五陰,即色、受、想、行、識等感知;度即度滅或解脫,度滅以解心中煩惱與眾生苦難,解脫以了有為執著的輪迴困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物象與空幻並無不同,都是從意識解讀而來;感受、思想、行為、認知皆是如此。

舍利子,即舍利弗,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色,是指可以觀測的實體;空,是指沒有實體的空間;色不異空,是說實體無異於空間,就如原子結構一般,組成物象實體的原子,其真實結構就如同太陽系一般,由一顆極其微小的原子核與幾乎不存在的電子所構成。

空不異色,是說空間無異於實體;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物體,其他星球質量與之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太陽直徑在太陽系中不過十萬分之一,太陽體積更只有太陽系體積的千兆分之一,因此,太陽系就是太空,而原子結構又近似太陽系。

色即是空,是說物象只是空幻;原子是構成物象實體的基礎,而原子結構卻如太陽系般空曠,所以原子就是微觀太空。空即是色,是說空幻就是物象,因為一切的物象都源自於意識的解讀,例如太陽系對我們是太空,但對天人而言就是物象基礎。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受是感受,如聽覺、味覺、觸覺等;想是思想,大腦儲存此生記憶,而靈魂則能存續累世記憶,透過如同量子糾纏般的業力作用,使主觀意識能對內外事物產生感想;行是行為,色身在世界或宇宙中的一切行動作為;識即認知,如知識、學識、常識等;受、想、行、識如同色一般,都是源於意識解讀而來。

【虛擬實境】VR可以區分強弱,在弱VR時仍能清楚區分現實或虛擬,但在強VR中則難以區分現實與虛擬;因為弱VR頂多滿足色、受兩蘊,「想」是由弱轉強的關鍵,「行」則是達到可探究的境界,而「識」則是達到可考究的極致,若沉浸在時空皆可究竟的虛擬宇宙中,其實就與活在現實宇宙中沒太大差別。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弟子,世間一切皆意識解讀而來,故本不存在生滅、淨垢、增減…,甚至宇宙時空都只是意識。

諸法,如各種瞭解世間萬象的方法途徑規律道理;空相,一切都是意識解讀而來,包括支持宇宙存在的時空也是。生與滅、垢與淨、增與減都是相對的,一切都只是意識解讀,僅存在於主觀意識的相對感知中。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因此,空法行深時,會發現包括主觀意識體自身與其解讀的世間萬象,都並非真實存在。

空中,是指入定境界,真相無我,宇宙唯意識而已。無色受想行識,即無五蘊,一切身心感知盡皆空幻。無眼耳鼻舌身意,即無六根,既無我相,六根也非我有。無色聲香味觸法,即六塵,既無六根,六塵又如何真有?萬象皆意識解讀而來。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空法,能超脫人界、天界、甚至意識界,無盡因緣盡皆空幻,無有集因苦果永恆輪迴,當然也無智略亦無獲得。

「無眼界」即達到超脫色界的禪修境界,人界、天界都屬色界。

宇宙是具有完整時空意識的物象界,沒有完整時空意識即意識界,意識由清晰到模糊,乃至於無意識,「無意識界」即宇宙無極狀態。

無無明...老死盡,十二因緣依序為無明、行、識、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意味無盡煩惱愛恨情仇生老病死盡皆空幻。

苦集滅道,即四諦或苦滅聖諦,集為因苦為果,道為因滅為果,由於宇宙有為演化,最終萬物眾生都得承受苦果,直至宇宙寂滅。無智亦無得,修行空法可達到無我甚至無意識境界,但這畢竟只是個人修行,對宇宙有為演化影響甚微。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是否行佛道是眾生的抉擇,若依佛道開智慧,則心中無有牽掛,無牽掛故無所懼,遠離有為慾望究極度滅。

以無所得,「得」是指有為收穫的一切,行菩薩道對名利權勢並無助益,一人修行也對宇宙演化影響甚微。故菩提薩埵,所以得讓更多人修行菩薩道。依般若波羅蜜多,依佛道智慧到達彼岸。故心無罣礙,所以心中沒有牽掛毫無窒礙,也就沒有一切煩惱。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心中無有牽掛當然無所畏懼。遠離顛倒夢想,即遠離有為獲得的妄念。究竟涅槃,直至終極涅槃,捨一己之欲以改眾生之命,此即菩薩道利益眾生的精神。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過去、現在、未來的真相覺悟者,因為依行佛道慧度而得無上正覺;故知佛咒的慧度法門,目的在斷攝心念作用,以從因果業障無盡輪迴中解脫。絕無虛言。

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佛,是覺悟真相者。般若,即智慧。波羅蜜多,即到彼岸或事究竟。阿耨多羅,即無上。三藐三菩提,即正等正覺。咒,指佛咒,為佛教傳承的咒語,有震攝妄念的功用,愈有信念效果愈佳。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說:到、到、到彼岸,眾生到彼岸,佛道大圓滿。

揭諦,即到達。波羅,即彼岸。薩婆訶,即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這是規勸佛教徒們,依眾法門到彼岸去,以達佛道的圓滿境界。佛咒是種修行的工具,目的在抑制無明妄念,抑制無明妄念能有效降低量子糾纏,除了淨化人間的混濁外,對微觀的影響更是巨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明之眼貼文全為個人著作,無版權問題,歡迎引用、分享、轉載、製片、出版...,但請勿斷章取義或扭曲原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黃老思想探討:希言自然

黃老思想探討:為學者

黃老思想探討:其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