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物的體系,我的物件錄】第三天:住所——我的避風港
我一直沒有私人空間的概念,因為自小我與家人一家六口(後來五口)蝸居不足500呎的住所,這個狀態維持了三十多年。我一直與三位妹妹同住一個睡房,後來就三姊妹一間睡房。直至父親賣樓,我才有機會有自己的睡房,當下才感受到私人空間的重要和美好。
後來家人相繼移民,我唯有搬出獨居。移民前兩年,我開始一個人生活,更深感受到自由的可貴。特別是工作累了,心情不好,煩惱滿心……一回到家就可以盡情釋放,想笑便笑,想哭便哭,只差不能大叫,因為吵到鄰居。有了自己的空間,想做甚麼也可以,看電視看多久也可,安靜祈禱默想也沒人騷擾,想聽歌也可以大聲播放跟著唱而不騷擾別人,想做甚麼菜就做甚麼菜,想怎樣擺設空間佈置美觀完全隨心。唯有不好的就是要自己勤打掃整個空間,我最怕搞衛生!
因此,問到我在日常生活中,或處於外在變動比較大的環境時,甚麼能給我安心感?答案就是自己的家/住所。
每天起床,我最盼望這天快點過去,快點下班,然後回家,蝸在家中好好休息。有幾個時段我特別喜歡:
吃飯:每次回到家,第一時間便是做飯,因勞碌了一整天,只想吃個飽飯,肚腹飽足。吃著自己親手做的菜,縱使只是簡單家常飯,也已令我滿足良久。
熱水浴:熱水洗澡的舒暢實在難以形容,消除了我的疲勞,而這過程也讓我可以與神和自己對話,因沒有人會聽到,也不會吵到別人。
睡前的安靜時間:臨睡前會安靜15分鐘,然後再與天父聊天。坐在舒適的床上,真的很放鬆。
回想以往沒有自己住處的日子,雖然可以與家人多見面,但磨擦也多。辛苦一天回到家中,很多時候也是嘈吵擠迫,就算想呻想哭也沒有空間。所以對我來說,住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件或地方,讓我做回自己、找回自己,也操練自己。沒有了這個避風港,我的狀況可能會每況愈下。
好像早前遇上感情煩惱,心痛欲絕時,感恩我有自己的住處,可以在家中痛哭幾場,也不用擔心被人知道,好好與自己和天父對話,也好好釋放內在的情緒。有時連抒發情緒也有壓力,因為很少人願意分擔你的喜與憂,特別是憂,多數人只會覺得煩厭,而非體諒你。有了住處,就可以盡情抒發感受了。
置業獨居一直是我的夢想。既然我沒有機會結婚,更要好好儲蓄,希望將來在異鄉入籍後可以置業,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不用再像現在般「寄人籬下」——住別人的房子,可以盡情享受避風港的寧靜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