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二天

回憶一個過去獨自流連的地方

connectkate
·
(修改过)
·
IPFS
·
寫一個你喜歡獨自流連的地方。
這個地方,你找到當中的樂趣,又或是你感到它陪伴著你。

很喜歡今天的問題。“寫一個你喜歡獨自流連的地方。”引起我注意的是「獨自」兩個字。若是在兩三年前,我想我實在是缺乏經驗去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那時屬於「獨自」的時間並沒有發展出來。

喔,寫到這裡,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我一直有獨自流連的地方。甚至是我的高中時代,甚至是初中時代。天,隨著我寫下來,記憶慢慢浮現,小學時代就已經有這樣的「地方」。

(好的,本來我想要寫的是今年的紅磡,但是因為回想起更早的獨自流連的地方,我決定換成寫更加久遠的地方。)

好。我現在決定選擇寫:在我的初中學校的一樓階梯和五樓走廊。

我初中也就是十二歲的時候,就離開家裡面讀寄宿學校,週日到週四的晚上都是在學校宿舍住。每週都是如此,週五回家,週日回學校。

在學校和班級裡我一直是社會化比較高的存在,這是構成我的很大一部分。但是,若要現在回想,我也有很多獨處的時刻。那些時刻可能是比較少跟他人說起的,大部分是獨自的,就像「秘密基地」一樣。當然,似乎也曾拉過一兩個朋友一起去。不過在我的感覺中,獨自流連的地方的獨自感很強。在這些空間待著的時候也構成我的很大一部分。

學校的一樓階梯,我已經記憶模糊,但是我記得,我會一個人坐在階梯上。我想要寫下來的是很特別的一晚。那一晚,我很想哭。但是我並不想讓其他同學看見。所以我自己走出教室出去走走,也許是課間,也可能是第二節晚自習已經開始。我腦海中存留的印象就是,我自己不自覺地走到了那個階梯上,坐下來。坐下來好好地哭。我可以不用掩飾我的情緒,不用修飾我的表情,也沒有時間的限制,我想哭多久就可以哭多久。我想那時候我沒有人陪伴,其實,那幾節樓梯確實就像題目說的那樣,在安靜地陪伴我。這個畫面我記了很久。

比起階梯我去的更多的地方就是學校的五樓走廊。五樓走廊似乎就有太多可以寫的故事。

那時候我們學校的教學樓,班級主要在一到四樓,所以老師學生們活動的主要樓層就是一到四樓。如果說一到四樓是吵鬧的,那麽五樓就是寂靜的。只有一些長年空著的活動教室,一個草木園(它有自己的名字,ohgosh我現在已經忘記了),還有一個菜園子。

我初中的最後一年,我印象很深,在四樓裡樓梯比較近的教室。所以如果要上五樓,我很快就可以上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會一個人跑上五樓走廊寫作業。既然是走廊,怎麼寫呢?坐在地上寫。很簡單,盤著腿,屁股貼著地面,作業冊放在腿上,嘩嘩寫。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喜歡寫作業的人,在作業上拖延也重。但是在五樓一個人坐在地上寫,光是回想起這個畫面,我覺得我的拖延就會被治癒。我一直知道,這個方式和五樓的環境坐在地上寫,對我來說是有很大的意義。不同於平時坐在椅子,本子放在課桌上寫,也不同於平時周圍有人。若真要去思考其中的含義,我想跑上五樓走廊寫作業可能是我對normality的一種反抗,也是一種“短暫出逃”。這樣的出逃既讓我感到新鮮,也讓我感到平靜,可以走進自己的內心。

當我找到了這個我流連的地方之後,我常常會上去。頻率如何我記不清,但是初三的最後一年,我應該在那裡貼著地面,度過了我很多的時間。我除了會在那裡寫作業,我還會在那裡寫日記。這也是我記憶中特別鮮活的部分。寫日記並不是一個routine,而是當有許多思想需要釋放,就需要寫日記。我甚至也有購買一個IKEA的簡易桌架,我買的是黑色波點的一款,平時放在儲物櫃裡,下午放學之後,就拿出來上五樓寫作業。我會把它放在我的腿上面,這樣它就可以墊高我寫作業的高度。在我五樓寫作業的對面,也常常有笛聲傳來,那是班上的男生經常去那裡吹笛。所以寫作業的時候,是伴隨著笛聲還有鳥聲。他也許知道我常常去五樓寫作業,不過因為是坐著寫看不到對面,所以我已經不確定他看不看得見我。但我想他應該知道我在五樓。後來他也在五樓這個地方,和我說了一些話。現在回想,這些記憶好像就在眼前,又好像已經是很久很久的事情了。再到後來,高中畢業,我也曾經和喜歡的男生回到這所學校,走過五樓。我不知道他了不了解這個地方對我的意義,我也已經忘記我是否和他說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