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黄皮白心的移民二代,迷失于他乡与故乡
来到澳洲之后,我才意识到我的肤色与脸孔,在这片以白人为主的西方世界中,是多么与众不同——一个亚裔女性。原来,我的国籍与出生地,都可能会成为他人口中的谈资。这是我在离开母国之前,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从那时候开始,移民议题成为了我的关注重心,我也随之在反思与探索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除了和更多与我有类似经历的移民一代交流,我也试图与更多的移民二代进行联结。在南澳偏远地区工作的时候,我曾向澳籍菲裔的经理发出过采访的邀请,希望了解他在年少移民之后的故事,是否有遇到种族歧视以及文化壁垒等情况。但经理却表示,他在这个小镇已经生活得太久了,对这些话题的感触已经不深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能观察到他在这个工厂的特殊性。他既要执行白人老板安排的任务,也要处理好工厂内移工们(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菲裔女性)的大小事务。沉默寡言的他就像是一座桥,在两种语言与文化中搭建起来。更准确来说,他是让移工们感到安心的「靠山」。
离开南澳之后,我很少再这么深入地接触移民二代。直到我发现了《中国女孩》这部电影的存在,其于2023年上映,并以西班牙移民二代女性作为故事背景。我对此感到欣喜若狂,毕竟这结合了我感兴趣的两个议题——性别议题以及移民议题。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电影得到一个答案,一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的答案:移民背景下成长的女孩们,过得好吗?
一、小小的亚洲超市,实为信息茧房
唐人街,或许是西方社会中,你可能看到最多中国人面孔的地方。在这条街上,有数不清的亚洲超市、餐厅以及按摩店。大量的留学生以及新移民,就在这条街上开始谋生,从而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一步一步站稳自己的脚跟。
电影的故事背景,就定位在唐人街的一家小小亚超中。一对中年夫妻,以及他们的两个未成年女儿,一起经营着这个有点简陋的家族企业。他们看似是平平无奇的一家人,却又精准地呈现出在移民背景下,两代人的爱与难。
我在看电影时最先注意的,是那对与我父母年龄相似的中年夫妻。他们移民到西班牙已经二十多年,是非常典型的移民一代——他们只希望可以摆脱贫困,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怀着朴素远景的他们,选择了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欧洲。
然而,落地之后的生活,却比他们想象中更加艰难,日子也过得极其清贫。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教育,夫妇二人的西班牙语都不是很通顺,对话也只能局限于店里的买卖交易。出国至今,爸爸一直都没有朋友;妈妈也只能跟家里的亲戚打电话聊家常,消解平日的寂寞。
也因为语言不通,夫妇二人在面对种族歧视事件时,更加无所适从。比如当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却被工作人员要求排哪个柜台买单时;又比如当地青少年进入店里偷东西,并在被妈妈发现后泼了她一身饮料,最后还嘲笑她不会西班牙语所以报不了警时,她是慌张的、百口莫辩的、无可奈何的。
这就是在西方世界的生活规则:在文明、多元、开放的表象下,人们实际上对于不同种族的认知并不一致,平等的理念仍然是空中楼阁;只是因为肤色与长相不同,个体就有可能被排除在外。你当然会感到愤怒与不公。但更多的时候,你会因为生活小事而感到绝望。
后来,妈妈没有前往警局报警。我想,这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可能没有足够强的维权意识,又可能是意识到就算报警也挽救不了经济损失,才选择了沉默。但这种长期处于「信息茧房」的生活姿态,却在慢慢消磨他们的探索欲,让他们逐渐放弃了与外界联结的可能性。
在西班牙的日子越久,他们就变得越发保守与固执,成为了「东亚父母」的加强版。无论跟女儿们讨论什么话题,他们都不忘提醒她们「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的」,通过高度的民族主义信仰,试图给自己带来一些安全感。他们也会因为西班牙人力成本过高,所以总是要求女儿们无偿看店,并不停向她们洗脑「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正当性。
在他们的饱经沧桑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因异国生活太过狼狈而长出来的皱纹,就连说话姿态都充满了忍耐与克制。尽管在西班牙已经有了一个家,但对于他们而言,一旦女儿们完成学业并找到工作,他们就可以「功成身退」般回国养老——那才是真的家。
我突然觉得很可悲,他们肉身来到了新天地,精神世界却只能蜷缩在这个小小的店面中。
二、她是一个西班牙人,只是皮肤是黄色而已
这部电影的设定,并没有局限在移民一代与二代的探讨,反而像「大杂烩」般增加了另一个对立面的叙事:生活富足的西班牙夫妇,自从领养了一个中国小女孩后,混乱与不安也随之而来。
在过往的新闻报道中,白人夫妇领养华人女孩的案例,随处可见。但影片在叙事上显得更加温和,只是提到了女孩被遗弃的事实,却没有涉及到其被遗弃的政治背景——自1982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不少女孩被计生部门发现,后被送到孤儿院,直至被海外家庭领养。
女孩香就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来到了这个西班牙家庭。在外人看来,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应该是很快乐、很舒服的;毕竟,西班牙夫妇是中产阶级,住在一幢豪华的房子里。但只有他们知道,领养了一个不同肤色的女儿,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
如果只是西班牙妈妈一个人去超市买菜,她会非常轻松。但当她和香在一起的时候,外人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这张华人脸孔,并开始为难她们。西班牙妈妈当然是不忿的,她第一反应便是维护自己的女儿,并迅速跟有种族偏见的售货员据理力争。
这场激烈的吵架,第一次让房间内那头「沉默的大象」凸显出来。若不是领养了香,西班牙夫妇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这种「差别对待」。也因为香的出现,夫妇二人第一次质疑自己领养的决定,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身为亚裔女孩的白人父母,应该为她做什么?
