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指南】给社交苦手处理学术社交提供一个思路

青行灯
·
·
IPFS
学术圈的社交真的是学术非主流(跨文化或者社交焦虑)人群心中永远的痛。特别是开会啊系内开趴这种场景,一大堆互相不太熟悉的人,又有职业上的交往,凑在一起按头networking,只要想一下腿都软了。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别的思路,那就是:从功利角度出发,扬长避短。

(文章改编于我在她乡别人帖子下面的回复,关于楼主提问的细节已经更改。)

学术圈的社交真的是学术非主流(跨文化或者社交焦虑)人群心中永远的痛。特别是开会啊系内开趴这种场景,一大堆互相不太熟悉的人,又有职业上的交往,凑在一起按头networking,只要想一下腿都软了。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别的思路,那就是:从功利角度出发,扬长避短。

首先我们认真地想一下,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和同事们“打成一片”,真正和同事们做朋友的人非常少,体验也并不都是正面的,像学术圈这种相对来说比较有客观评价标准的工作更是完全没有必要。哪怕你需要他们给你写推荐信或者怎样,难道他们会因为平时系内聚会你讲笑话非常好笑而多cite你一遍吗?有的人因为天时地利,可以在一个圈子里社交非常丝滑,和谁都是朋友,那么这个能力也许可以给他们带来优势。但说实话,这个真的需要天时地利(比如说很多在学术圈社交非常放松的人其实父母都是教授,从小在学术圈长大的),这个你努力也没有用,达不到就是达不到。努努力最多可以让自己假笑的时候自然一点,而这个能力在职业发展上面大概率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么说当然也不是让大家自暴自弃,而是说,既然在这个游戏里玩不过他们,那我们不妨换一个游戏玩。

在职业场景下按头社交,哪怕嘴上不说,心里多少会有一些功利性的期待,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功利放到台面上来认真对待。我们做研究啊写作什么的,虽然脑袋里也多多少少有一个【理论上讲正确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框架,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模板,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做不到的话,也可以借用它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一样的目的。

功利性社交也是一样的。比如你系里定期组织一起喝咖啡吃饭,那么你对这个活动可能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个是不希望自己尴尬地坐在一边好像格格不入一般,希望至少表面上能看起来能够顺利地渡过。目的之二可能是希望能在系里建立起一些人际关系,以后出个什么事可以找得到人。目的之三可能是希望交到比较亲密的朋友或者合作者。目的之四是希望自己不那么无聊。

这么一看,如果你是一个社牛,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和谁都能聊得来,那可能饭桌上讲讲笑话就可以一举四得完成以上四个目的。但是假设你并不能做到这件事(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时候就要把它们区分开来,逐个击破。

这里最令人焦虑的(但其实是最不重要的)经常是第一点,那就是看起来不要格格不入。这里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赔笑,就是坐在那里不说话,别人笑我也笑这样。有的时候我去开学术会议,开完了和人家出去吃饭,我脑子实在是不能转了,又不想一个人吃饭好像很孤单,我就会跟一群人一起,全程大脑放空脸上赔笑,这样看起来也不尴尬。但是当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我肯定不会同时想要交朋友,因为赔笑是交不到朋友的。

那如果想在交朋友或者发展合作者要怎么办?如果我到了一个新地方,需要交朋友或者发展合作者,我会首先选择一个有很多人的地方,比如系里组织的reception,然后我会去观察,去听别人说话。我可能不会在这个场合多说话,因为我不擅长在这种场合说话。但是我会观察谁说话比较有意思,谁喜欢聊学术而不是电视剧,谁可能和我比较合拍之类的。然后我会在事后找个机会(这个机会也可能是在之前这个人多的场合里旁听到的),去接触这个人,跟ta说,我之前在这个场合听到你说XXXX我觉得很有意思,一直想和你多聊一聊。

之前提到的几个目的中最让大家头秃的可能就是目的二,就是在大家面前刷够了脸以至于大家有啥事都会想起你。这个东西最坑的一点就是它很重要的同时大家又很少主动交流怎么去得到它。比如说,有的人平时和谁都能聊一聊周末计划看上去好像很吃得开,其实最后真正到用的时候不一定顶用,因为学术圈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很看重实打实的做事能力的。

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一个办法就是按照之前提到解决目的三的办法去,找几个主要人物分头击破。这个做法的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因为你为了政治原因需要认识的人本身不一定是你很享受的谈话伙伴。而且风险有些大,因为可能过两年这个人跳槽了你就用不上了。

另一个办法就是按自己的规则玩游戏。你有哪些能力是希望同事们看见的?把它们分开列出来,然后各自寻找计划展示。如果你不是很享受这个过程,还可以给自己定下展示额度。比如我希望给我同事们创造一个印象就是【这个人好像对什么都了解一点,并不会一张嘴就是她自己的研究课题】,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每一次听讲座都问一个从对方角度出发的问题。问完我就结束了,就开小差了,后面的问答我也都不听了。甚至有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之后,剩下的讲座我也不听了_(:з」∠)_

最后一个目的就是让自己过得开心,这个一般来讲是我们直觉上最先放弃的,但其实它也同样很重要。我以前有一个学姐分享过一个【如何征服自大的老白男】秘诀,就是问一下他的研究兴趣,然后他就会开始表演,然后你放空就可以了。学姐说,“bring something in your mind to think about”我觉得特别逗。我有时候开会社交的时候就是,不需要交朋友也不需要推销自己,我就看个乐子。

把不同的目的分开来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如果认真对待这些目的,你会发现这些它们其实经常是相悖的。比如如果我真正觉得值得结交的朋友可能正好全都比我更junior,那我如果目的是为了在系里有政治力量,升职加薪有人投票的话,我和这些人社交就完全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你认为所有目的都必须同时完成,那结果很可能就是不管做成什么样你都会觉得不够好。

相反的,如果把这些目的区分开来,可能原本本来不是很按照计划的一件事,你还是会觉得成功了。比如可能一开始你是想要去结交大牛,结果大牛身边围了太多人你根本挤不进去,只好默默坐在角落。没想到和你一样没挤进去的一个人和你一样坐在角落,结果你俩因为挤不进大牛身边惺惺相惜,最后发展成合作者……或者你决定放弃职业社交之后选择享受自己,忽然发现这家餐厅的音乐很好听,然后和侍者聊了起来,侍者给你安利了一个非常赞的公园。这种事都是有可能的,都是一个赢。

而用这种非常功利的角度来看待社交的话,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止损。比如说我以前也是非常喜欢在学术社交上赔笑的,并且因为我很缺朋友(以前缺,现在不缺了),还总喜欢参加这种社交,所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在赔笑上。

后来我渐渐地就不想赔笑了,有时候遇到这种人很多的场合,我就不去了,因为我不喜欢很多人一起吃饭这种场景。甚至有时候明明一开始是我发起的邀约,但是我邀请的那个人邀请了一大堆人,最后我就不去了。然后就会有人(现在都是我的朋友,当时不是)问我为什么不去了,或者为什么不说话之类的,我就诚实地说,我不擅长这种事,或者是我原本是希望能network一下,现在发现没戏了,我又不享受这个场景,我还不如回去。那,有的人听我说这个话,听了也就听了,但也有的人就会记住,下次就不叫那么多人,或者甚至会帮我,这些人就会发展成朋友,也算是意外收获。哪怕不能发展成朋友,至少我及时止损,不至于浪费一个晚上都在赔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