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刻(296-300)
296 午睡
我不知道大多數人是不是都有一個活躍的社交圈,反正我基本沒有。
年輕時喜歡過熱鬧,單身時經常喝酒,說到底是怕寂寞,社交的意義無非就是要熱鬧。但熱鬧過後還是寂寞,於是漸漸明白了寂寞的解藥不是熱鬧,也不在朋友手裡,而是自己。
單身時代末期,我有一陣子經常熬夜看書,左手一瓶啤酒右手一支香煙,覺得時間的無邊,好像揮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只是過不完的長夜和倒不盡的煙灰。
有些晚上看書看得入迷,睏意全無,轉眼天就蒙蒙亮了,這時候再想睡也不能夠了,怕耽誤上班,於是乾脆起床,衝個澡,出門慢跑或走路,然後直奔早點攤,吃第一撥油條豆腐腦。
那些個通宵對身體健康無疑是有害的,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卻也是一個忘不掉的美好回憶。
我一輩子幾乎沒體會過睡午覺的快樂,從小就不敢睡午覺,因為我一睡下去就不再是午覺,再醒來時一定是 hi good evening.
我的學生時代,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別人睡午覺的一個小時里我都在看書或發呆。我還清楚地記得大學暑假里,幾乎每天都去找我的一個好朋友。中午有時候在他家吃飯,飯後去他小房間下象棋或瞎聊。下著下著聊著聊著他就開始打哈欠,然後他就倒下睡午覺,我就坐著抽煙看書等他睡醒。
現在我還是不敢隨便睡午覺,只有下午沒事時中午才敢往床上躺。

297 痛風
前段時間痛風發作,有一天跟国外同事电话里说到此事,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说痛风这个英文词,只好笼统地说 My foot hurt. 她问 What happened to your foot? Did you twist your angle?(崴了脚吗?)我说不是不是,但又描述不出,最后只好说 I stepped on shit. 哈哈
*痛風的英文是 gout.
298 網文
很多時候並不是沒時間或沒情緒寫文章,只是覺得專門花時間寫些沒人在意的文字太浪費。浪費了什麼,也說不清。自己又不是作家,每天寫點狗屁口水文字的意義在哪裡呢?
寫作跟看書還不同,後者起碼算個消遣,即便什麼也不為。
寫作,哪怕再隨意的寫,也要搜腸刮肚費些思量的。明知道沒人在乎也沒幾個人會讀到,也想給自己點莊嚴的味道。既然寫了,就幻想自己是個作家在采風或者畫家在素描吧。
但其實人生里的大多數事情都不會浪費的,即便你當時看起來好像與任何事都無關都無益。但也許有那麼一天的一個時刻,你自覺無聊隨便做的什麼事就突然變得好有意義和價值了。
後來我就寫得多了,不為被人讀到,只為寫下當時的情緒。
299 話題
幾年前大陸有個脫口秀電視節目,也是選秀的那種形式,很火爆。看了幾個選手的表演,有笑料,講得也不錯,但聽多了十分雷同,不是內容,而是結構和技巧的雷同。
例如,脫口秀段子大多數都以「我爸、我媽」來開頭,講一個小故事,簡單的情節中穿插幾個笑料,這基本就是這些脫口秀統一的敘事方法,比起傳統相聲來顯得簡單了些。
有一點很可惜:所有脫口秀都不敢觸碰嚴肅話題。
嚴肅話題不一定都是政治話題,生活中嚴肅的荒誕有很多,只看有沒有人能挖掘出來。
八十年代初期有過一次漫畫熱,那時候各地工人文化宮里一到週末(只有禮拜天一天休息)就有漫畫展,露天展出,免費看。漫畫主題大多是諷刺不正之風和官僚主義的。那個年代的大陸人,心理其實比現在成熟並豐富很多倍。那時候大家就懂得一個基本的道理——政府是為民眾服務的,所以民眾有權批評政府。(那個時候台灣還沒解嚴)
不怪年輕的脫口秀演員淺薄,畢竟年紀還輕,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那麼早洞察社會和生活的多面與沈重。但能把黑暗和沈重講成笑話永遠是幽默這門藝術的至高境界。
*以上這段話是兩年前寫下的,現在脫口秀這種形式在大陸已基本絕跡。
300 法師
很喜歡台灣聖嚴法師說過的一句話:「生活中沒有小事,也沒有大事,根本就沒有事。」
淡如白開水的一句話,最後六個字說完卻如一聲轟雷醍醐灌頂般地震撼人心。
人生根本就沒有事。
除了得道高僧,這話誰能說得出?
我們每天都覺得有很多事情,每天都忙不完。白天事情做多了晚上覺得疲憊不堪,事情做得少了又懊悔沒做完當天的份額。多少人為此失眠和不快?
而其實人生中的大多數事情最後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你以為離了你不行,其實世上哪有這樣的事?除了你自己的健康,沒有什麼事是必須你親自操刀不可的。即便是你自己的健康,你也沒有多少主控權。
我們連健康和生死都掌控不了,卻以為能改變這個世界,滑稽嗎?
當我們把所有當時看來是大事的事都看透了,只不過是件小事,一會兒就過去了,所有小事也就不算得什麼事了。世間也就真的沒什麼事了。不是沒什麼事可做,而是沒什麼可擔心、煩惱的了。
我最近常念叨聖嚴法師的這句話,像飲下一杯清茶般通體透徹。
注:
聖嚴法師俗家原名張寶康,祖籍江蘇南通,生於1931年1月22日,2009年圓寂。
大陸有佛教四大名山之說,指的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台灣也有佛教四大名山:南投中台山、新北法鼓山、高雄佛光山、花蓮慈濟。
其中,法鼓山的創始人就是釋聖嚴法師。
【第一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