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蘇之於我
室友去年帶回來的一盆山蘇,在上個月被我們判定死亡。撇開小學時期種豆芽菜,這種幾乎不太可能失敗的養育過程,這盆山蘇讓我體驗到,照顧任何生命都是困難的,尤其是自己,我也自認沒有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室友帶回來的是包裹介質的苔球形式,理應養在室內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某天開始覺得山蘇的葉子有異樣,我才開始用各種關鍵字查資料搶救。靠著描述葉子的狀態,企圖找到類似的問題,看看有沒有解方。一查才恍然,其實我們根本搞不清楚山蘇需要哪些養分才能長得好,我們一直用害死它的方式灌溉它。
山蘇基本上喜陰、不能太陽直射,喜歡潮濕一點的環境。但是喜歡潮濕不代表喜歡泡在水裡,其實山蘇不需要頻繁的澆水,甚至每週一兩次就足夠了。
我和室友就像新手爸媽,沒有經驗豐富的綠手指指導,對於山蘇而言,我們的照顧方式簡直就是大災難。等到好幾片葉子開始從根部發黃、葉尖呈焦黑狀,才開始搶救,也回天乏術,到了上個月沒有任何葉子是好的,我們只能送走他。
我也開始思考,我有像考慮山蘇給水那樣,每天都喝足夠的水嗎?每天吃得夠營養嗎?我有在意自己工作前後的生活狀態嗎?我有沒有為我的生活,深深想過更好的品質的樣子?
在此之前,為了工作、思考對外的關係和其他人的問題,我荒廢自己的生活很久很久了。你想吃什麼?你想去哪裡?都是我拋給別人的問題,卻從未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以至於我不知道怎麼娛樂自己。
我以為讓自己過得好,是要向外索求的,執著於親子、手足、伴侶之間的和諧親愛,在意工作上的表現是否盡心盡力符合老闆心意,卻忽視我是不是勉強自己過頭了,總是想著別人為什麼這樣或那樣。
我原本也以為我能照顧好自己,像每天(失控地)給山蘇澆水那樣。但這幾年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病、生活的失序,我才知道這件事情上,我是失敗的。
今年過年,家中長輩因為經歷疾病,我感受到對方無比真誠的提醒我:照顧好自己。這是句祝福也是叮囑,照顧好自己,真的要比投入興趣難、比工作難,比認識世界萬物都難得多。
尤其從去年開始,我的左腳掌皮膚開始起疹子,狀況時好時壞,雖然看了醫生控制一段時間,到了今年換季的時候又發了起來。有一天洗完澡後看著自己的腳上的疹子,我覺得實在受不了。我試圖為疹子找到一些原因,猜想可能是吃了什麼,又或者是接觸到哪些材質才導致的,我懷疑所有可能和腳有關的一切,到頭來也許還是我的生活狀態出了問題。
我像我自己的新手爸媽,開始認真思索我該怎麼吃、怎麼打理生活的一切,不應該讓投入工作,成為生活的絆腳石。我應該像前幾個月照顧山蘇那樣仔細的照顧自己,但都不應該是等到發病了。
隨著年紀增長,聽過身邊朋友也是經歷各種身心的怪病或癌症,好像才真正意識到我只有一副正在使用的身體,說不定幾年後會衰老得更快。
這盆失敗的山蘇生前就擺在電視櫃外側,每天在我眼前,展現生命到達終點前的樣子。原本向外舒張、波浪般自由的葉子,最後全部直立靠攏起來,也許是最後的掙扎,我找不到任何資料描述這種情形,只好問問 Chatgpt,得到的答案是這可能是山蘇為了適應變動的環境、面臨病蟲害或爛掉的根,還能讓生命撐下去的姿態。我應該在自己的身體到了這樣一天之前,學會照顧好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