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閱讀筆耕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92|最有效的時間管理:宏觀面與微觀面

閱讀筆耕
·
·
真正理想的生態該像可攜的門號、電郵地址,即使更換幾多次服務商,身份、資料與社交圖譜都能帶著走,這種可攜性、可組合性和資料永續儲存,正是 web3 的核心追求。——高重建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雨果.Hugo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 6 點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每週一上午六點迎接創作美好時光。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之前提到我的 IG 和 Threads 被盜了,新帳號申請完成,主要內容會以創經 IMO 週報中萃取到的新知,做成圖文方便大家回顧,歡迎++ 👇


❏ 本週焦點

🔸 南北差異
🔸 最有效的時間管理
🔸 個人 IP 的無限遊戲:KOL 比韭菜還多的時代,如何脫穎而出?
🔸 經典電影《大白鯊》(1975) 幕後:混亂、巧合與經典的誕生
🔸 一個人的失敗有時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家裡不夠有錢
🔧 News Explorer 2.0 is finally available!
🔧 推薦 5 個超好用的縮短網址工具
🌍 20 週年:我的部落格簡史
🌍 3 大加密貨幣學習資訊一把抓,新手邁向老手的必經之路!
💪 主編後記:時間管理的宏觀層面,循序漸進 123 大戰略


南北差異 by 全國挺侄子足感心

閱讀筆耕 🙋 IMO :觀察、共鳴、創意元素

策展這篇圖文的目的並不是要「戰南北」,而是帶出一些思考:

  1. 這張圖是用 AI 生成的,下方刻意保留(無法完整支援中文字的)原始效果,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三位男性樣貌都是出自於 AI 之手。若有人質疑取樣的代表性,那也是 AI 的錯,砲火不會指向小編。

  2. 承上,AI 繪製的成果很到位。自問,我的(提詞)能力有辦法產出同樣水準的作品嗎?良好的指令,往往來自於對事物細膩的觀察,並用文字刻畫出來讓 AI 懂。

  3. 除了給乾貨,更多時候,社群爆文是激起群眾的共鳴(見留言區)。

  4. 承上,從群眾回應中,可以找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意元素,這些「寶藏」又可以回過頭來,變成進化演變的養分


最有效的時間管理 by Zen大的時事點評

結論,簡單說,要選對工作型態,事先決定投入工作的時間數量,不被外部世界的系統綁架行程,才可能做好真正意義的時間管理。

閱讀筆耕 🙋 IMO :宏觀面與微觀面

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分「戰略面」和「戰術面」兩塊來談,這篇策展貼文傾向前者,聊的是宏觀的時間管理方法,是許多原則、觀點的集大成:

一定也有人想問,有沒有微觀的時間管理原則?有的,這邊也附上一張我受到第 52 期週報啟發寫下的卡片,偏向戰術面,分享給大家。


個人 IP 的無限遊戲:KOL 比韭菜還多的時代,如何脫穎而出? by starzq

在這期特別的串台節目中,Day1Global 與 Sea Talk 的主理人 Sea 哥一起,深入探討了當下「KOL比韭菜還多」的市場現象,分享了三位創作者多年來的內容創作心得與實踐經驗。從博客時代到 Web3 浪潮,從個人興趣到商業變現,這場對話涵蓋了內容創作的方方面面。

閱讀筆耕 🙋 IMO :喜歡一件事情的本身,和它造成的不方便

這集 Podcast 裡面中有一句我喜歡的話,大意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喜歡做某件事,同時也喜歡因為投入這件事所造成的不方便,那你就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句話不只適用於創作者,同樣也能送給上班族。

我身邊有朋友很常換跑道,詢問原因,總是得到「沒興趣了」或「失去熱忱」之類的回答。當然,這可以怪制度、環境或人事問題,但更多時候可以回歸剛才那句話:他只看到這份工作光鮮亮麗的一面,卻沒有細想,做這個差事(任何事都一樣)也有不能事事盡如人意的地方。

有興趣,是看到一件事的優點;有熱情,是接受做這件事情的缺點。


經典電影《大白鯊》(1975) 幕後:混亂、巧合與經典的誕生 by 小動物大世界

機械鯊魚故障意外促成經典敘事手法(隱喻式恐懼)拍攝過程艱難,角色與劇組互動成就經典打破「環球影業一度考慮中止拍攝」的不看好,開創夏季強檔大片新時代

雨果・Hugo 🙋 IMO :跟「沒有」借東西

由於鯊魚無法正常運作,斯皮爾伯格決定盡可能少地展示它,而是用聲音、暗示以及約翰・威廉姆斯配樂中不祥的大提琴音符來營造恐懼感。這種計劃外的限制最終變成了一種革命性的敘事技巧。

這段內容讓我想到火星爺爺許榮宏的演講《跟「沒有」借東西,有限的資源不一定是阻礙,有時反而可以激發創造潛力,「沒有」才能讓我們真正跳出框架來思考。
 

閱讀筆耕 🙋 IMO :解決問題,別管大白鯊

回憶起上一季說書摩天輪活動,fj 為大家導讀《解決問題,別管大白鯊》這本書:我們平常解決問題時,很多人會直接衝著問題去處理,但有時候換個角度,效果更好。


一個人的失敗有時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家裡不夠有錢 by Limei Lee

《奧本海默》明白指出:「由於羅伯特(即奧本海默)的父母仍然逗留在劍橋,大學當局立刻通知他們發生的事。朱利亞斯(即奧本海默的父親)瘋狂地(而且成功)遊說學校不要提出刑事控告。在拖延了許久的協商之後,校方同意羅伯特可以留校察看,同時必須定期去見哈利大街上的精神科醫師。」 ​

換言之,奧本海默之所以沒惹上官司、沒被學校開除,是他有錢老爸到處奔走的功勞,而不是他本人有什麼優秀的協商技能或說服能力啦。 ​

這世界對有錢人是一種態度,對窮人是另一種態度。有錢人懂得要跟世界討價還價,窮人大都只能硬吞、只能認命。窮人家的小孩,你沒有犯錯的空間,你得自立自強、自己想辦法精進啊!

