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梦想的天空有多高?

纪念被删掉的稿子
·
·
IPFS
只谈潜力没有意义,必须要能兑现潜力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国内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未来潜力巨大。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低空经济规模超 5000 亿元,2030 年有望达到 2 万亿元。

我想说的是,低空经济确实很好,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看好低空经济,适当押注一些相关公司的股票即可,至于说全面梭哈,那我觉得你还不如赌 AI。

因为低空经济是个很好的概念,但是从现实来看,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这里我想先用宠物产业来类比一下,毕竟这也是一个看起来市场广阔,但是多少年都平平无奇的行业。

艾瑞咨询发文称,根据数据分析及测算,预计 2024 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3453 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5.8%,2019 - 2024 年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 7.8%。

2023 年国内宠物犬家庭渗透率约为 17.8%,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19.4%;2023 年国内宠物猫家庭渗透率约为 16.4%,预计 2026 年将达到 18.6%。

再看看美国,据美国宠物用品协会(APPA)数据,美国 2024 年宠物行业消费额达到 151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3%。

换算成人民币,美国宠物行业市场的消费金额早就破万亿了,我国才 3000 多亿,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而已。

如果按照中国 14 亿的人口规模对比美国 3.3 亿的人口规模,目前中国的宠物行业规模至少还要翻三番以上,才能说匹配了中国的人口标准。

所以,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好多年了,都说增长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光明,但是就一直缓慢增长,几乎看不到那个爆点什么时候会来。

而在我看来,中国宠物经济市场天花板很明显,想要媲美美国市场,几乎不可能。原因如下:

文化原因 :我们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家畜是牛,而欧洲畜牧业繁荣,欧洲人的餐桌上也少不了牛奶、奶酪和黄油,而畜牧业当中,狗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牧羊犬被专门培育来帮助农场主维持羊群的秩序,所以他们会把狗视为家人,而在我们国家,六畜中,狗的地位是很低的,这也就决定了,狗乃至于猫都很难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中国人的家庭当中;

收入问题 :养狗多花钱不用多说了,要吃要喝要啦要撒,病了还得送医院,早在 2021 年,中国政府网披露,我国灵活就业规模达 2 亿人,灵活就业群体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送外卖、跑滴滴等等,赚取的收入优先养活自己和家人,哪里还有钱给狗和猫买这买那的;

居住面积问题 :别看咱地盘大,但是想要过好生活,还得在大城市,大城市人口稠密,住房拥挤,而狗猫等宠物也需要生活空间,就会导致人和宠物的冲突;

996 :打工人一天忙下来已经很累了,还要遛狗,收拾排泄物,如果宠物精力无法释放,导致拆家,最后得不到什么好心情,反而还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

所以一个产业是否能发展的起来,得跟国情相匹配,没有发展的根基,就跟其他国家去生拉硬拽,只看纸面数据不看事实,说什么宠物经济未来破万亿,那不是画大饼么?而且随着新增人口的减少,中国宠物产业的上限可能也快要到了,因为本质上宠物产业的消费主体是人,而不是宠物。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说回低空经济,确实低空经济应用领域有很多,例如为快递包裹 “插上翅膀” 极速送达(物流)、无人机植保助力农业生产(农业)、空中的士载人飞行(客运)、高层灭火(消防)等等,但是应用领域多并不代表能在现实中大面积铺开应用呀,毕竟现实的一些限制条件导致了低空经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很难展开。

空域管理体制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多位业内人士曾提到,低空空域仍然是当前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包括空域管理缺少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细则,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有待明确等。李养民也提出,我国低空空域的使用受严格限制,导致低空飞行活动难以大规模开展。空域管理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对 “超视距飞行” 和大型无人机的管理缺乏明确标准,给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在我看来,低空经济最核心的就是空域了,空域一限制,说啥都不好使,无人机飞上去了,拍了不该拍的,然后某市的空域就全部关闭了,这事也确实发生过,而对于商人和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如果今天开放,明天关闭,谁敢投资呢,收益完全不确定了。

基础设施薄弱 :全国通用机场数量远低于欧美水平,且分布不均,制约了低空经济的发展。截至 2024 年 3 月,我国通用机场数量为 452 个,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通用机场的数量和密度均偏低,低空航空器飞行试验场、起降场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低空作业的需求。

不能只看规模,要看投入产出比 :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 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市场规模有了,问题是投资了以后,能收回成本么,还是根据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官网发的这篇《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用机场的布局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现象。经济相对发达、低空消费潜力较大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虽然通用机场数量较多,但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通用机场数量处于中等水平;而北部和西部的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广人稀的区域,地理条件适合开展通航作业,但人口密度小,低空消费市场有限。

我的判断是,低空经济的发展还是会围绕经济相对发达、低空消费潜力较大的核心经济地带展开,至于说人口密度小,低空消费市场有限的地区,那也就只剩个市场规模了,可能没人开发的,因为市场有限,意味着投入后很难收回成本,因此规模是几万亿,但是实际的投资消费是否能达到预测规模的上限,那就得另说了。

虽然说,低空经济涵盖领域广泛,低空飞行、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等等,但是如果没有实现规模效应,成本降不下来,会直接限制普通消费者对低空经济消费的欲望与需求 :再加上低空经济发展才几年呀,老百姓对低空经济的概念、应用及价值了解有限,这些都导致了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极其有限。举个例子,从深圳出发前往珠海,航线去年 4 月底开通,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飞了 100 多架次,400 多人次。说实话,热闹点的航线,都不止一天两班的飞机了,低空经济要是需求很大的话,一年多的运行,那怎么可能才 100 多架次,得加个 0 才行。

管理问题 :根据预计,未来 5 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这里有个问题,还是只说了规模和数量,后面的啥也没讲,就说一点,无人机数量突破千万架不是问题,工业大国分分钟就生产出来了,但是 “黑飞” 的问题如何解决?那不然只谈数量没意义呀,得看能飞起来多少架、而且是要让大家无后顾之忧的飞无人机才有意义。

所以在我看来,低空经济发展虽然在目前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而言,低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制度性、技术性和市场性的障碍。目前应该也只是给一部分公司、批一些线路试点进行,距离广泛而全面的铺开仍有一段路要走,在不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低空经济在我看来,很有可能跟我国的宠物市场一样,潜力确实很大,但是那个潜力开发不出来。

参考资料:

艾瑞咨询:预计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突破3400亿元——新浪财经

依依股份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全景网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规模达2亿人——中国政府网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北京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新京报

代表委员热议低空经济:加快制定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体系——南方都市报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江西省无人机应用协会

低空经济飞出“新花样”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速——央视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