西班牙妈妈想让香学习中文,从而更好地了解母国。但西班牙爸爸却不以为然,他觉得香是一个西班牙人,只是皮肤是黄色而已。他们的矛盾,事实上是隐藏在移民与种族议题下,更深层次的国家认同与文化文化。但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除了香本人。
影片尽管并没有给西班牙夫妇太多叙事场景,但却给了我新的启发。我们或许已经知道了不少寻亲故事——被领养的华裔女孩千里迢迢去中国找亲生父母,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她们与养父母的生活日常。毕竟,受到种族以及文化冲击未必只有被领养者,也包括了养父母。
我认为,被领养的亚裔女孩,以及辛苦照顾她的养父母,都值得一部如《日常对话》般的纪录片,让大众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在移民背景下不同形式的家庭结构,从而学习更好地践行种族融合的理念。
三、夹心饼干
如果说移民一代遇到的课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生存下来。那么移民二代面临的困境,就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如何更好地生活。
生于中国式家庭,长于西方社会的芸芸,和香最终在同一所学校相遇。两张亚裔脸孔,在这个全白人小孩的班级中,显得极其特别。但这种特别,却并没有让她们迅速产生惺惺相惜的感情。相反,她们的友谊进度非常缓慢,甚至连这段友谊的建立都充满了脆弱性。
芸芸是外向的,总是笑意盈盈向香发出做朋友的邀约。但香总是沉默,随后离开。影片尽管没有展开描述香的过往,但她的神情总是充满了畏惧。我猜,香之所以转学,应该是因种族歧视受到了严重的校园霸凌。所以她总是刻意地与其他同学保持距离,避免受伤。
直到芸芸的好友介入,香才开始回应云云的邀约,两人才展开对话。在两个人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相似性:被领养的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移民二代;但她与移民二代的云云一样,都属于「被动移民」,由于外界原因而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
但她们又像是西班牙版本的「天才女友」。香无比羡慕芸芸有亲生父母陪伴身旁。因为与从小接受「我们是中国人」教育观的芸芸不一样,香不会讲中文甚至抗拒中文。在白人父母身边生长、接受宗教教育的她,自我认同是一个西班牙人。她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自己和养父母长得不一样,以及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怎么样的。
芸芸也同样羡慕有着富裕生活的香。当她提出和朋友在生日去汉堡王吃一顿时,妈妈却因没钱而直接拒绝了她的请求。就连在三王节(西班牙的儿童节)的时候,芸芸都无法获得喜欢的礼物;只因妈妈觉得芸芸已经在中国新年时得到了红包,而且她的成绩不够好,不应该得到那么多的礼物。
她们的父母爱她们吗?我想,是爱的。但这种爱,却不一定能说服香和芸芸。尽管香的西班牙父母给她转了学,也给香找了心理咨询师,但他们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到「黄皮白心」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芸芸的中国父母也如此,他们觉得自己为女儿付出所有,却不知道他们的老派的思想,其实会伤害到芸芸的自尊。
芸芸和香的生命故事,正是在移民背景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不安:她们就像是一块夹心饼干,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紧紧夹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庆幸的是,尽管生活充满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但她们仍可以与对方互诉衷肠,让那些焦虑的情绪有一个出口。
四、寻根,与扎根
那么长大之后,移民二代的生活会变好吗?芸芸的姐姐小柔,则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野蛮生长的女性形象。
由于父母选择了移民,小柔几乎是没有选择地成为了留守儿童。直到六岁时,她才被接过来西班牙。初来乍到的她,西班牙语还不够好,却已经成为了店里的小小童工。除了每天顾店之外,她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并且照顾妹妹芸芸。