雨果・Hugo 🙋 IMO :與其埋怨不如前進

「認清現實」是前進的第一步。正因為多數人都沒有這些顯赫的家世與財力,所以更需要透過學習及向上社交來轉換認知及人際圈層。


創作者與數位生活

News Explorer 2.0 is finally available! from Betamagic

一些用戶評論:

I'm a very happy user for more than a year now and I can highly recommend this very affordable RSS (YouTube, Reddit, ...) reader, which I use for consuming Reddit content as well (and now reading comments too).

This is by far the best RSS reader, with the best support, and I believe it's one of the unicorns when it comes to pricing! The price of this app has never changed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No extra charging for the version 2.0 like others do these days.

閱讀筆耕 🙋 IMO :滿足最基本的閱讀需求

News Explorer 是一款整合 Mac 生態系的 RSS 閱讀器,支援 macOS、iOS、watchOS 甚至是 tvOS,透過 iCloud 同步你的設定和閱讀進度。

對我來說,RSS 閱讀器最大——也是最基本——的用處就是:

  1. 輕鬆跨平台訂閱:只要把我喜歡的創作者首頁網址丟進去,就自動追蹤訂閱,越方便(無腦)越好。

  2. 不被干擾地閱讀:你一定也遇過,本來只是想看某個創作者有沒有更新,結果被演算法推的內容勾住,一不小心就耗去不少時間。RSS 閱讀器能解決這痛點。

至於其他功能(畫線、註記、筆記導出⋯⋯)多多益善,但它們不是最驅動我想要使用 RSS 閱讀器的根本原因。

我是透過 Setapp 這款「應用程式界的 Netflix」來使用 News Explorer,一個月 10 美金就能無限暢飲 240+ 款付費型 App;免費體驗 7 天 Setapp 推薦大家試試。


推薦 5 個超好用的縮短網址工具 from Yourator

⋯⋯告訴你縮短網址在行銷戰略上的必要功用,同時彙整出 5 個最實用的縮網址網站,分別介紹特點與功能性,讓各位根據你的需求選擇適合的短網址網站:

PicSee
Bitly
Reurl
Lihi
TinyURL


創作者經濟與 web3

20 週年:我的部落格簡史 by kin ko

⋯⋯於 2023 年投資了 5000 鎂成為微股東,Substack 也不負所望,在台港的讀者和作者都越來越多,功能全面,介面完善,我甚至想不到在現有體系下 Substack 還能有甚麼突破,會以「web2 天花板」來形容它。

每個人長期使用一個平台,往往只是窒礙創新的 vendor lock-in,真正理想的生態該像可攜的門號、電郵地址,即使更換幾多次服務商,身份、資料與社交圖譜都能帶著走,這種可攜性、可組合性和資料永續儲存,正是 web3 的核心追求。

閱讀筆耕 🙋 IMO :Substack 微心得

很認同 Substack 是「web2 的天花板」,它一方面是電子報,另一方面也是部落格,但令人欽佩的是,它做到很多平台做不到的事:如果哪天創作者想「跳槽」,可以把自己的訂閱名單(社交圖譜)一起帶走。

目前台灣用戶用 Substack 最大的痛點,應該是「金流不方便」。如果想收款,得先去國外開銀行帳戶,不然就得麻煩海外朋友代收⋯⋯但無論如何,最後都要走到國際電匯這一步,除了費時以外,中間的(手續費)耗損也很大。

如果未來 Substack 能全面引進加密收付就完美,問鼎「web3 的天花板」大有可為。


3 大加密貨幣學習資訊一把抓,新手邁向老手的必經之路 from 鏈習生

剛開始接觸加密貨幣時,我最大的困擾不是買哪一個幣,而是到底要去哪裡找正確、客觀的資訊?這篇文章要幫助你透過 3 大階段,從「完全新手」一路學到「懂得自己研究、判斷、跟上趨勢」的老手等級!


真正理想的生態該像可攜的門號、電郵地址,
即使更換幾多次服務商,身份、資料與社交圖譜都能帶著走,
這種可攜性、可組合性和資料永續儲存,
正是 web3 的核心追求。

——高重建

❏ 開課囉!即學即用的 AI 交易流|早鳥價募資中

你不是沒能力,只是少了一套能讓你看清市場的工具。

逃頂女王 Felisa 親授的線上課,正式開放報名!

  • 教你如何用 Wisdomise AI 掌握市場脈動

  • 巨鯨動向、社群熱度、潛力幣排名,一次搞懂

  • 打造屬於自己的高勝率策略,從盲目投資畢業!

低於 5 折,早鳥優惠由此去 👇

chainee.io/courses/a...

結帳時記得輸入【創作者經濟 IMO】專屬優惠碼「IMO300」再折減 300 元!

讓我們在 Web3 世界裡一起成長學習,還要獲利!💪


❏ 主編後記:時間管理的宏觀層面,循序漸進 123 大戰略

針對本週選文〈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提煉與補充,梳理成更好吸收的一張卡片,分享給你 💪:

升級訂閱解鎖更多賦能
imoweekly.im/

- 週報:主編後記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卡片盒筆記:白板原始連結
- 不定期空投派發-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