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
前一陣了雜事比較多,沒有心情追看情節複雜的戲劇,但為了打發時間和調整心情,看了一部有趣的Working: What We Do All Day(中譯《我工作故我》),以比較寬廣的視野了解上班這回事,不經不覺就忘記了自己在生活日常遇到的微小波折,產生間接的激勵作用。
其實工作除了賺錢,更重要是發現當中的意義,如果有幸參與自己認同的事業,自會找到錢買不到的滿足感,這種無法估量的滿足感只要運用得宜,也許會擴展成一種令社會變好的力量。
Working: What We Do All Day拍了四集,以階級分類,包括基層、中階、管理者、大老闆,在不同的行業探討這些人士的生活情況,訪問他們在工作上的追求目標與為難之處。即使在同一間企業之內,不同階層對於工作的想像是可以南轅北轍的,平時大家都只會看到自己那個階層所關注的問題,而且在有意無意之間,都喜歡否定其他階級的重要性。所以這部影集對觀眾來說是很好的提醒,用非常淺白的方法讓大家明白不同人士在企業中的角色,也討論到企業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作用。
影片的受訪者主要來自老人護理、科技公司、酒店等行業,透過貼身訪問了解人們如何找到工作的樂趣。由於這是前美國總統Barack Obama監製的作品,所以他也粉墨登場,既會親身陪基層人員吃午餐和逛超市,又會與剛買了房子的年輕人暢談生涯規劃,他又試坐了處於實驗階段的新款電動車,也跟在美國有大量投資的印度富商會面,暢談對經濟前景的展望與憂慮。儘管這些都是很明顯的公關表演,但至少能讓大家看到該國人民在不同層面上的生活情況,也提及一些政策上的不足。雖然前總統一貫風趣幽默、親和力十足,但我總覺得他應該請一些學者或明星代替自己出場,因為他曾經執政八年,眼前的社會問題他都應該負上一定的責任,而且不在其位的政客這樣利用大眾媒介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也不夠客觀。
我覺得這部紀錄片突顯了一個放在世界各地都適用的關鍵問題:我們對工作的看法是否已經不合時宜?有權力的人會不會忽視了各個工作領域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經過幾年瘟疫的衝擊,大家對於工作與人的關係應該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深刻的體驗,有些工種始終有存在的價值,有些正慢慢被科技與新的制度逐步淘汰,不變的是年輕人對未來的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