进入学校后,她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由于这张亚裔脸孔,小柔总是被人称为chinita(中国妹)。她失去了她的名字,而变成了一个国籍。所有与中国人相关的歧视与偏见,都会放到她身上,哪怕她只是一个未成年儿童——我猜,香或许在原来的学校也经历了这些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柔在西班牙生活的时间越久,她反而更加紧绷。为了更好地融入同龄段的社交圈,她勉强自己去迎合男孩,甚至忍着不适用性去换取「合群」——这是非常残忍的行为,我多希望她能说不。但我也能理解她的行为,因为她太想得到他人的接纳与认可了。
然而,父母并不知道她忍受以及经历的这一切。因为在同一个时间段,父母已经开始给她安排相亲。尽管她此时还没成年,尽管这已经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了,但传统的婚姻文化却依然在异国他乡,通过压榨一个年轻女性而进行着。
对于她的亲密关系,就跟当初选择移民一样,父母从来没有问过她的意愿,是否她当下真的需要一个伴侣。他们只关心男方做什么工作,赚到多少钱。他们无疑是想按照东亚女性的人生之路套在小柔身上时,却没有意识到她接受的是相对自由、公平的西方教育。
于是,在一次吃饭的过程中,小柔终于不再沉默,而是一股脑地把对父母的所有不满都讲了出来。当父母又一次提出「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作为理由时,小柔理直气壮地表示了对这样说法的否认——她是一个西班牙人。或者,更准确地说「西班牙华裔」。
不可否认,小柔的母语是中文,她的肤色也与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不一样。但在西班牙生活了十多年后,她的生活经验与中国式家长已经截然不同。比起家族中亲戚时常唠叨的「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移民二代的小柔或者更想「扎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
在电影的最后,小柔终于不再与那些欺负她的人来往,也不再纠结是否融入的事情。看到她决绝离开小团体的身影,我揪住的心一下了松了下来。是的,在异国他乡给自己找到一个安心的社群(commmunity),是很难的。但离开不适合自己的,总归是好的开始。
事实上,我觉得小柔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从小在移民家庭下成长,她必须比别人更用功。为了给父母当翻译,她不仅要学习母语也要学习当地语言。与此同时,语言与文化又是相关的。她还没有完全习得一种文化, 就要硬着头皮吸收与接纳两种文化。
这样的她,就像是热带雨林肆意生长的大树,用枝叶给父母与妹妹遮阳,与此同时又凭着足够的韧性,野蛮地在这片土地生长着。
五、他乡,亦是故乡
在《中国女孩》的观影评论区,很多人提到自己的不适,认为这是一部充满刻板印象的电影,尤其是展现了太多中国移民的苦难一面。但我却有不同的想法。
作为一个正在移民路上的人,我和电影中的移民一代、移民二代有着类似的经历。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了永居签证或者换了护照之后,成为了法律意义上的当地居民或者公民,是否还会有「人在他乡」的感受?
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许这种异乡人的感受会一直持续,但比起「寻根」与「落叶归根」,我应该学着像小柔一样,开始思考扎根。但扎根不意味着「要勉强自己融入」,哪怕不融入,其实也是可以的。日子照样过。
这就是我坚持看移民题材电影的原因。我想通过影音作品,通过他人的生活,获取一些生活经验。毕竟,人人都喜欢提到初来乍到的兴奋,却很少探讨移民之后的困难与挑战。但事实上,适应移民后的生活,就像是蛇蜕皮一样,不是只有一次,而是贯穿了一生。
此外,我也觉得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移民题材电影。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移民议题一直都很有争议。但无论在何时何地,如果不同种族的人都能意识到因差别对待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世界才可以真正变得更加包容与公平。
选择移民,追究到底,都是希望过上一种快乐的生活,可以更自由、更惬意在新天地获得滋养。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跨越山河,把他乡变成了故乡,变成了我们的家。
约稿合作:
在澳洲一年多之后,我发现迫切需要写作。比起繁重的体力活,写作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在记录和反思的过程中也可以疗愈自己。如果有需要产出性别、残障、影评、商业软文等文章,非常欢迎来联系我进行合作;我也可以做线上编辑,进行修改和创作文章。
另外,如果有任何媒体机构或者出版机构,对我的故事感兴趣,请一定要联系我。我很想出书,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只有回归中文写作时,我才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